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着力点

时间:2022-07-16 10:30:00

导语:当前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着力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着力点

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迫切需要。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当前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若干挑战

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思想道德受到特定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总体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将其置于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作深层透视。在新形势下,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

(一)社会转型引起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客观上给广大党员的思想道德带来了重要影响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它突出表现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和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从落后、封闭的社会向更加先进、开放的社会转型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人的存在意义的危机,带来了党员思想道德信仰危机的可能性。同时,社会转型必然引发一个国家和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新旧道德观念相互交替、冲突,道德文化体系出现结构性失调,社会道德秩序发生较大变动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引起党员道德建设状况趋向复杂化,主要体现为:第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促使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广大党员面临着利益选择和利益指向的新考验,同时也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偏差。第二,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促使社会各个层面、不同利益的代表在政治上寻求不同的地位和权利,从而在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中也有了深刻体现。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社会身份发生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阶层结构简单,社会结构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两阶级一阶层”构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多元,这就决定了社会分层复杂化。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横向看,社会职业多样,遍布各个行业、各种岗位;二是纵向看,社会收入、地位差距较大,社会分化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党员社会身份的分化程度。在这种状况下,极易引起部分党员心态的失衡。

(二)全球化带来了政治、思想、道德、信仰等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影响着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大趋势,正深刻地冲击和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对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层面也有着全方位的冲击。第一,由于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道德大行其道,这给我国传统道德带来了冲击。第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的市场化,带来了义利观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下,个人的经济动机获得合法化,部分人对待财富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面临挑战,对财富和富裕生活的追求已经为社会所肯定。第三,市场经济强调竞争,人们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压力变成了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压力。崇尚“零和博弈”成为个别人的基本取向,甚至走向道德虚无主义。最后,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为载体,各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汇在加速,人们面临的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价值相对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党员可能会思想动摇,失去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当前所从事的事业信心不足,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虑。

(三)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员的道德观念产生了侵蚀作用

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必然影响到党员的价值取向,使部分共产党员在价值取向上产生矛盾、困惑。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文化垃圾、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个人主义的价值观随之传播,对部分党员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主义因素依然根深蒂固,造成了少数人的价值观扭曲。在这种背景下,党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坚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更新与时展不相符的观念,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

(四)部分共产党员放弃了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自觉改造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发生部分共产党员放弃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追求安逸享乐生活的现象。有极少数党员干部把道德修养看作“细节问题”,从而放松了思想改造,出现思想道德滑坡。部分共产党员放弃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放弃马列主义,转而崇尚迷信。

(五)道德教育不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长期以来,对党员的道德教育出现一些失误:一是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显得滞后和不适应。二是道德教育远离现实生活,远离党员的思想实际,没有发挥道德教育应有的作用和效力。在对党员进行道德教育时,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其结果是造成党员知行脱节、道德理论与道德行为分离。三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拔高”社会道德水准的极端化现象。如一味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忽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乃至道德水平、道德境界的差异。

二、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认识党员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并认真加以解决,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当前,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在于:

(一)强化党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党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加强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党员干部的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关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危。第一,通过学习教育来加强道德修养。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增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同时,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当好表率。第二,通过自省自律来加强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塑造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克己”,通过自我约束,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自我约束是实现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在对待一些细节小事上,都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御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在“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中,提高自控能力。第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一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往往会出现问题。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防止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滑坡,要靠制度规范和党纪国法的监督和制约。第一,建立健全共产党员的道德规范体系。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纪律、共产党员行为纪律以及公民道德纪律等,使道德规范具体化、实在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对那些不道德、反道德以及腐败的人和事,加大惩戒力度,警示党员领导干部,从外力上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意识。第二,完善监督机制。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道德规范的实施,离不开外在的道德监督。一是党内监督,就是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监督。二是群众直接监督。完善现有的各种群众监督渠道和方式,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努力探索和拓宽更多的新渠道、新方式。三是新闻媒体监督。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宣扬社会主义道德典型,打击假恶丑。四是组织监督。通过纪检、监察等专门机构的监督,加大监督力度。第三,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各种制度的监督检查。最后,健全评价与奖罚机制。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建设要与相应的科学评价机制相结合。建立科学的道德行为评价体系,使党员的道德行为获得相应的社会回报,不道德行为受到应有的惩治,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党员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文化价值观对加强党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实现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定位,必须在坚持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同时,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价值理念,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民主的观念、法治观念、崇尚服务的理念、尊重科学的理念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党员道德素质的基本源泉和有效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守共产党人的基本价值尺度,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性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才能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民主观、法纪观、道德观,党员干部才能深刻理解制度、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纪律的精神实质,才会自觉采取符合制度、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纪律的行为。同时,也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党员干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制度、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纪律。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党员道德教育体系

正如道德产生于物质活动一样,道德教育也产生于物质活动。道德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才有存在的意义,才能真正获得实效。建立科学的道德教育体系,实现对党员道德教育思路的根本转换,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第一,做到对党员个人正当利益的认同。当个体把对自身正当利益的追求融入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之中时,这种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承认并保护党员干部的正当利益追求,从而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泛化。同时,要引导党员正确处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与为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关系。第二,对当前党员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