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言稿

时间:2022-11-11 03:52:00

导语: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言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言稿

《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们党所取得的执政党建设经验高度概括为“六个坚持”。

经验是财富,是继续前进的动力,是滋养新思想的土壤。“六个坚持”,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探索形成的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六个坚持”,是继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党执政55年的主要经验后,第一次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总结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建设执政党”的问题。“六个坚持”,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要指导原则。《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做到四个“着眼于”,《决定》重申党的十七大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做出了以“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总体布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总目标,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决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人民是由不同的阶层组成的,而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没有党的领导,人民只能是一盘散沙,意志分散,民族缺乏凝聚力。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伟大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顺利完成。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全会指出,当前,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三)“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在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向全体7300多万名党员,360万个党组织发出的振聋发聩之声,力透纸背,令人思考,催人奋进,体现了党中央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对当前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全体党员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二者是相互一体的因果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常怀忧党之心是恪尽兴党之责的前提。只有常怀忧党之心,牢固树立党的意识,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地在实践中替党分忧、为党尽责。另一方面,恪尽兴党之责是常怀忧党之心的题中之义。一个恪尽兴党之责的人,一定是视党的生命为己任,替党分忧之人。只要每个党员都能常怀忧党之心,恪尽职责,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的党就会无往而不胜。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之举,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四)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可以说是这次全会的一大亮点。《决定》从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内容、重点要求、根本方法、基本途径、具体措施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也在党,在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只有学习,我们党才能前进,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也才能不断修正航向;只有一个学习型政党,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世情、国情、党情;只有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才能不断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建设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种党建模式,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建之中,在党内树立起新的学习理念,在全社会的推而广之,必将化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如今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建设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的共识。为了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高校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我们理应更加努力地为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而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学习型政党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五)四中全会在总结应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实现实践创新;第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实现理论创新;第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就必须把握时代内容,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满足时展的要求,才能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时代化,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反映科学文化进步的新实际,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就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某些特殊的或特定的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向度:其一是实践向度,就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武装大众的思想,指导大众的实践;其二是理论向度,即把大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三是主体向度,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项大众所参与的事业,使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绝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