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经济建设工作讲话
时间:2022-02-24 11:20:00
导语:党委经济建设工作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部署2006年全市经济工作。
即将过去的20*年,是辽源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坚持自我加压和高目标追求,坚持创造条件,抢抓机遇,打造优势,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重点工作实现了十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8.2:45.3:36.5,二次产业比重大大超过一次产业并首次超过了三次产业比重,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优化,标志着我市工业拉动作用的增强、主导地位的形成,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二是强势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三大产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推进了经济高位对接和高层次转型。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传统优势产业再现生机和活力,“三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80%以上,促进了产业升级,形成了辽源的产业特色,经济转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粮食喜获丰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202元,同比增长15.9%。
四是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滚动实施的60个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个续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20个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20个前期工作项目谋划扎实有效,呈现出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态势。重点项目今年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有多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辽源速度。无论是项目建设的数量、规模,还是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都创造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要素平台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融资、人才、科技、诚信、信息五个要素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我们争取国家开发银行12亿贷款,其中开发性金融贷款7.5亿,争取国家农发行授信额度50亿农业政策性贷款;柔性引进150余位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教授来辽源合作服务;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30多户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打造诚信辽源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辽源的域外知名度越来越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
六是国企改革攻坚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共筹措改革成本7亿元,盘活存量资产22亿元,7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同时完成了151户非工企业的改制工作,80%的改制企业启动生产,重新安排职工上岗8500人,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七是对外合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不断创新引资模式,实现了招商引资到位额31.6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提高与强者合作本领,成功引进了香港财富集团、美国生物制药城和德国嘉利达集团等跨国公司落户辽源,搭建起与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合作的平台,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八是园区化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市民营经济开发区起步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县(区)工业集中区通过了省政府批准,顺利启动,辽源财富产业园顺利开园,美国生物制药城项目着手实施,纺织袜业园已开工建设,建筑塔机、选矿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开始由分散发展向园区集中。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九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总投资8.77亿元、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圆满完成,顺利回迁;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六库一闸”供水联调工程、东辽河南岸城区段城防和景观带音乐喷泉、财富大桥、新兴北路和西安大路等城区路桥新建改造等工程相继竣工;完成“村村通”水泥路914公里,“村村通”公路总里程已达2215公里;东方第一城和建材市场已完成拆迁和重建,七一立交桥征地拆迁正在顺利进行;东那一级公路取得新进展,辽长高速公路、辽西铁路等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辽源城市功能和品位有了显著提升。
十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新的突破。一大批新建成的成长性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一大批纳税能力强的优秀企业,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特别是辽源矿务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增强。20*年,辽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36.9%;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23%,(扣除政策性抵扣等因素,财政收入与GDP实现了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64.8%,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辽源经济正处在蓄势快跑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是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务实创新、亲历亲为的结果,是各级干部负重前行、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合力发展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辽源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6年,是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机遇,立足新起点,追求大作为,实现快发展。由此确定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扎实推进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建设,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要素平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强县富民步伐,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新兴强势产业,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转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和谐辽源建设,努力实现“*”良好开局。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1亿元,同比增长2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七项工作。
一、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努力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明年,国家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出台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这种政策性调整对我们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我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面临的竞争和压力都是空前的。面对挑战,应对得当就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应对失措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信心,创新工作,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努力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一,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指日可待。