在防汛暨自来水联席会议上的发言
时间:2022-06-19 04:50:00
导语:在防汛暨自来水联席会议上的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市按照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水利厅的具体要求,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规模布局和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了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饮水的安全质量和综合保障水平。至年底,我市农村已有3402个村、265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6.5%。今年以来,又完成了86个村、5.16万人的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8%。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是社会广泛关注、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问题,也是长期来各级政府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社会问题。早在“八七”扶贫攻坚时期,我市就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及工作力度小等多种原因,建设速度和成效不够明显。中共中央[2004]一号文件下发后,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后,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确定从农民最现实、最期盼的自来水工程建设着手,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建设现状、建设形式、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在广大农村,不仅饮水难、水质差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不少已建工程运行无序,农民对饮水价格高和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多有不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民虽然有愿望和建设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自来水工程进展缓慢;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虽然渴望自来水工程,但由于财力不足,农民饮水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状态。市委、市政府认为,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历史任务。为此,我市把农村自来水工程列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大行动”之一,成立了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综合协调和指挥工作机构。同时,确定各级政府是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并作为年终考核指标,跟踪督查落实,形成了纵向推进、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统筹规划,规模推进工程进展
农村自来水工程,是资金投入大、涉及人口多、综合效益高的社会事业,既要坚持建设速度、质量、规模和长效运行的有效统一,又要着眼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利用。为此,我市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考虑水源保证、人口布局、污水处理、城镇建设等多方面的关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规划论证工作,引导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在总结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首先,从区域水资源评价入手,着眼提高供水保证率和质量,统筹规划水源地建设,既降低了水源工程建设的投入,又达到了提高供水保证率的目的;其次,按照城镇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整合现有城镇供水管网资源,打破行政界限,统筹规划区域供水工程,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与自来水工程的有效衔接;第三,着眼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心城区周边和县城周围地区,做到水源利用、管网容量、污水处理等设施适量超前,为今后城乡一体化供水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避免自来水工程建设的重复投资。两年来,我市共开工建设供水工程117处,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30处。平阴县编制了“沿县城一圈、沿黄河一线、沿汇河丰水区一片”的供水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和覆盖全县的供水网络,使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一举达到80%以上。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实现。市南部为山区,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农村供水既有地下水,又有地表水,还有客水,水源构成多元化;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投入能力有差别。这就要求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和分类实施的原则,适时适地的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基于上述思考,在保证供水水质、工程时限和群众满意的前提下,我们对工程建设模式、建设重点、运行机制和投入渠道全部放开,由各县(市)区按照能大则大、宜统则统、宜活则活的原则实施工程建设。在水源奇缺、村庄稀疏的南部山区,大多采取集中打井、拦蓄泉水或水库引水的小联村或单村供水形式,而在水资源和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中部和北部地区,连片供水和规模供水则成为主要形式。天桥区从城区“北跨”发展的布局出发,适应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需要,以鹊山水库为水源建设了5万吨净水和5万吨原水供水规模的高标准供水工程,一举实现了全区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同时也为城区北跨提供了水源保障。
三是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农民群众既是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积极参与者。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决定自来水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农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衡量自来水工程的最高标准。因此,我市编制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村民参与,最大程度地体现民意,最终实行民主决策。各县(市)区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论证的方法,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把农民组织起来,办好自己的事情。工程规划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农村自来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完善政策,聚集工程建设合力
农村自来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工程规模大、投入多。筹集和落实资金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和如期完成的保障。我市采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渠道筹资、多形式投入的办法,千方百计地筹集建设资金,有效保证了工程顺利进展。
一是调整预算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市委、市政府把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农的重点,年到年,市级财政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并明确各县(市)区按照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同时,将各级农村自来水专项资金集中整合,统筹安排使用。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为用活管好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市制定了《市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筹集、使用范围、拨付渠道和监管方式。市及各县(市)区按照《办法》规定,分别建立了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科学使用。各级水利、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紧密配合,定期对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审计。同时,各级都建立了资金使用管理公示制度,对上级补助资金、配套资金、群众自筹和社会投入等各项资金,通过相应方式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加知情权和透明度,真正使农村自来水工程成为农民放心的阳光工程。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多元增加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思路,我市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投入工程建设,做到明晰所有权、放开经营权、保护收益权。同时,动员组织农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筹资筹劳,并明确规定,农民集资建设水源工程及主管网工程的投入,可作为股份参与利润分配,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农民是投入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的多重身份,也为农村自来水工程发挥长效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强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一是注意设计审查,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市及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供水工程设计组和专家论证组,按工程规模大小分级负责设计和论证,对每项工程的位置选定、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水源可靠程度、供水水质等都进行充分论证,由相关部门出具检测证明,逐级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
二是注重建设管理,跟踪监测质量。各级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切实做到了“四制”管理。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严把队伍选择与材料采购关;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制,严把资产保值增值关;实行建设监理制,严把施工质量关;实行合同管理制,严把质量责任追究关。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还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适时进行工程巡查,形成了业主、施工和监理三方共同负责的工程质量保障机制。
三是加强后期管理,提高工程运行质量。我市适时制定了《市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用于规范工程的运营和管理。首先,引入竞争机制,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对已建工程,征得股东同意,采取委托经营、租赁承包、股份转让等多种形式,放活工程经营权。其次,严格水质监测,确保供水质量。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经营者负责和职能部门监测的水质工作制度,形成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的保证机制。第三,加强成本核算,合理核定供水价格,保证农民用得起合格的饮用水。
各位领导,这次会议对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兄弟市为我市加快和完善工程建设提供了好经验。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更加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后期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既定的饮水安全行动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 上一篇:领导在农业开发工作会的讲话
- 下一篇:在全市粮食调研与信息工作培训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