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中心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讲话
时间:2022-03-03 09:00:00
导语:市委中心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部署今年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央和自治区举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和总理以及自治区储波书记、杨晶主席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一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领导的讲话精神。最近以来,新农村建设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成为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理论界在研究探讨,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措施。通过学习要在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央和自治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第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性的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个字的要求,内涵非常丰富,要求全面具体,涵盖了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我们要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自觉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尤其是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或者主要是热衷于新村庄建设。
第二,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不是新概念,内涵却是全新的。怎么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是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总体上看,我国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到20*年GDP达到了18万多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也可能达到第四位。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二、三产业占到了GDP的87%左右,一产已经降到了12%左右,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或二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达到3万多亿元,从2万亿到3万亿元仅用了2年的时间。这说明我国总体上已经具备了支持农村综合建设的实力。再就是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的阶段搞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这一根本方针。就我市来讲就是要坚持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不动摇,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经济转型紧密结合起来,走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如果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回到过去就农村抓农村、就农业抓农业的老路上去,是没有出路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克服农业思维的惯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第三,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伴随着整个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全过程的历史任务。韩国是一个小国,不如我们一个省大,农村人口也相对较少。它从1970年开始搞"新村运动",到现在已经30多年,分了五个阶段,才基本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世界大国,建设新农村情况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需要的时间会更长。所以说新农村建设慢不得也急不得,尤其要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当地的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
第四,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注重实效,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选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只有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才能取信于民,激活建设的主体。要防止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更要防止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就是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初步思路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谋篇布局,有一个既体现中央精神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好思路。比如贵州遵义提出的"四进农家",即富进农家,学进农家,美进农家,乐进农家;江西赣州提出的"五新一好",即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建设好班子,这些思路就比较好,既抓住了重点,也突出了特色,还通俗易懂。那么我们这个地区怎么搞?这次自治区专题研讨班上有三个盟市作了典型发言,我市是其中之一。我根据市委一届五次全委会的精神,作了进一步的归纳,讲了"实施五项工程,实现五个提高"的思路。讲完以后反映不错,大家认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实际内容,自治区领导要求就照这个思路往下抓。
第一,大力实施增收富民工程,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首要的是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20*年,我市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5元,分别高于全国、全区1010元和1276元。按照市委提出的规划建议,"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翻一番以上,达到8500多元,还将明显高于全国全区水平。所以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比较好的,有条件走在全区的前列。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转变,农业生产由普通大路产品向绿色、特色产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初级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在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
第二,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和村通油路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保障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涉及许多方面,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重点。河套平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农田水利建设始终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自治区也要拿出10个亿用于水利建设,这10个亿主要投在东部,西部放3个亿,主要用于河套灌区的节水改造。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搞好河套灌区大型节水改造的续建工程和末节渠系改造的试点工作。另外,我市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很大,这方面现在国家有关部委都在动作,发改委提出要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国土资源部要加大"土地整理项目"的力度,农业部要实施"沃土工程",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广泛动员农民,开展平地缩块等农田基本建设。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农民水费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全区全流域的发展做贡献。其次是村通油路工程,这也是农村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市农区道路晴通雨阻的问题十分突出,抓好通村油路建设也非常重要。近几年我们的小油路建设开始起步,临河和杭后发展比较快,目前全市大体上有四个旗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有五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按照全市道路交通规划,到"十一五"末,通乡村油路总里程将达到7719公里,是现在的5.5倍,苏木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嘎查村通油路率将达到95%以上。要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资力度,超前搞好规划,加快组织实施。除这两项建设外,还要抓好农网改造、通信设施等方面的基础建设。
第三,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近几年,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积极探索"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圈、改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模式,有的还包括住房改造的内容。目前已经搞了6000多户,总体效果不错。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过去的基础上,内容要进一步丰富,标准要进一步提高。市委一届五次全委会提出要实施以"五改、五建、三通、三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五改",就是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五建"即建新房、建青贮窖池、建沼气、建养殖小区,有条件的建大棚;"三通"就是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三化"就是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这个是总要求,各地可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和生产特点,采取不同的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其中"一池三改"在"十一五"期间要搞6万户,占到农户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对村镇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新村庄建设的重要基础,适度规模的集中居住好处很多,有利于节约耕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效益,有利于产业发展。现在交通条件改善了,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所以要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有计划地合并村庄,适度集中。