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稽查工作讲话

时间:2022-02-20 01:47:00

导语:建设部稽查工作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部稽查工作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在今天会之前,我们正式举行了第二批城市规划督察员派遣仪式。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各位朋友介绍建设部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以及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部开展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的背景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化建设很快。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城乡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我国工程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城乡规划建设也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据我们了解,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不少城市盲目攀比,随意扩大城市规模。特别是某些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下,城市规模随意扩张,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现象在一些城市比较普遍。二是一些城市超规格建造楼堂馆所,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屡禁不止,造成资源、资金上的浪费十分严重。三是历史文化遗存和风景名胜等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些城市和地方破坏严重,全国108座历史文化名城和18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的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宝贵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日渐消失退化。这些资源对我们民族和国家来讲,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造成浪费、造成损失,都是无法弥补的。

出现这些问题,既说明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也暴露出城市规划实施监督工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由国务院和省级的人民政府负责审批的城市规划程序已经比较完善了,但在执行和监督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的环节。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规划以后,保留了监督权,但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具体的监督手段。目前实行的规划监督制度,是规划的执行者与规划监督者为同一主体,属于同体监督。在这种体制下,规划监督只能依靠地方政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因此约束力较弱。一旦规划违规,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很大。此外这种监督体制属于事后监督,不是在事前、不是在事中,不是一种预防性的监督。因此,造成损失后往往无法挽回。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从预防的角度,从事前、事中的角度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国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中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监督工作。2005年9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25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搞好规划的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他对规划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非常明确的要求。2001年6月,同志在《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就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2005年7月,曾培炎副总理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也有一段重要的讲话,“研究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强城市规划的效能监察,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建设部实施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就是在快速城镇化的历史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它有利于促进城乡和谐持续发展,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这个制度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划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经过批准的规划、国家强制性的标准,对规划的编制、调整、审批及实施情况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改变了以往的事后处理问题,更加强调在事前、事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纠正问题。

二、部派城市规划督察员工作方法

2006年9月,建设部开始进行城市规划督察员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昆明、桂林等六个城市进行了第一批试点。通过整整一年的试点,我们总结了城市规划督察工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实时监督,即通过派驻方式,督察员可以及时发现地方政府执行规划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违规行为控制在事前、事中,避免事后造成重大损失;二是层级监督,即上级派出的规划督察员可以不受当地行政机构制约而独立、公正地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据我们统计,在地方规划执行当中,违反规划的现象许多都是规划的制定者和当地的行政领导者,因此只有采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才能更加有效。三是专家监督,也就是城市规划督察员都是规划领域的专家,可以从专业角度提出权威的建议和意见,更有利于城市规划的执行。

规划督察员对试点城市的规划执行情况实行监管、督察,如同施工监理一样,实行在工地“旁站”制度,长期驻在城市,列席相关会议,查阅有关图纸文件,密切与群众联系,听取各方反映,近距离关注规划的编制、评议、审批和实施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划督察员具体的工作方法是:

1、工作原则

规划督察员不干预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正常工作秩序,也不介入日常的规划行政管理,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到位不越位、监督不包办”。

2、工作方式

规划督察员通过参加市政府有关规划的重大会议(包括规划评审会和修编会等)、查阅相关文件、约谈知情人、到现场去了解情况,接受来自于社会和群众的投诉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监督。此外,我们的监督还采用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及时地为规划督察员提供相关的信息。

3、工作程序

督察员在工作中如发现涉及督察事项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有关部门发出《督察建议书》,或《督察意见书》。相关部门接到后要认真研究,而且要给出回复,怎么解决,怎么纠正,都需要有反馈。

三、建设部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成效

2006年9月到现在,第一批试点已经一年。我们总结规划督察员工作在城市的规划监督工作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试点城市对规划权威性严肃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主要领导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仅限于挂在墙上的图纸,没有严肃地对待。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对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认识普遍增强,并积极地配合规划督察工作,进一步地规范规划实施行为。据我们了解,第一批部分试点城市,刚开始,有一些城市的市长和规划局长对这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有抵触,但是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很多同志最后转变过来了,从不理解、不支持到最后充分的理解、给予很大支持、高度的重视,到最后表示欢迎。这说明地方对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的认识确实在增强。

二是及时发现并遏制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一年多来,规划督察员深入一线工作,通过参加会议、现场踏勘、查阅文件等方式获取大量第一手信息,及时提醒警示,对有违规苗头的行为进行干预,发出督察建议书、督察意见书,城市规划得到了很好的监督执行,避免了一些巨大资金资源的浪费。在一年当中,有一些这样的实例。

三是通过督察促使地方规划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在督察员的建议下,相关城市进一步严格规划审批程序,着手开展加强内部督察机制的建设工作,规划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四是通过督察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规划督察员与城市政府进行沟通,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真正融入到城市规划体系当中。我们这种监督体制与地方的规划监督体制融为一体,共同发挥作用。

试点工作充分证明,作为规划监督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创新,规划督察有力地加强了对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不仅能够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从注重制定政策法规,向既注重制定政策法规又注重执法监督转变;标志着城市规划监督体制由注重事后监督检查,向既注重事后监督检查又注重事前、事中监督转变;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符合我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建设部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今后工作展望

从总体上看,部派城市规划督察员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今后,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要加强规划督察体制机制建设。目前,建设部把城市规划督察作为一个体制改革的任务来抓,今后我们将重点研究、解决规划督察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并予以规范,形成制度并加以全面推广。目前,《城乡规划法》正在修编之中,刚才派遣仪式上主管部长也强调了一点,新的规划法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很大的篇幅都强调了这个问题。因此,有关的专家学者建议,能够把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也一并列入规划法中。

(二)要进一步拓宽派出督察员试点的覆盖范围。下一步建设部要在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范围,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逐步覆盖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三)要加强城市规划督察理论的探讨。在理论基础、法律研究、制度建立、人员管理、新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进一步地改进城市规划督察工作的方式、方法,争取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制止违法行为这三个环节上,能够取得更好的、实质性的效果。

(四)要加强规划督察员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规划督察员队伍的素质,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队伍的培训、管理和监督,使我们的队伍能够更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五)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规划监督体系。目前,部分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有的已经开展了工作。据我们了解,现在全国已经有17个城市正在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今后,建设部下派的规划督察员还应担负起对地方城市规划督察员的技术指导作用,全面负责规划督察的政策制定、宏观指导、重大案件处理等工作,把城市规划督察工作逐步制度化、程序化。

最后,我想对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建设部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工作的关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