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3-01 10:31:00
导语: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工业经济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完成首轮倍增计划目标的124%,是2002年的2.56倍;全部工业上交税金6.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5.5%,是2002年的2.51倍。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4%,比20*年工业倍增计划实施前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3.1%,超过全省17.5%的平均水平,当年增速排名居全省第六位;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1.9%,比20*年提高6.9个百分点,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5个百分点。
(二)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按照倍增计划“开展企业销售倍增行动,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的总体部署,通过行业、资源整合,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0户,比20*年增加16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68亿元,比20*年增长120%。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6户,比20*年增加了11户;上交税金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3户,比20*年增加了8户。
(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围绕《临沧市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临沧市工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按照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集聚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转让、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进行产业嫁接改造,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水电方面,镇康马鞍山、沧源新芽河等一批地方电站,建设投资上亿元,使我市地方水电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矿业方面,鑫圆锗业公司、云县江天矿冶、沧源金腊锌业、博大高岭土公司等一批矿业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效益显著提高;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林纸及林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工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开始向特色支柱、企业群体方向发展。20*年,制糖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比20*年增长74.2%;电力业完成增加值8.16亿元,比20*年增长116%;矿产业完成增加值3.76亿元,比20*年增长7.5倍;制茶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比20*年增长6.8倍。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临沧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实施了12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达26.4亿元。其中,江天矿冶公司日处理2000吨原矿、金腊银矿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锌、鸿峻公司年产5000吨电解锌、鑫圆锗业公司单晶锗、茅粮集团1万吨木爪酒、澜沧江啤酒集团10万吨生绿茶饮料、制糖企业11条制糖生产线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澳华食品有限公司、南华纸业公司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前期工程快速推进,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以加强工艺改进、装备升级、延长产业链、促进深加工为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南华晶莹糖业公司、鑫圆锗业公司、凤庆滇红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五)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
淘汰了落后生产能力铁合金0.77万吨、水泥5万吨、造纸1.5万吨,完成了4个制糖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6%。净削减化学需氧量2226.8吨,二氧化硫215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实现了“十一五”以来首次双下降。全市制糖业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
一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项目启动实施,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已开发的2平方公里土地的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临翔片区一号路、支路及云县片区入园路、入园桥、拆迁安置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的水、电等工程全部竣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28亿元,入园企业达43户,注册资本金4.8亿元。
(七)非公、乡企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实施乡镇企业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工程、企村结对活动,引导乡镇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20*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8万个,比20*年增长6.67%;吸纳就业人员14.7万人,比20*年增长21.5%;完成增加值17.1亿元,比20*年增长83.3%;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4亿元,比20*年增长80.3%,占全市GDP的32.6%,提高3.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3.45亿元,比20*年增长185.1%。
(八)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解决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9月份,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5.8%;上交税金5.44亿元,同比增长12.7%。二是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工业实际完成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42.6%。三是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四是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非公经济活力增强,完成增加值40.5亿元,上缴税金3.12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五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单位GDP能耗下降3.23%,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4万吨;削减二氧化硫448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903吨。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从临沧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建立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临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工业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助推器,是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的火车头。加快工业发展,是由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从多年的实践看,临沧经济发展表现出“快在工业、慢也在工业”的特点,工业发展快,则全市经济发展快,工业发展迟缓,则全市经济发展迟缓。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才能拉动第三产业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切实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提高人的富裕度。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快。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在速度上力求更快,在总量上争取更大,在结构上实现更优,在质量上做到更好。
(二)把握我市的工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然是临沧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迅速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发展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临沧丰富的热区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水能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全市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工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全市上下要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起点、新的形势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视我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临沧在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临沧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认识不足,抓工业的意识不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全市上下尚未形成狠抓工业、善抓工业的氛围。
二是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科技水平不高,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极少,工业经济量少质弱。
三是工业发展困难多。由于区位、交通、历史等原因,临沧还没有成为国内外工业资本、生产要素和技术转移的关注点和目的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工作仍较滞后,产业化协作水平低,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利用外资较少,融资渠道不畅,工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临沧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一方面,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部门严把信贷闸门,我市多数企业由于原始积累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国家加强土地监管,对建设项目实行从严从紧的用地控制政策,土地闸门的约束力日益增强,我市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因土地不能落实,快速推进的阻力大。
五是节能降耗压力大。临沧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工业为主、原料初级加工、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等问题与节能降耗矛盾突出。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时期,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对工业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将加大。
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把握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推动工业经济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更快地发展。
(四)进一步明确我市“工业兴市”战略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要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按照“主导产业支撑,投资、创新驱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聚集”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规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以优势行业为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组织保障能力,推动工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努力,到2012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工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上交税金1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30%以上;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65%以上。
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全部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糖、制茶、橡胶加工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6%、6%、3%以上;矿产、水电、酒及饮料产业发展壮大,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3%、28%、7%以上;浆纸、绿色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2.5%、1%以上。蔗糖、制茶、绿色食品加工、矿电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企业群体发展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户以上。销售收入上15亿元、10亿元、5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2户、6户、6户、18户。重点培育上市资源企业10户;完成上市培育重点企业股份制改造5户;争取实现上市企业2户。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以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1.2%。
节能降耗实现预定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三、强化措施,全面加快临沧工业发展
加快临沧工业发展,意义深远,作用重大,困难也不少,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工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全力实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工业兴市”战略
