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思考

时间:2022-09-17 10:56:00

导语:实践活动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践活动思考

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区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社区党的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党员主题活动方式已不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区党员队伍的实际需要,研究和探索符合新时期社区党员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笔者以**县社区党员主题活动为例,试图作一些探讨。

一、充分认识当前社区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党员队伍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1、构成成分呈现复杂化。2001年,**县楚江镇对居委会进行撤并、改造,成立19个社区居委会,分别设立了党(总)支部,共有党员613人,基本上属于纯居民。到**年8月止,党员总数已达到1816人。观山社区党总支由51名党员增加到417人。新增党员身份特别复杂,其主要来源如下:一是关、停、破企业向社区移交的下岗职工党员。全县64家关、停、破企业共向社区移交党员1275名,其中1212名已到社区报到。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区移交的离退休党员。推行城市社会化管理以来,共向社区移交离退休党员315名,其中来自国家机关的103名,来自企事业单位的212名。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近年来,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153个,从业人员12825人,党员928人。四是流动党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集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县城。目前,流入县城城区的党员135人,其中来自县内其他乡镇的129人,来自县外的6人。随着社区党员数量的增多,社区党员的构成变得特别复杂,带来的教育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2、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社区党员的构成复杂,生产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来源不同。离休党员一般不再从事社会工作,其主要收入来源是离退休费。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党员自主地支配个人的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党员依靠打工获得经济收益。纯居民党员一般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依靠家庭其他成员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二是自主程度不同。社区党员从事的职业不同,工作时间也没有固定的规律。一般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区分,工作时间跨度可达24小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不能自由支配个人的时间。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党员又不能抛开工作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无职业者和离退休党员无所事事,闲得发慌,迫切需要找到打发时间的途径。三是需求层次不同。社区党员的经济状况差异决定了需求层次的差别。一部分党员的经济基础薄弱,追求基本的生存条件,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一部分党员已经具备了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正逐步向文化、娱乐、健身、旅游等精神生活过渡;一部分党员正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3、思想状况呈现活跃化。社区党员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上存在很多消极现象。一部分党员随波逐流、不思进取,混同于普通群众,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部分党员在改革中利益受到冲击,对党和政府有埋怨抵触情绪,他们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一部分党员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思想蜕化变质。

二、客观分析传统社区党员主题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了一些党员主题活动,客观地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1、片面强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忽视了党员的实际困难。党员是社会各层面、各行业的先进分子,具有一般群众不可比拟的先进性,但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以往党建活动中,我们总是要求党员无条件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考虑党员的实际困难,其结果是有的党员不仅达不到先进性要求,而且失去了体现先进性的信心。一是社区党员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经济困难党员。在城市社区中约有5%的党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其中绝大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另有一部分党员因为病残或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家庭贫困。这部分党员为自身的温饱问题发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无从谈起。二是社区党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社区党员大部分从事个体经营或在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工作时间较长,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有一部分曾有下岗失业的经历,因而对工作倍加重视,党组织的活动时间与他们的工作时间有冲突时,他们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工作。三是少数社区党员缺乏技能。党员在参加主题活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否则,党员就无法正常的参与活动,履行好活动职责。

2、强调活动的统一性要求,忽视了党员的个体性差异。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党员活动的一致性,要求党员一个主题、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忽视其年龄、文化、职业、岗位、能力、经济状况等差异,当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统一要求与党员的实际能力有差异。一部分党员认为要求太低,不足以体现其先进性,一部分党员认为要求太高,感到力不从心。二是统一性要求不能充分发挥党员优势。党员由于其自身条件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有的具有文化艺术专长,有的具有管理工作经验,有的具有专业技术能力,有的时间充裕,有的经济富足。党组织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否则党员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取得应有的成效。三是统一性要求降低了活动的影响面。统一性要求使党员活动局限于社会的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层面,不能满足社会多样性的需要,也使活动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3、强调了活动结果的考评,忽视了对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在一些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活动结果,往往评出了一些先进,推介了一些典型,而对于活动如何开展,缺乏全程地、具体地指导。这种倾向导致了有的党员不懂得做什么,如何去作,缺少系统的工作方法,活动推进不够平衡;对活动缺乏深入地调查研究,没有及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党组织对活动引导不力,活动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造成了少数党员投机取巧,出现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

