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二)

时间:2022-07-15 11:45:00

导语: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二)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

《决定》指出: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这是对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论断。理解这一论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精神。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来进行,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来展开,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矛盾交错、新旧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来推进的,前进的道路上不仅会有大量旧的羁绊需要我们去突破,而且会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只有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不断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经受新考验。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尽其能的社会,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首先,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作为根本力量的作用,通过改革和发展,政策和法律,体制和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利益。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继续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要调动不同

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的积极性。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得其所的社会,必须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公平对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政策的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要从制度上保障竞

争机会的平等。当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因此,要逐步消除户籍、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抓好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的完善。通过制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送温暖”、“访贫问苦”等随机性做法转化为政策性制度性的规定,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人的全面进步。

24、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决定》指出: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是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举措。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远未达到普遍富裕。今天,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人们为解决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还要花很大的精力。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往往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如果这些利益解决得不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一句空话。现实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往往在强调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时候,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比如,一些地方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工作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和手段,损害群众利益,引发大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导致群众上访增加甚至群体性事件发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做起。

第一,加强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教育。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期坚持教育,使广大干部懂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和最高目的;所追求的政绩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转变工作作风,善于化解矛盾。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一定要充分尊重民意,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工作中,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收入状况合理确定改革进程和建设规模,严格按照政策法律办事,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该补偿的一定要补偿到位,该安置的一定要妥善安置。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化解,周到安排,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决不允许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加大整治教育、医疗滥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坚决反对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三,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学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努力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引导群众加深了解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国情,使群众懂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有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要靠

发展,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加快发展,最终解决问题,有时还要牺牲一部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25、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化。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通过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构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开始弱化。而社会管理体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反过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影响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完善,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第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保证基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真正承担起联系群众、服务大众、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关怀社会、协调利益的作用,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的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要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亿万农民直接行使管理自治事务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农村中各种利益纷争也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农村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发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同时,注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

形式,做好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等工作,使之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社区也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社区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格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第四,要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转变,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要由社会各种组织来承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并且,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健全,社会功能的不完善,许多公民的各种公益性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满足。因此,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6、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是我们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党和政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

党群干群关系、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的重要基础,归根到底是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现实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利益视而不见,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对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心中无数,对社会舆情无所用心,往往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决策,损害群众利益,违背群众愿望;有的官僚主义严重,不会也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推诿扯皮,采取一躲、二推、三拖、四哄的态度,致使许多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导致群众情绪激化;有的对重大社会舆情若明若暗,缺乏预警,等到事态发展成突发性事件后又手足无措,简单地把专政机关推到第一线,加重了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第一,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强调的永恒话题。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开辟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多种渠道,及时捕捉群众的“第一信号”,把握群众的第一愿望。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民主观、权力观的教育,使广大干部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共产党人只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沧海之一粟,真正做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在帮助群众中了解群众心声,在服务群众中把准群众脉搏,在奉献群众中体验群众情绪。

第二,健全人民群众信访渠道畅通机制。坚持疏导、化解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信访群众,让群众有说话之处、诉苦之处,从群众来信来访中关注社会动态,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访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不能把矛盾上交,更不能视上访群众为“刁民”,粗暴地对待上访群众;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第三,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无论从用户规模、业务应用、技术实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仅1998年至2004年6年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就从117.5万发展到近9000万,互联网站从3700个发展到63万个。我国手机短信每年高达两千亿条。尽管网上信息、手机短信内容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但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加上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这类渠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去伪存真,还是能从中了解到民情民意的。因此,在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管理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展信息汇集整理和分析,对于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很有意义。

第四,开辟多种民意表达途径。新闻媒体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应当把版面更多地让给基层群众,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更多地报道群众关心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决策民主化,凡属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体现群众意志。

27、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具备健全的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决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是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内容日益复杂的实际提出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

天有不测风云。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前进中难免会遇到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会出现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乃至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目前,我们在一些方面已经形成了应急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从全社会看,预警和应急机制还很不健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还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还不强,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人们由此也深刻体会到建立完备的预警与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及时获取、准确分析、按需监控和适时信息的能力,对正确判断、全面掌控局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时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完善信息保证系统,健全预警预报责任制,惩处不报、漏报、瞒报、缓报等现象,确保我们党和政府所必需的社会动态、情报信息渠道的畅通。

(二)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未雨绸缪,临危不乱,及时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决策分析机制。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机制、预案和工作准备,努力形成一套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强化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本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快获得突发事件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以确定突发事件的警戒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对预案。同时,要把正确的分析、看法和对策及时公布于众,引导民意,增强防范意识,领导人民群众战胜困难。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要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方法,把有效的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延伸至基层、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真实高效的重大事件和复杂情报传递与预警机制,实行纵向领导,直接对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二是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情报分析预测,并将结果及时报送中央及有关部门,使党和政府能够果断决策、从容应对。三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建立中央和国家的应急机制,依据宪法和法律,迅速果断地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

(四)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应对机制、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机制,做到在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面前处变不惊、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平时与突发灾难时期的经费投入。建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现在,我国已经制定了戒严法、国防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具体的紧急状态法律,在紧急状态下是有法可依的。但由于单行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并且对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规定也不够清晰。因此,应当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

上,更好地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把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下的政府应急机构和机制,明确公民、志愿者、专业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用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

(五)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自我动员、自我保护的机制。人民群众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和基本力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内,人民群众自身的心理素质、自我保护、救助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救援效果。因此,要广泛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动员活动,强化民众的应急救灾意识,培养民众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我动员、自我保护机制,消除城市管理盲点,摸索建立一个新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控制系统。

