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要增强几种意识

时间:2022-07-16 10:37:00

导语:解放思想要增强几种意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解放思想要增强几种意识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解放思想的一种新概括。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和解放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那么,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样必须依靠思想解放。解放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是始终需要坚持的,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又有其不同的内容、要求和特点。今天,要推进思想解放以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除了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一般原则外,从思维方式上,重要的是要增强这样几种意识

全球意识

这就是要用“宽广眼界”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树立显明的时代意识。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游离于世界之外。由于每一个国家都成为世界之网上的一个纽结,因而其发展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之网的制约。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在于要不要摆脱这种制约,而在于从全球化的复杂联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能否自觉地把握全球化进程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发展、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只有对全球化状况有一个总体把握,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实际,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争取主动;只有了解周围世界的深刻变化,才能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只有明了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才能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路,进而形成相应的理论。总之,只有从全球时代的大背景下来思考、研究问题,才能在比较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具体发展道路。而且,确立全球意识,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特色”固然不是要走别人的老路,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但这种特色并不是离开世界整体联系的特殊,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的特殊,不是与资本主义世界隔绝的特殊。特色不等于孤立,不等于封闭。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要想真正保持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必须参与国际性的交往与合作,闭关自守的“独立性”或“特色”是靠不住的。所以,我们所讲的“中国特色”正是从世界历史中获得规定的,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总体联系中发展出来的。既然如此,就不可能割断与资本主义的联系来推进社会主义。对于这一点,列宁在晚年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认为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环境里,“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第167页)。后来的实践尤其是全球化的进程已经表明,孤立地、封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实上是很难成功的。尽管融入全球化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绝对不能绕开这条道路,应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4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相应地,我们的认识一定要有宽广的视野,思想解放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发展意识

这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实践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因而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确立固然是一大创新,但它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应当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其发展。这就必然提出思想解放的要求。强调发展意识,在思想观念上重要的是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和把握:1.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和把握。能否自觉地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并以此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能否发展、如何发展。纵观“二战”以来世界的发展,战败后的日本、德国之所以成为后来的世界经济强国,正是由于它们瞅准了世界经济变动和产业结构转移的契机,致力于经济调整,实行经济转型,从而加快了战后经济恢复和现代化速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之所以很快跃入“新兴工业化经济”行列,也是由于它们及时捕捉到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大力转换原有的产业结构,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呈现出超常发展的势头。事实表明,善于认识和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国家,一般是发展比较快的国家。自觉认识和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首先,这是全面、清醒认识本国实际,进而采取相应对策之所必需。要发展“自我”,当然必须首先认识“自我”。但是,“自我”并不是靠一般的自我意识所能认识得了的,而是需要借助“世界历史”之镜才能真正认识。自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则是提高这种认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规律有一个总体把握,才能看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发展的利弊得失;只有了解周围世界的深刻变化,才能消除狭隘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增强开放意识,扩大交往的范围和内容;只有关注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趋势,才能有目的地采取各种措施,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总之,只有把自己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研究问题,才能在比较中加深对本国的认识,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次,这是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之所必需。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谁直接赋予的。机遇只钟情于那些嗅觉敏锐、行动果断的国家、民族。虽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机遇的出现将越来越多,但是,机遇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机遇随处可见、随手可抓。一方面,机遇对所有国家并不都是等值的,对有的国家来说是机遇,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无什么机遇价值可言。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一个阶梯式的递进发展过程,隔一段调整一次,可能出现一次机遇,隔一段又恢复正常,机遇随之丧失。所以,机遇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转瞬即逝的。能否抓住机遇,就看反应能力如何。而反应能力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不是凭主观判断所能决定的,而是要在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了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信息,就把握了抓住机遇的主动权。2.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和把握。今天的世界,变化之剧烈,发展之迅猛,前所未有。这样,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不能把眼睛仅仅盯在“现在时”,同时要紧紧关注“将来时”。也就是说,在观察和考虑问题时,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不仅要看到目前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走向;不仅要看到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看到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未来发展的探索,以引导今天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在认识上具有前瞻性。为此,在理论探索上,必须有一种新的视野,这就是在看待社会发展时,不光要看到我们过去走过的路和现在正在走的路,同时还要看到前面将要走的路。当然,前面的路并不完全是设定好的,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当调整发展方向是必要的。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注意研究未来的发展,以便提前采取对策,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所以,理论的前瞻性必然要求突出思想解放,要求破除传统的经验思维。

创新意识

有没有创新意识,对于思想解放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根本没有创新的要求和意识,它就绝对不会反思原有的理论和实践,更不会提出新的思想、观念。相反,如果要创新、要发展,它就绝对不能固守陈规,解放思想势在必行。因此,创新意识的程度决定思想解放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它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也无任何经验可照搬,一切都得靠摸索和探索。因此,这一事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理论的创新性。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事实上,作为这一事业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创立起就具有这样的创新性和超前性。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仅仅看做黄昏才起飞的“密纳发猫头鹰”,而马克思则把自己的哲学和其他真正的新哲学看做是积极报晓的“高卢雄鸡”。“猫头鹰”与“雄鸡”的区别就在于向后看与向前看的差别。马克思哲学这种指向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品格,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弘扬。谈到创新意识,不可避免地涉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总是与新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离开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无从谈及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论创新要服务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否科学,关键就在于问题解决得是否正确。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让理论创新不仅仅成为一种理论口号,而要使之真正化为创新的实践、化为先进生产力、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动力和崭新成果。既然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那么,理论创新就必须注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文章。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实践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没有止境的。这种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理论引导社会实践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又是理论自身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良性互动。

自我批判意识

思想解放离不开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从思想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对各种错误学说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发展过来的。但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仅是一部批判史,同时也是一部自我批判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批判的,这种批判当然也包括自我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做是不变的“真理”,而是看做发展着的理论。在他们的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对原有的观点、结论进行补充、修改乃至予以摒弃。因为这些观点、结论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部分失效或全部失效,不作相应的变动,就会危及理论与实践。如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坦言《宣言》中的一些观点、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要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恩格斯在去世前不久写成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当谈及1848年革命期间他和马克思对欧洲革命估计比较乐观的看法时,也坦诚地承认:“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恩格斯对“斗争方法”的不断反思和审查,体现了他与时俱进的精神。当然,这种对以前斗争方法的反思,不是对“非合法斗争”的摒弃,而是要通过“仔细探讨”把合法斗争与非合法斗争结合起来,而不是迷信某一种方法。诸如这样的自查、自省、自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我批判的精神。正是借助于这种自我批判精神,一些理论、观点上所具有的局限性不断得到消解和超越,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自我批判促进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推动自我创新。自觉开展自我批判,就要敢于接受批评和挑战。真理好比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放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固然是科学,但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只是为真理开辟了道路。既然是开辟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就难免有失误,有失误就不容回避批评与挑战。敢于接受批评是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的契机,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审慎地对待那些具有异质性的东西。简单排斥异己的东西或轻易拒绝批评、挑战,就不能大胆正视和否定原有观念的不足与局限,就不能将理论推向前进。要使理论真正不断创新,就要注意研究理论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连接点,也许这种连接点就是理论上的突破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