三、积极探索新时期组织社区党员参加主题活动的方式方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社区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方式已不能适应党员队伍新情况新问题带来的变化,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党员特点和要求的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树立有利于实现党员自身发展的活动理念。人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党员活动也概莫能外。过去我们片面要求党员牺牲自我,奉献社会,给党员的自身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今后,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一定要体现党员自身发展要求,达到党员和社会双赢的目的。一是有利于党员提高素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是党员接受教育的一个良好机会。党组织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党员具备参与实践活动需要的政治、政策、法律、科学技术水平。同时,要引导党员在实践不断学习,增长才干,提高实践水平,使党员边参与实践活动,边接受教育,增强素质,又通过党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有利于党员增强经济实力。党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必须具备过硬的经济实力。一部分党员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已经制约了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另外,社会在不断进步,如果党员在经济上不能与时俱进,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中,增强党员的经济实力,要成为活动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我们提倡党员通过合法的生产经营实现自身致富,允许党员通过活动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在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同时,为自身或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例如,鼓励党员自办企业,可以创造就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又能实现党员个人致富。三是有利于党员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人发展的需要。主题实践活动要成为党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有效形式。为此,活动的主题要根据党员的意愿来确定,活动目标要与党员实际能力相一致,活动的方式要由党员自己来选择,活动的内容要由党员特点来决定。党员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先进性,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

2、设置顺应时代潮流的活动主题。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党员主题活动必须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正确定位,努力适应和促进时展的主题。活动主题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选择。一是结合党员的岗位特点。在党员的本职岗位上创造良好的业绩,既是党员尽到本分的需要,也是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基础条件。提倡党员在本职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务实,敢于创新,做出一流的成绩,是党建活动的第一主题。党员的岗位不同,其主题内容就不同。离退休党员不存在工作岗位,只须发挥余热;下岗职工党员要不断创造条件,实现再就业;个体工商户党员要通过合法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要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纯居民党员要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干部党员要廉洁奉公,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促进社区繁荣发展。二是结合经济建设任务。社区党员是城市经济建设的派头兵,社区党员主题活动应将经济建设作为主要内容。首先,党员要带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文明诚信守法打造良好个人形象,坚决与经济发展中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其次,要带头参与城市经济建设。党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参与到经济建设工作中去并建功立业。再次,要带头服务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调整中,党员要充分理解、大胆接受、主动应对,不断适应经济管理的新模式和经济运行的新方式,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三是结合城市的中心工作。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有一定的中心工作任务,如城市创建、抗灾救灾、综合治理、美化环境等,党员的主题活动可以结合这些工作来进行,使活动的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影响深远。

3、建立符合新时期党员特点的活动组织模式。为了适应新时期社区党员构成和生产生活方式复杂的状况,必须改革传统的活动组织模式。一是构建多层次的组织主体。党员主题活动的组织主体,可以是各级党的组织,即街道党委、社区党总支、各类党支部,甚至党小组也可以作为组织党员参加主题活动的单位;可以是社区内部的行业或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骨干分子,例如出租汽车协会、个体工商业协会、舞蹈、摄影协会以及单个或联合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可以由其中的党员骨干分子牵头,开展主题活动,党员个人也可以联合其他党员,或者带动非党员共同开展主题活动。二是提供有力的活动保障。党组织要全方位协调解决党员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活动开展前,为困难党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再就业帮助,让他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为缺少技术的党员提供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遭受意外伤害或生病的党员送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党组织的帮助,党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实施的过程,党组织要帮助党员解决资金,场地及设施方面存在的困难,帮助党员弥补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如党员支持公益事业建设或救助贫困户,党组织应提供受理对象。三是实行必要的活动指导。党组织不能停留在活动的号召上,更要定期派员对活动进程进行调查研究,适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使活动健康有序、深入推进。社区党员主题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对活动方法内容的多性,必须实施分类指导。四是组织科学的活动考评。对党员参与主题活动的考评,主要是三项指标。一看年初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二看党员和知情群众是否满意;三看活动是否有突出成效。社区党组织每半年考评一次,其结果作为党员评处的主要依据,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对成效突出的党组织和党员要大胆表彰奖励,对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热情不高、活动成效不理想的党员要适时谈话谈心、批评教育甚至给予组织处置。

4、探索党员和社会共同需要的社区党建活动方式。社区党员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而,社区党员应有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方式。一是自立自强型活动。社区党员通过不断地增强素质,增加经济实力,带头致富,成为社区致富的排头兵,是这类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做好四个方面的带头人,即遵纪守法的带头人、自强素质的带头人、科学文明的带头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开展这一活动,经济困难型党员要努力摆脱贫困,经济一般型的党员要尽快实现致富,经济富足型党员要争取再上台阶。每一名党员经济条件改善,实力的增强,有助于党员队伍的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带动整个社会进步。二是义务服务型活动。党员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自愿组成各类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有文化艺术专长的党员组成音乐、舞蹈、绘画等服务队,开展演出、展览、娱乐等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有一定技术水平、信息灵通的党员组成科技信息服务队,深入社区、企业、家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指导群众的生产生活。医疗工作者党员组成医疗卫生服务队,为群众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开展义诊义治,卫生保健等。组建社区生活服务队,开展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服务。成立扶贫帮困服务队,为下岗职工、困难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帮助。三是社区共建型活动。组织社区党员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参与到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卫生创建等活动中去,在这些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