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时间:2022-07-15 11:50:00

导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在肯定发展的前提下,着重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创新我们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

发展必须全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的目标设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的。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必须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结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对此,邓小平曾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这话讲得非常之深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依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努力从社会的一维经济发展,走向社会财富、健康、文明三维繁荣,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发展必须协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要旨,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我们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城乡协调,更多地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维护和提高,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按照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重点解决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问题。目前,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差距仍呈继续扩大之势,我们绝不能压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但又必须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它只是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问题涉及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如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对那些能够帮助贫困、失业和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机会发展的项目,更应得到优先考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文明多么发达,科技多么先进,人类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惩罚人类对自然的侵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从前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建立的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尚未建立。在这个特定时期,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迫切。要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既要使我国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又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努力争取使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我们不能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

总之,只有做到“五个统筹”,各项改革协调进行,才能降低发展成本。

发展必须可持续

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简言之,就是要以让下一代人也能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受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束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倍多,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这些年来,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废物、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只有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促进集约化的经营,改变粗犷型的经营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发展的直接而外在的表现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其深层次的内在蕴涵则体现在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人权保障等多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追求GDP,还更应该倡导追求反映总体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标”——HDI。HDI注重生活质量、人均寿命和文化教育等人文因素,充分考虑了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只注重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效率,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而忽视发展的人文因素,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寿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高,注重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呵护和反哺,这样的发展绝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福音,也绝不可能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价值和意义。

对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要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