这说明,中央已把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摆到了重要位置,我们必须主动做好工作,承接好这个机遇;辽源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辽吉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地处吉林城市群向辽东城市群的过渡地带,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建设,我们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将不断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经过不懈努力,辽源被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将获得国家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税收增量返还以及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等政策性扶持,这些政策都有较高的含金量,是辽源独有的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趋紧的形势下,试点城市政策的效应将会成倍放大。我们必须珍惜这些机遇,用好这些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辽源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创新发展的可喜成果,为我们用好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发展机遇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我们创造条件、创造优势、创新发展、不懈努力争取来的。“三大产业”的科学定位,使我们成为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五个要素平台建设,使我们成为国家开发银行扶持中小企业试点城市,推动了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呈现出的活力和领导团队亲历亲为的务实作风,使辽源成为香港财富集团产业园区建设在东北的惟一布点城市,推动了辽源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加快了辽源经济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连续四年的工业项目年活动,使区域经济的实力和成长性大大增强,增强了在落后和困难条件下,追求作为和加快发展的信心。正是因为我们不断自加压力,创新求变,才有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能够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发展我们的经济,提高了我们抢抓机遇的能力,为更好地抓住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干部群众奋发进取的精神,为我们加快发展积聚了不竭的动力。对于辽源来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只是我们创新发展的一个客观见证,更重要的是辽源人在逆境图强的拼搏中,在勇于追求作为的进程中,积累了战胜困难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12•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万众一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极大增强了我们大发展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显现和升华了“勇于竞争、务实创新、永不言败、追求作为”的辽源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发展的战略思考,展示了辽源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气魄;体现了对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展示了辽源人严谨求实、创新实践的聪明才智;体现了秉承历史、追求作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展示了辽源人奋力拼搏、克难制胜的雄心壮志。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会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把建设新辽源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集中力量加快“五大”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把推进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建设作为“*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这既是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一个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明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推进“五大”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推进大产业建设,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注重发挥产业潜力和产业优势。“三大产业”定位准、起点高、成长性强,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要求,既是推进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又有利于优化和提升辽源的产业层次。一是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要围绕建设东北新型铝型材生产基地、东北新型建筑材料基地和国家差别化氨纶生产基地,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技术和产品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六大系列新材料,实现集群发展。同时抓好新能源的开发。二是提升健康产业的规模和层次。加大生物技术开发的力度,围绕建设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产业基地和打造生物制药城,深度开发高端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产品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响健康辽源的品牌。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保健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业。生物制药要抓好美国生物制药城和迪康药业国家一类新药博安霉素、博宁霉素,博大药业的国家二类新药依达拉奉等项目的达产达效,积极推进东丰药业、亚东药业等12户制药企业的发展。保健品要抓好金昌集团SOD胶囊的上市营销和金翼集团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达产达效以及金河实业蛹蛋白项目的建设;有机食品加工业要抓好金昌集团、裕龙油脂、银浪鹅业和德春米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三是迅速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建设东北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装备制造生产基地,整合存量资源,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成为优中更优、强中更强的产业。重点抓好金刚水泥第二条生产线建设,明年要全部投产,达到日产1万吨以上,迅速挤进全国同行业前十强。龙源中板公司450立方米高炉及中板轧钢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华龙新型塔机、煤机选矿设备、三环轴承和鹰力集团公司汽车电机整流桥调节器等项目也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层次和竞争力。
第二,推进大园区建设,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我们要主动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我市经济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市民营经济开发区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项目选择要坚持宁缺勿滥,实施精品工程,使之真正成为强势产业发展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引领辽源经济快跑的“火车头”;县(区)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彰显特色、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抓好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进园、项目进区、集群发展的步伐,使之成为县(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香港财富产业园,明年要争取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至少要有4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美国生物制药城,明年力争开工建设;东北袜业工业园,明年要完成基础建设,争取达产;辽源纺织服装园、皮革工业园要搞好规划,力争明年开工建设。
第三,推进大项目建设,加速经济总量扩张。明年,我们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继续滚动实施60个大项目工程。在续扩建的20个大项目中,突出抓好一期投资50亿元的财富产业园、投资31亿元的东北袜业园、投资11亿元的迪康药业博安霉素和博宁霉素、投资10亿元的巨峰生化科技公司年产30万吨乙酸乙脂、投资4.2亿元的德国嘉利达8000吨骨明胶扩建和投资1.2亿元九州数码光盘等重点项目,争取全部投产;在20个新开工的大项目中,突出抓好投资50亿元的辽源生物制药城、投资30亿元的大唐辽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0万千瓦机组扩建、投资5.8亿元的辽河纺织公司8000吨紧密纺高支纱、投资6亿元的国能生物发电公司秸秆发电、投资5.1亿元裕龙油脂10000吨浓缩蛋白、投资1.35亿元的吉林华润包装公司扩产改造等重点项目,争取全部开工建设;在20个前期工作大项目中,突出抓好投资32亿元的辽源矿务局年产45万吨甲醇、投资18.4亿元的麦达斯年产6.8万吨铝合金大截面系列型材、投资12亿元的利源铝业年产5万吨铝箔、投资5.1亿元的三环自润滑轴承公司年产1万吨自润滑复合材料系列产品、投资1.8亿元的得瑞达科技公司年产1000吨芳纶等重点项目,争取全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第四,推进大企业建设,提高区域经济支撑力。培养大型骨干企业是提高区域经济实力的关键。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加快企业家培养,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培育一大批能够承接大项目、大额资本、新技术的高素质企业,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增长的能力;培育一大批社会责任意识强、成长性强、盈利能力强的优秀企业,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财税贡献率。