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讲话
时间:2022-05-16 09:24:00
导语: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同意,今天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先进命名表彰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部署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
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我市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一下,还将颁发20*-20*年度各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书,最后,徐谦书记还将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以来,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实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特色和亮点,获得了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全国公益明星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呈现新气象。重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市先后命名了四批5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表彰了两批百名“*市公民道德标兵”和“*市文明小公民标兵”、近百个“十佳”学习型单位和“十佳”学习型家庭,举办了三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大市民教育力度。成立文明市民学校,制订《市民文明公约》,编印《市民道德建设》、《*市文明村民》等读本,对广大群众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以扶贫济困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全市先后成立爱心捐助站91个,接受社会捐款捐物120多万元,市红十字会共接收救灾款物460多万元;捐建爱心屋30个,“希望工程”共获得捐赠430多万元,新建5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3200多名,“春蕾助学”活动得到社会资助194万元,帮助2520名春蕾女童圆了求学梦;全市参加无偿献血4.8万人次,被省卫生厅授予“无偿献血进步奖”;新确定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167个,创建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256个,注册青年志愿者达5000多人、巾帼志愿者3300多人。市里先后12次表彰了见义勇为先进群体27个83人,先进分子(勇士)182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专题片评选展播,开展建设“绿色网吧”等活动,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创业竞赛作为机关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推动机关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把“打造诚信行业,服务闽北发展”作为“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按照“窗口就是环境,服务重在落实”的要求,加强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围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发展战略,广泛征求驻延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引导36个行业在文明行业创建中积极有效地服务企业,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各行业制定服务企业的具体措施达90多条,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力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努力为闽北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农村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以“互动联动、共建带创”活动为载体,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发动各级文明单位与国道沿线重点村以及市委确定的下派村支书挂点村,开展共建带创活动。20*年以来,全市共有1244个文明单位与568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投入资金543万元,帮助农村建立各类宣传文化阵地1024个。以破解农村文化“四难”为主题,在全市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注重总结推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先后推广邵武市的“文化中心户”、延平区的“三堂改书堂”、顺昌县的“立四榜、树样板”和在互动联动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的做法,以及武夷山市的“一分钱读书社”,松溪县的“道德堂”建设等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三堂改书堂”的经验做法在20*年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四是城市建设管理跃上新台阶。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制定了《*市城市市容卫生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规章,初步实现从突击型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实施“畅通工程”,新建、扩建各类停车场所47个,升级改造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市区显见性违章明显减少,主干道达到一级管理水平。实施食品准入制,实行净菜、半净菜上市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实现市场管理方式由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向市场业主日常管理为主转变。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开展“扫黄打非”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各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观,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五是创建工作迈出新步伐。从规范管理入手,落实服务项目,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为重点,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文明村镇创建以整治村镇卫生、建设文化活动阵地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文明行业创建以“共铸诚信”为重点,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一条街等活动,推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坚持项目带动,开展精神文明办实事活动。三年来,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72项,举办了四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推出公益文化项目1422项,签约项目720项,合作资金达4800多万元。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建立文明单位动态记分管理制度,改变了以往文明单位创建重命名表彰、轻日常创建管理的现象。三年来,我市有6个单位,4个乡镇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三市一区(*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延平区),133个单位,25个村镇,26所学校,9个社区,7个军民共建对子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表彰。
回顾和总结我市三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中心和服务建设和谐*这个大局;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坚持“三贴近”,立足实际,示范带动,培育典型,不断增强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这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贯彻始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平衡;创建活动在主动服务发展大局方面还不够到位,在贴近实际、不断增强实效方面有待于深入探索;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长效管理措施有待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有待增强,文明素质的养成差距还比较大。这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也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是为实现我市“十一五”奋斗目标、构建和谐*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的现实需要;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绿色腹地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主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十一五”发展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以迎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为主线,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闽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社会氛围。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一定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作为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实际,寓于各项具体工作,虚实结合,在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上着力,在凝心聚力,促进和谐上着力,在推动发展,为民惠民上着力。
2、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践行,贵在坚持。要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各级党政机关要组织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爱国爱乡爱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各窗口行业要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贷”、“重合同、守信用”、“诚信一条街”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开展诚实守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为本、以德兴业的现代职业操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无毒社区、“六进社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拓展慈善爱心超市的覆盖面,引导居民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互谅互让、真诚相待、热情相助,促进社区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城区要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如丧葬送行车队、鼓乐等应有效管理,提升市民公共道德意识。农村要开展移风易俗、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和谐生活。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根据自身的工作对象和特点,围绕“知荣辱树新风”主题,开展特色鲜明、形式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和法制意识。要把服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互动联动、共建带创。坚持以工促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将城市资源导入农村,切实为农民做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好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政策,了解信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本领和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法制信息、法制文艺、法律服务“四进农家”活动,提高农村干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能力,有效引导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各地农村要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深化“整治村镇卫生,优化人居环境”活动,扎实推进创建文明户、信用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倡导文明风尚,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4、服务突破工业发展战略,推动闽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强化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是闽北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努力为“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发展、为做强做大工业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服务。各级机关要通过效能建设、创业竞赛活动,增强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意识,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在精神文明的提升中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市本级,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县(市),在新一轮创建过程中,市直各单位要自加压力,勇于争先,积极投身创业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闽北经济开发区、江南工业园区和大横绿色园区,用发展的实绩来检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窗口行业要以持续竞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优质服务,提高队伍素质,引导广大员工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道德风尚,为*发展助力。社区单位要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温馨家园,优化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投资兴业。
5、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现阶段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把和谐理念寓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创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形成。要积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望和需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加快文化强市步伐,促进文化振兴,引导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倡导社会和谐的优秀文化产品。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是对过去几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检查,也是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按照省委“四个重在”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工作有效性,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要持续完善机制,保障工作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坚持一以贯之,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推进思路的持续、举措的持续、氛围的持续,克服时冷时热、时紧时松、时断时续的现象。要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监督、约束、激励等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增加投入,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化经济的政策,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保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加,同时,要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资、多元化投入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体系。对先进的表彰有利于激励进取,有利于推动工作。但先进总是动态的,也是相对而言的。表彰本身不应成为工作的目的。表彰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提升。因此希望受表彰单位要戒骄戒躁,继续奋发进取。同时我们也要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激发部门单位、社会成员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持续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要持续创新发展,提升工作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破解难题、增强活力、提升水平。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了具有闽北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对实践证明可行、社会广泛认同、群众普遍接受的措施和办法,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加以推广。要坚持“三贴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使我们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更符合客观规律,不断体现时代要求。要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掌握和运用人民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不断开辟新领域,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从看似些小的事情做起,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生产的问题入手。化虚为实,重在累积。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要解决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怎样有效地加以破解,这是对我们工作部门和领导的实实在在的要求。也正是工作切入点。
三要持续形成合力,巩固发展态势。精神文明建设涵盖广、任务重、战线长,需要全社会共同作为、合力推进。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突出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工作更加主动,协调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到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做好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在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工作进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要持续为民惠民,增进工作实效。精神文明建设是做人的工作,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所有的工作都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都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都要通过人民群众的评判来检验成效。只有为民惠民,才是有效,才能持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教育群众与帮助群众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同志们,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水平!
- 上一篇: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会的讲话
- 下一篇:工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