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四)

时间:2022-07-15 11:47:00

导语: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四)

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解读

1、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决定》开篇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内涵丰富的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中国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所拥有的深厚群众基础。

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种社会力量,能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遵循历史的规律,顺应历史的潮流,解决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最紧迫、最根本

的问题。面对鸦片战争之后国土屡遭践踏、百孔千疮的民族耻辱,孙中山先生写下了那段令人揪心的文字:“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腐败无能的清政

府把古老中国一步步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路何在?历史在沉思,人民在选择。许多政治力量都提出过自己的主张,都曾经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表演过自己,但最终都成为匆匆过客。它们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有的甚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历史最终选择的,是中国共产党。正如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深刻指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我们党成立后,把中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和组织起来,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演绎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

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我们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之一,是它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

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有山歌为证:“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当时,苏区各级干部以心系群众的品德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新中国成立前夕,同志曾指出:“二十二年前我们什么都没有,二十八年前甚至连共产党也没有。为什么过去没有的东西今天会有呢?就是因为人民需要。”

我们党在迎来28岁生日的时候,历史和人民终于把她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各派当时向中国共产党发出的一份贺电,足以代表全国人民的心声:“四万万人挣脱数千年封建专制的枷锁,洗刷一百年帝国主义欺凌的耻辱,这是一件无比痛快的大事……假如中国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知道黑暗的日子何时才能终了。”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丝毫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面对着党执政后面临的权力的考验,同志冷静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55年来,伴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两个务必”愈益显示出深远的前瞻性和现实的重要性。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负有重大的责任,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系于我们党,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系于我们党。党兴,则社会稳定,经

济发展,国运昌盛;党衰,则社会混乱,经济凋敝,国力衰退。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

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历史选择了我们党,人民选择了我们党,我们党决不会愧对历史的声誉,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

2、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决定》的定义是:“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是党中央的文件中,第一次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定义。理解这个定义,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有必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什么是执政?简单地说,执政是执政党对公共权力的控制,是政党从事政治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活动和领导活动既有联系,又不能简单地等同。领

导是政党对全部的国家和社会生活实施控制的特有形式;执政则是针对国家政权而言的,主要发生在国家政权活动领域。在我国特定的制度条件下,党的领导是执政的政治前提,执政是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

政治活动中的必然体现,就是说党的领导是通过执政来实现的。这样,我们党就有两个角色和两种活动:一是作为政治组织,对社会和政府的控制不是通过强制力而是通过“动员”、“组织”等“领导”活动

即政治活动来实现的;二是作为国家和公共管理者,通过制定和执行全社会的共同规则——宪法与法律,来从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活动,这主要是法治活动。

第二,执政能力与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关系。理论、路线、方针是执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得人心和引领社会、整合社会的旗帜。政策和策略则是执政党的生命。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在党正确分析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和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等方面。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与完善。只有这样,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才能始终具有时代感、吸引力,才能引导和鼓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前进。

第三,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的关系。任何政党执政,都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形式来实现,都要以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为依托。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虽然不是执政能力本身,但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执政成效如何,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很重要的就是要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领导方式的完善,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执政绩效,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第四,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对整个党而言的。但由于党内存在着

不同的职能分工,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主要由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使,这些人员和组织是党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如何。那些不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的广大党员的能力,同样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民群众评判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更多的是看身边党员的本领如何。所以,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几个层次、几个方面的作用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3、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论断,突出强调了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讲党的建设,一般都侧重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把它们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来看待。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又增加了制度建设,把它看成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方面。再后来,基于对党的历史方位根本变化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基于对世界政党政治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我们党认识到:对于执政党来说,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应当是执政能力建设。那么,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呢?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是执政党并长期执政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任何执政党,要想长期执政,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价值和目标,都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本领。从党执政以后的

全部活动来看,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无论是治党治国治军也好,改革发展稳定也好,内政外交国防也好,都要求我们党提高执