一是坚持攀高结贵,靠大联强,增强与战略投资者合作的本领,发展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提升我市企业的发展层次,重点抓好财富产业园、美国生物制药城和德国嘉利达集团等企业。二是强化扶持服务,进一步引导生产要素向大企业流动,促进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重点抓好得亨公司、麦达斯铝业、利源型材、金刚水泥集团、金昌集团、金翼集团、迪康药业和裕龙油脂等重点企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巩固国企改革的成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着力做好国企改革的后续工作,认真抓好体制和机制的完善与深化,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推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升发展层次。重点抓好亚东药业、北方工业硅集团、华龙机械公司、巨峰生化科技公司等重点企业发展。切实做到工作精力向大企业集中,优惠政策向大企业倾斜,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聚,分期分批推进重点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提高辽源经济的整体实力。明年,税收超5000万元的企业要达到3户以上,税收超2000万元的企业要达到8户以上,税收超1000万元的企业要达到15户以上,税收超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要达到20户以上。各级领导干部包扶企业就是要重点包扶这些纳税能力强的企业。
第五,推进名牌产品开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此,要把实施精品、名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把做强名优品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发展一批国家名牌和省级名牌。重点抓好奥能SOD、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瑞福寿柞蚕蛹蛋白、龙泉春牌白酒、亚东牌脑安胶囊、强身牌前列回春、博安霉素、博宁霉素、博兴牌易达生依达拉奉以及瑞斯牌氨纶、万厦牌水泥、利源牌铝型材、FZ牌自润滑轴承、大寿牌新型塔机、燎烨牌超导锅炉、欧蒂爱牌袜子等产品品牌的培育。同时,抓好马记牌鹿茸、龙山金昌牌牛肉分割、银浪牌鹅肉制品等资源品牌的开发和保护。要依靠科技投入开发一批品牌,依靠技术改造壮大一批品牌,依靠市场化运作扩张一批品牌,依靠政策扶持推出一批品牌。积极鼓励县(区)和企业争创品牌,对在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打造名牌产品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企业和个人给予重奖。要在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加快名优产品开发的同时,重点培植省内、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努力培养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尽快形成规模,提高辽源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强县富民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和省委十分重视农村工作,提出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辽源的实际看,影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还在农村。我们要把农村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立足强县富民,进一步突出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先抓新农村建设试点,我们要积极主动做好前期工作,争取试点机会。要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实行市、县、乡三级干部包村抓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消防和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承载功能。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投入,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明年我们要在抓好市属工业发展的同时,着重抓好县(区)工业的发展。要坚持区域工业发展统一规划,统一运作,统一实施。市属企业要把拉力引向县(区),延伸到农村。县(区)工业要重点围绕“三大产业”发展,抓好项目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成长性强的优势项目,集群发展,专业配套,提高农村的工业化水平,扩大经济总量;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在“新、特、专”上下功夫,不断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明年每个县(区)要至少新上5个以上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对新上项目要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引导项目配套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第三,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宏观政策趋紧的形势下,中央提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调整消费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这对我们发展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的健康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围绕发展健康产业,紧密依托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有利条件,发挥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新上一批健康产业龙头项目,发展一批以绿色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制药为主的龙头企业,打造辽源的健康产业基地。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重点抓好一批成长性好,拉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产业拉动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加快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四毛两白一豆”的农民致富工程,抓好牛、鹿、鹅、蚕、鸡等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和蔬菜,打标准牌、绿色牌、有机牌,在规模、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园区化的产业基地,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要加强各类专业市场、特别是肉牛市场和梅花鹿产品市场建设,抓好产销的有效衔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
第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好中央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深入开展好免征农业税配套改革工作,探索和完善六项配套改革措施办法,确保免征农业税改革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大农业的投入,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围绕农村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协会组织,架起千家万户小生产通向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要把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加大组织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明年全市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四、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辽源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所增长,这说明,与过去相比,辽源的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辽源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开局年的重要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一,坚持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后我们要在加快GDP增长的同时,要把提高财税水平、城乡人均收入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注重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我们强调速度,就是总量增长的速度、财税增长的速度、工资和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从经济发展的物质构成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重在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发展水平,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将直接承担提高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要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着力培养强势企业,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看一个企业有没有实力,不仅在于企业本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纳税能力和工资水平。再大的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纳税少,员工工资水平低,也不能说是好企业。