还有一个就是安全饮水问题,直接关系农牧民的身体健康,要把防砷改水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十一五"期间重点地区要基本实现安全饮水。要加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机遇,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努力构建统筹城乡的科技支撑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社会保障能力,切实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通过"生态家园"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配套,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第四,大力实施"河套文明长廊"工程,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河套文明长廊"已经提出几年,得到自治区的认可。以"河套文明长廊"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河套文化内涵。河套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几千年来,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边塞文化等在这里传承积淀,聚集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通过打造河套文化品牌,提高地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撤乡并镇和教育资源整合,腾出许多的设施,应当充分利用起来。积极争取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和文化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改变落后的生活习俗,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按照培养"有文化、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把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教育培训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第五,大力实施"双链双推"工程,积极进行组织和管理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去年在自治区领导的倡导下,我们把"三结合致富链"与"三级干部服务链"结合起来,推进农民组织化的提高,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双链双推"活动。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比较明显,今年在全区组织部长会上,杨利民副书记、陈朋山部长提出要在全区推广。这项活动的功效很多,从产业化经营方面看,有利于加强组织化水平低这一薄弱环节;从基层组织制度创新的需要看,目前产业组织的创新更为迫切;从转变行政职能看,能够推动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看,是"三级联创"的一种新形式,也是保持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探索。目前,这项活动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成果,鼓励在实践中创新和探索。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并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中心,逐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实现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要深化农村的各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搞好乡镇机构、教育体制、财政体制三项配套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其它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普遍性,专家和各地探索的比较多,新牧区建设如何搞?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就我市来讲,总的想法是新牧区建设要围绕"退牧转移富民"工程来展开,既要保护和恢复生态,又要实现牧民致富,实现全市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达到、三个提高"的目标。我想牧区这一块,不仅可以享受对农村的普遍政策,还可以享受一些特殊政策。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除了目前实施的几项生态建设工程,国家还可能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经过努力,国家扶贫办可能把我市的中旗、后旗的北部边境牧区作为全国边境扶贫的试点,我们要积极争取。所以新牧区具体怎么搞,市里和相关的旗县要抓紧研究,争取能够在近期内提出一个比较符合我市牧区实际的初步思路,并抓紧付诸实施,使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同步推进,共同发展。
三、当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启动工作
(一)组织调查研究,起草实施意见。有关部门要尽快组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调查研究班子,深入到农村、牧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自治区的精神和我市实际,拿出我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实施意见。重点是明确"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包括今年怎么起步,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来,指导好我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统筹制订规划。新农村建设各级都要搞规划,自治区的规划要与国家的规划相衔接,盟市的规划要与自治区的规划相衔接。自治区主要负责大的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的规划,这一块投资主体是国家和自治区。盟市主要负责乡镇布局、产业规划和自治区以下的专项规划。首先要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专项规划,包括水利、村通油路、通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要在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总体规划。旗县主要负责自然村的布局规划,重点搞村庄的建设和农户的建设,这里面并村是个重点和难点,要认真研究。要在提高规划水平上下功夫,有些规划可以请专家来帮助研究论证。
(三)从突出问题入手,抓紧实施启动工作。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任务繁重,情况复杂,方法问题非常重要。总体上要坚持点面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建设结合的原则。特别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抓好起步之年的工作。要搞好试点,中央确定搞100个县的试点,每个县搞一个村,我们要争取1个。自治区要在每个旗县搞1个村的试点,具体放到哪里请各旗县区研究。市里也要搞试点,但起步阶段不要太多,主要是探路子。旗县区要不要搞试点,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即使搞也不要太多,有1-2个就行。试点主要在探索机制和模式上下功夫,要有典型性,使其立得住,推得开。在搞规划、抓试点的同时,面上的工作也要动起来,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在产业发展上,今年要突出养畜和特色种植业,特别是养奶牛和种番茄,要实现新的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除了向上争取项目外,现在就要开始动员农民进行农田平地缩块,水利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制度措施。加快村通油路和通有线电视,通油路要按照规划抓紧实施,通有线电视工作也要加快步伐。村容村貌治理要全面进行,不管是不是试点,都要结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治理脏乱差,要有新变化。村屯绿化、林网绿化、城镇绿化和城郊绿化要结合春季造林,全面推开。牧区"一带两山"的"退牧转移富民"工程要启动实施,从方案到具体运作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社会事业方面,教育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搞好资源整合,重点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卫生要加大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同时搞好三个旗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自治区安排了40万人,我市也安排了预算。"双链双推"活动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作为农村牧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建立长效机制。这几项重要工作都要落实责任,由具体部门和分管领导来抓。
(四)认真研究中央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国家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过去主要在"少取"上做文章,现在主要在"多予"上下功夫,重点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20*年中央要实行"三个高于"的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我们是农业大市,在争取建设新农村项目方面有优势,一定不能错失良机。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中央、自治区各项惠农政策,做好项目,争取资金。建设新农村投资主体是国家,建设主体是农民,要发挥好两个积极性,组织农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坐等国家的支持。
(五)加强宣传舆论工作,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舆论宣传的重点,有关部门要组织好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我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全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以后,要加大宣传落实的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领会中央和自治区政策精神,了解领会我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思路和措施,把农民这个建设主体激发起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坚持典型引路,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好的经验和作法,进行宣传推广,努力在全市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市里要建立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在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下,下设若干工作班子,都要有市领导牵头,也可以请熟悉农村工作的老领导牵头。要加强督查指导,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旗县区和乡镇苏木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 上一篇:外企外债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 下一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