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又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这是由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其他几个方面建设的关系决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是一项单独的,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相并列的建设,而是贯通在其他各项建设之中。党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搞得好不好,最终会体现和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从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也正因为这样,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应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最终都应当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第三,这是在科学分析我们党执政的现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执政能力建设。在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自身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比较严重,以及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总起来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涉及到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过去我们一直说,党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这项伟大工程是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贯通起来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推进这项伟大工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

4、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论断。深刻理解这个论断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提高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具有无可置疑的先进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执政地位可以与生俱来。我们党在中国执政,靠的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

策的正确,靠的是广大党员的奋斗牺牲,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执政的基本规律看,人民选择执政党并不是一朝确定便永远不变的。执政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民利益,人民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护和支持执政党。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和执政成效的满意程度。我们说“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一个执政党是否能够长期执政,并不取决于它的主观意愿。大量事实表明,任何一个执政党,不管它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过去多么强大,如果丧失先进性,在长期执政中漠视人民利益,甚至蜕变

为既得利益集团,最终必然被人民所抛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是苏共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前者是74年,后者是71年。在苏共的领导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得以巩固,而且二战前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使得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革命制度党执政的数十年间,墨西哥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第三世界中的中等发达国家。上个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墨西哥经济以8%的年均速度持续增长,被誉为“墨西哥奇迹”。然而就是这样两个老党、大党,都没能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都丧失了执政地位。它们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当前,我们党的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有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滋长了麻痹懈怠、贪图安逸的心理,产生了共产党天然执政、永远执政的思想,对党内存在问题的危害性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还有一些人只图从执政党的地位上捞取好处,而不愿作出奉献和牺牲。这些错误的思想必须加以克服、彻底纠正。

人民的力量,人民的选择,既是保证党取得执政资格的根基,又是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的根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来自人民,也只有在为人民掌握和使用权力、以权力谋取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时候,人民才会拥护党。既然执政地位问题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就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增强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和最终追求,通过执政为民的实践,保证人民和谐幸福地生活,全面地发展。

5、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并善于在实践中坚持和丰富自己的经验,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远的不说,就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基本经验;十四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14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总结,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亮点,就是科学总结了党执政半个多世纪的主要经验,再一次显示出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决定》把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总结概括为六条。这六条经验,阐明了我们党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有充满活力的社会制度,第三要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第四要有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要有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决定》总结的这六条主要经验,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突出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继往开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因为这样,《决定》强调,这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过程,也是不断探寻共产党执政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自觉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就是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包括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应该采取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应该巩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应该创造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等等。《决定》总结的六条主要经验,科学揭示了我们党执政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乃至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6、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民主、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创造和达到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科学、民主和法制水平。从我们党的实践看,尊重和运用科学规律,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些重要思想不仅在党中央过去的文件中都分别提出过,而且也是我们党长期遵循的原则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但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执政联系起来,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决定》还是第一次。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深刻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宝库的一大贡献。

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根据《决定》精神,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觉带头遵守法律,采取措施保证法律的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实践表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我们要在贯彻《决定》的实践中,结合新的实际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既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又使党的执政实践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这个指导思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基本”的根本指针。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是思想基础和行动指针,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至关重要。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积累了领导人民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和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展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引我们党在21世纪的征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奋斗的行动指南,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决定》的要求,始终坚持这“四个基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保证全党坚定不移地贯彻这“四个基本”。把这一条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始终保持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色、特点和优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以”的工作布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而且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形成正确的工作布局。《决定》从我们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的工作布局,这对于指导执政能力建设是很重要的。

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尤其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个论断含义深刻,振聋发聩。《决定》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正是立足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着眼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使命,在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表明,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党能不能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能不能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能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造就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执政骨干。《决定》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确实抓住了要害。

党执政的体制是否合理、执政的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党的执政成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科学规范执政行为、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越来越成为我们党执政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广大党员是党执政的主体力量,也是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力军。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无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环节。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要求。