明年我们要结合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积极发展税源产业和税源企业。同时,在全市开展纳税先进企业评选活动,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实施重奖。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第二,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也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我曾经讲过,不在低端市场抢饭吃,要在高端市场求作为。抢占高端市场就是要创新。一要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相结合。原始性创新,就是通过科学研究与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正在打造的科技平台,与科研院所搞好对接,吸引更多的科研院所来辽源建立科研基地,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把更多、更好的产品迅速投放市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是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与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产品的层次和竞争力。从我市企业的现实情况看,这应该是我市自主创新的一个主要渠道。二要坚持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就辽源而言,经济、科技实力均有限,资源也有限,进行自主创新必须有所侧重,重点在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三大产业”的发展实力。三要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也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骨干企业,都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企业经营者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创新规划和创新目标,在不断创新中提高企业的发展层次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力,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创新服务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要立足于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有效地开发资源,加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科学集约使用土地;进一步搞好我市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要认真抓好工业运行和企业管理。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工业生产组织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管理,这应该成为我们明年工作的常态,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要集中力量抓好骨干企业的发展,把握市场规律,创新经营思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要抓好达产项目的生产和市场营销,学会做产品、做市场、做产业,尽快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要强化企业管理,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在竞争发展的形势下,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关键要件。我以前曾经讲过,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追求使生产要素总是流向环境和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作为辽源,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就是要以优化投资环境的不变来应对国内外投资市场的万变,千方百计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辽源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提高辽源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和经济发展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辽源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内在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把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抓实,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从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来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在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创新、提供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加强环境保护、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等,努力为投资者和广大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辽源的投资环境。
第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抓紧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升规划的档次和水平,充分体现高标准、高品位、超前性和权威性。要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补充工程、棚户区改造、南环路立交桥、辽源至长春高速公路、辽源至西丰铁路以及12条街路改造等工程。突出抓好杨木水库增容扩建等水利工程,抓好城市供水管网、燃气管网和城市热网工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文明卫生城。
第三,坚持“借时、借势、借力”发展,进一步打造和完善要素集聚平台。明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平台建设,放大对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优化和提升投资环境。目前,我们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这方面,我们先行了一步。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进一步扩大融资能力,提高经营质量,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围绕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平台和人才集聚平台的建设力度。在工业化中后期,诸多要素中人才与资金是最重要的两大要素,我用四句话说明其重要性,舞台能吸引人才,人才能扩展舞台,人才吸引资本,资本追逐人才。在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优惠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好“柔性引才”政策,重点引进一批研发、制造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提高辽源高科技人才的总量。要在完善现有30多户重点企业研发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研发的外延,丰富研发的内涵,努力提高我市在经济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要坚持以诚信来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在打造诚信政府的基础上,重点打造诚信企业,构筑辽源诚信体系,打响辽源诚信品牌。要把信息网络平台与诚信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全国地级网站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探索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坚持以诚为本,在网上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信息,把信息网络作为推动辽源建设诚信社会的一个平台,推动信息服务上档次、上水平。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机制和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出口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
六、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事关民生的基本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要靠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这些民生基本问题;靠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群众。为此,我们要坚持富民、安民、利民的方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抓实和解决民生基本问题,努力构建和谐辽源。
第一,要进一步抓好财税工作。一要大力培植财源建设。按照提升壮大现有财源、扶持稳定骨干财源、大力培植后续财源的要求,加快重点项目达产达效进程,加快培养税源产业和税源企业,进一步扩大财源。二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实现聚财领域由窄向宽的转变、财政监督由弱到强的转变。要切实加强对重点企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重点税源的税收征管,建立依法治税、严格财税收入的监管机制,深挖税源;要全面清理优惠政策,掌握减免税收数额,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资质的审查工作,预防和杜绝企业利用优惠政策偷、逃税款;要强化税务稽查,完善税收征管责任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要通过加大财税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增长20%以上的目标,以此提高全民收入水平。三要严格控制支出。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方针,合理区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领域支出。明年要全面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规模。对于公共服务项目,要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吸引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金,缓解财政压力。