要全力抓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实施,确保全部工业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在20*年基础上,到2012年实现翻番。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实施倍增计划的决策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心倍增计划,支持倍增计划,参与倍增计划,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政策上、措施上全方位加以协调和统筹,高效推进计划实施。要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充分激活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要强化目标管理,狠抓目标分解与措施落实,把目标细化到县(区)、企业。倍增计划组织部门要加强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反馈,确保计划执行不偏离既定目标。经委、发改、财政、统计、税务、国土、环保、科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通力协作,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力度,合力解决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重工业、讲工业、谋工业、抓工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掀起新一轮工业发展高潮。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要把错位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我市主要的工业竞争战略,充分利用生物、矿产、水能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群。
一是要巩固和提升糖、茶、胶等传统主导产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发展、培育、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整合改造和技术改造,以规模化、集约化、高技术化、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推动产业扩量、升级。
二是要立足市情,加快建设泡核桃、澳洲坚果、木薯、木瓜、香蕉等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以酒为主的饮料,林纸及林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打造专、精、特、深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板块和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和农村、农业的产业联动,把工农关系、城乡经济沟通起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统筹发展机制。
三是要在保护环境、集约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发展水电、矿产、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围绕做大做强矿电产业,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步伐,依托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促进矿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矿业企业集群的形成。结合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积极引进、建设先进的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促进水泥行业升级转型。
(三)加大工业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是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一批制糖、矿产、水电、精制茶、酒饮料等行业新建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促进了重点产业扩量升级和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但现阶段,工业投入仍然不足,投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较高的工业投资增速,夯实工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全市工业产业规划和优势,从科技创新、产业延伸、产品拓展、综合利用等方面挖掘、筛选、论证、培育一批潜力项目,精心策划、系统包装,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活动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主动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和战略投资者的对接,积极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通过实施一批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造就业机会多的项目来扩大总量和促进升级。要完善工作和服务机制,实行政府及部门负责制、项目跟踪督查制、部门联席协调制,对口沟通、协调、服务。灵活应对国家收紧信贷、严控投资和土地供应的宏调政策,在审批、信贷、土地供应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切实解决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融资难等困难和问题,
(四)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
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营造促进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以锗深加工为纽带的锗产业、以澜沧江、茅粮品牌为纽带的酒产业、以名优茶精加工为纽带的茶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集群发展态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建设一批新项目,增强临沧工业发展后劲;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宽临沧工业的发展空间。积极拓展融资新渠道,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扎实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研究制定培育、推进企业上市和扶持上市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优质企业上市储备库,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我市有2-3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五)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构筑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搞好土地经营,谋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积极探索尝试BT、BOT等投资模式运作园区开发,突破园区资金瓶颈,加快园区建设。要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倡导“一园多区、专业发展”,打造畜牧、绿色食品加工、矿电等特色园中园。要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加强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开发和培育,重点扶持特色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关联度高、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积极引进中小企业落户园区,抓好小企业创业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立足自身资源和能力,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配套发展、共生共存的产业集群。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突破单一土地招商的老思路,创新招商方式。要整合资源招商,放开优质资产和资源,吸引国内外大集团来办企业;要围绕项目招商,制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利用既符合产业政策又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招商;要善用政策招商,增强政策优惠力度,用宽松的政策、优厚的条件吸引资金;要扩大软环境招商,加快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完善物流、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营造“体制新、机制活、功能全、服务好”的软环境。
(六)抓实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土地、气候、生物、矿产、水能、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相对低成本优势,我市形成了以资源、原材料粗放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结构调整,大力拓展资源依存度低的产业领域,使工业发展立足于资源,但不局限于资源,依托于资源,而不依赖于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是短期的压力,更是促进我市工业升级转型的长期机遇。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问责、一票否决制。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从设计、原料、工艺、设备、管理全过程注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削减污染,从根本上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鼓励发展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节能节水节材等降耗技术和工艺。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制定和完善鼓励政策,以具有良好基础的蔗糖循环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扩大我市循环经济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以硅、锗、锌、铜冶炼行业“三废”的回收利用,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为切入点,对矿产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增值,提高资源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开发模式向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转变。
(七)加快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全市经济领域最活跃的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切实从市场准入、项目核准、融资、财税扶持等方面破除体制障碍,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和谐环境。要坚决整治“四乱”,维护非公和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要加快面向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培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各类平台,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突出和重视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抓大不放小”,积极引导非公和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重组整合、加强企业管理,促进非公和中小企业规模显著扩大,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要结合县乡经济发展规划,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把乡镇企业培育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要组织实施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增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结合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链向工业化的延伸,形成一、二产业有机融合的经济格局。要深入推进企村结对工作,扩大结对发展项目规模,促进形成农工互动、优势互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机制。
(八)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要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从思想、机制、政策、服务、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创造一个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发展环境。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弘扬求真务实、敢抓敢干的精神,鼓励全社会都来为工业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做贡献,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二是营造良好的机制环境。要认真研究领导工业经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检查、协调配合等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督查考核,形成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自觉服务工业的机制。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取信于民。要重视蔗糖、茶叶、泡核桃等原料发展,发挥政策的支农、惠农作用,认真执行化肥、种苗补贴政策和原料保护价、原料款兑付政策,保护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积极用足用活财税、土地等政策,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对发展潜力大、拉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要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既要在周边地区形成洼地效应,更要把有限的政策资源集中配置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上,发挥更大的激励、带动效应。要充分利用财税手段保护、稳定地方产业。要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地方支柱产业和产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企业,适时研究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保持较高产量,抑制经济较大波动。
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企业、项目落户到哪里,部门就服务到哪里,实现以优质服务吸引客商、以良好环境留住客商。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协调配合,减化行政审批手续。要积极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主动服务,特别是涉及项目申报、用地、供电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灵活变通,妥善处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业主营造一个宽松、快捷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空间。
五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创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项目建设环境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营造安全和稳定的创业投资环境,让投资者安心投资、放心发展。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把临沧打造成投资、兴业、安家的净土和热土。
同志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临沧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我市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一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加快工业发展不松劲,提高认识,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强势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核算分析论文
- 下一篇:医院病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