当今世界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总体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增强时代意识,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特征,全面把握时展趋势,紧紧跟上时代进步潮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执政党的成功经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共产党执政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基本方法,增强执政实践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自觉运用执政规律的基础之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把创新作为长期坚持的治国理政之道,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因循守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探索前进中增长执政本领,在经受考验中提高执政能力,在开拓创新中提升执政水平。

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就是确立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决定》强调,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个总体目标,既与以往我们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总目标相衔接、相统一,又反映了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我们党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根据这一思想,十三大、十四大都明确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强核心这一总目标。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总目标,十五大把这一总目标进一步确定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六大明确提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上这些关于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我理解都是从我们党的性质、从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从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这样的角度确定的。

《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则是着重从我们党执政这个角度提出来的,突出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从根本上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展开一点说,党要“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宗旨,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方式,回答的是怎样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求真务实、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作风,回答的是如何保持良好的执政形象的问题;归根到底党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归总的,主要讲的是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回答的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怎样才算合格的问题。可见,这是一个全面反映我们党的宗旨、性质和纲领,全面反映时代要求的目标,是一个充分体现我们党博大胸怀、深远眼光和雄心壮志的目标。按照这个总体目标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客观反映了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党执政的要求。具体说来:(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为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讲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首要的是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无疑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完成好的一项重要任务。(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同样是我们党执政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历史责任,必须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目标。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5)我们党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行执政活动的。党要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执政能力建设的这五项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这表明,《决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和部署,是站在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两个方面的,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这五种能力,很有新意,也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次《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与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无论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也好,《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也好,都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具备和不断提高的能力,应当把它们统一起来加以贯彻,结合起来加以落实。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侧重点在于阐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而《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则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侧重点在于阐明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关的重大任务,应该说内涵比前者更丰富、要求比前者更全面。从提出五种能力到提出五个方面的能力,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10、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十六大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我们党为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世界上没有先例,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其中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这无疑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完成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根本目的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主观努力,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各方面体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在增强预见性的基础上,适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调控经济的水平。这里的要害,是要努力形成一整套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经济较大波动的根源,促进经济走上长期良性发展轨道。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关键在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发展进程中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能不能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们在这一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在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真正成为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过程。

11、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在实处,必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实践中有所遵循。《决定》提出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现行的评价体系以GDP为核心。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我国引进GDP以及人均GDP统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以后。但GDP统计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主要是不容易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容易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准确地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同时,在实践中GDP统计也导致一些地方和领域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等现象。这样,有必要建立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国际上也比较重视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比如,英国提出一种新型的衡量社会全面发展的核算体系--国家进步指数(MDP)。MDP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三大类成本,对社会进步做出综合评估。我国也提出了绿色GDP概念,并且初步建立了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框架。但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比GDP更好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我们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既要吸收国际上有关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计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这样来考虑:

一是在整体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必须把经济指标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突出位置。但是,发展是全面的,仅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指标体系也必须是全面的。比如,可设计一些综合指数来反映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判断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以运用基尼系数、人文发展指数和经济结构变动系数等指标,等等。

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增长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重视GDP是对的,衡量经济情况不能不看GDP,它反映经济活动总规模,是重要的综合经济指标,但仅仅看GDP又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

三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唯数字。数字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形式,建立评价体系不能不看数字。比如,在经济运行情况方面,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在社会发展方面,义务教育普及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人口出生率、人均耕地面积增减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率等,这些数字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必须予以重视。但是,一方面,数字必须是没有“水分”的数字;另一方面,数字不能代表一切,很多情况是无法用数字反映的。

四是指标既要有确定性,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又要形成“动态管理”的修订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指标体系涵盖的时限既要考虑本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更要考虑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重点可放在本世纪头20年。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统一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采取“上下结合”和“分类指导”的方式,分步骤进行研究和编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