第二,要进一步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明年我们要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通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要继续落实扶持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加强引导和指导,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要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职业培训服务水平,加强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努力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
第三,要进一步抓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强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重点要结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制度,加大城镇居民的保障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发展,关爱扶持困难群众,通过政府救济、培育和发展社会慈善机构,推进福利社会化。要继续实施包保责任制,保障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效帮扶机制。
第四,要进一步推进平安辽源建设。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我们要认真吸取市中心医院“12•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在企业和全社会开展安全意识的教育,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救助的能力。要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整改措施,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和生产事故的发生。要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从实际出发,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力、灵敏高效的预警和处置机制,使各类群体性事件能够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最大限度地稳定局势。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和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初始阶段,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提高严打斗争实效。要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好治安防范措施。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标本兼治,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七、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实现“*”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经济工作方针和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第一,要坚持领导干部亲历亲为。一要在贯彻市委决策,谋划经济发展上亲自抓落实。市委关于制定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市委的要求,把当前和长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摸清制约本地、本部门发展的主要矛盾,创新工作思路,善于探索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激活发展的动力。二要在争取项目、包扶企业上亲自抓落实。辽源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竞争中提升经济总量和发展后劲,必须坚持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国家限制国债项目,我们必须在抓项目上调整思路,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明年要继续实施领导干部包扶项目和企业,全心全意、尽最大努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的发展服务。重点要包项目的达产达效。项目建设必须突出一个“抢”字,抢时间、抢进度、抢市场、抢机遇,四“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领导干部包项目,就是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确定工作时序,制定达产达效的时间表,市委将按这个时间表去检查调度情况。重点要包企业税收。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企业发展壮大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创造税收回报社会则是企业的责任,这两种责任应该是统一的。领导干部要引导和帮助企业履行义务,依法纳税。三要在应对复杂问题、化解主要矛盾上亲自抓落实。
发展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冲破阻力、化解矛盾的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复杂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困难,认真负责地化解矛盾。不久前,市中心医院的特大火灾,我们的各级干部在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体现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受住了关键时刻的考验。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这种勇于负责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积极主动深入工作实际,掌握社情民意,落实应对之策,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二,要实施跟踪问效的考评机制。要从各级干部做起,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要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交叉工作,分线作战,实行全员抓经济,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县(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层层落实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把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头。要切实加强对部门及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实行跟踪问效,明确考核重点。作为县(区),要重点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看新上多少个大项目,看项目建设的质量,看达产达效情况。作为经济部门,要看在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达产达效方面,在组织工业经济运行方面,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还要看所承担的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作为综合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要看为经济建设,特别是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有效的服务,取得了怎样直接的效果。要把对部门的考核和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统一起来,对在经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给荣誉、给地位、给舞台、给实惠。市委在奖励纳税先进企业的同时,也要考虑奖励抓经济工作贡献突出的优秀干部。
第三,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领头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查办违返党纪的案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要进一步弘扬辽源精神,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面对发展,能够不断创新求变、追求作为;面对困难,能够不屈不挠、永不言败;面对责任,能够自我加压,尽职尽责。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优秀干部成长的环境,把各级干部的全部精力集中到想工作、干事业上来,集中到想事、干事、成事上来,引导干部不仅要有想事、干事的愿望,还要有想事、干事、成事的本领,提高各级干部的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要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多想群众、多干事业,不断提高为民执政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排除干扰,多干实在的事;要合理安排,多干有效的事;要集中精力,多干事关全局的事,以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市人民不断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奋力拼搏,为实现“*”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党员教育准备工作讲话
- 下一篇:农村党建工作调研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