28、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党要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一,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我们党站在时代进步潮流前列的应有之义。领导改革开放的执政党必须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否则,执政党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陷入被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们党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着力提高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展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在观察形势时要善于通盘把握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在进行重大决策时要善于综合考虑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在开展工作时要善于充分利用国内有利条件和国际有利条件,在处理问题特别是各种突发事件时要善于综合考虑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

第二,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在要求。本世纪头20年,世界将继续处于新旧格局、新旧秩序交替的大转折阶段,大转折蕴含着大机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间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进行。这些都为我国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要认识到,机遇是有条件的,利用好了才是机遇。而且机遇期也是风险期。国际形势变化很快,很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有的能预料,有的则意想不到。再则,我综合国力增长虽快,但相当长时期内,我实力有限,影响有限,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国际事务难起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对未来二十年包括2008年奥运会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挑战、潜在危机等进行预测。只有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战略机遇期。

第三,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需要。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提高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也引起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尽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需要我们增强开拓国际市场、了解市场行情、抗击市场风浪的本领,需要我们有效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现实中,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一些地方利用外资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有的为了引进外资相互攀比优惠政策,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引进的外资缺乏规范管理,一些外商造假逃税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盲目投资、经营分散、监管缺位、盈利率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前提。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政治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总是试图寻机制造事端。经济上,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如何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如何尽快建立我国全球能源供应体系、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文化上,在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如何做大做强本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也是我们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军事上,世界正在兴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更增加了我军加快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任务的紧迫感。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清醒认识和正确应对来自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危机和风险,抓紧构建完备的国家安全战略和科学、协调、高效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国家安全。

29、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国内舆论氛围,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新形势下,国际舆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外宣传工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决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对外宣传的实力逐步增强。但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相比,我国对外宣传力量仍显不足,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当今世界,至少有2/3的消息来源于占世界人口l/7的发达国家。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基本上主宰了全球国际新闻的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闻大多是转载他们的节目。我国媒体国际报道的原始信息来源于美国媒体的约占80%。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着垄断地位。这就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国际舆论环境。

所谓国际舆论环境,就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评论。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形成对该国的舆论并产生影响。一份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CNN等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统计显示,在一个季度里,按题目来说,负面的占一半,中性的占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按字数或按文章长短算,90%以上是负面的,因为负面文章长,正面文章短。在西方媒体反复炒作的我们的"热点问题"中,第一个是人权问题,第二个是西藏问题,第三个是台湾问题,第四个是宗教问题。他们的“热点”中还有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诸如“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甚至还出现了“光棍威胁论”……这些所谓的“热点问题”,就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处境,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通过切实有效的对外宣传工作,努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实现我国总体

外交目标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必须从海外受众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做到内外有别,不断增强对外宣传的效果。比如,从事对外宣传工作,当然要宣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这很难,因为外国人不太容易听得懂。与其这样,就不如宣传我们的制度、宣传我们的发展、宣传我们的政策,表达我们是如何支持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用事实说话,把我们的立场和观点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这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必须加强阵地建设,重视采用现代传播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扩大覆盖面,不断增强对外宣传的实力。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新战场。中国现

在的上网人数是7000万,占全球上网人数的9%,而我们的人口占全世界的22%,这说明我们的网络还是落后的。但更落后的还不在这里。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的信息只有4%,这4%还不全是我们的,还有新加坡和台湾地区。这种状况使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更为复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必须切实做好外国重要媒体的工作,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交流和合作,引导它们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比如,外交部2003年曾组织美国等外国驻京记者赴西藏,就西藏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物保护、青藏铁路建设以及普通百姓生活等问题进行采访。记者们对有机会亲眼看一看西藏的情况感到高兴,对西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有了亲身的体会和更深的、真实的感受。这当然有利于他们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西藏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30、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维护经济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决定》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个国际大背景的客观反映,也是对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影响这一重要现实的应对之策。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经济内部的机体安全,即一国经济免于金融危机、失业、生态灾难、通货膨胀、大规模的贫困、外来人口冲击等,而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正常状态;二是指经济的国际环境安全,即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外资源和市场的稳定与持续,免于供给中断或价格剧烈波动而产生的突然打击,以及一国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市场和投资等商业利益不受威胁。

对外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2003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已达60%,这意味着国际因素将更大程度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波动。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既要保护、调节和控制国内市场,又要维护全球化了的民族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安全的获得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但它的失去既可能产生于长期因素的积累,也可能来自于偶然的突发事件。经济安全涉及土地、水、能源、金融、财政和信息等很多方面,对我国来说,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安全,另一个是能源安全。

(一)金融安全。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必然危及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稳定,后果极其严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许多国家放松资本市场的管制,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金融危机。比如1994年墨西哥债务危机,1997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土耳其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危机。现代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金融市场发育水平和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投资效率较为低下,银行呆账占贷款比重较大,近年各种金融欺诈案件增多。同时,由于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带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交通运输紧张,给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相继结束,市场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安全,积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确保金融安全,关键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控制不良贷款的数额,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机构职责,防止对金融企业的行政干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能源安全。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对能源需求增加,加上能源主产区形势动荡,恐怖活动多发,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曾一度飚升至每桶40美元以上,是近20多年的最高水平。能源安全问题引起各国关注,世界上围绕能源产地、能源价格、海上通道、管道走向的争夺较前激烈。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和频频插手中东事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进而控制全球的石油供求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趋于严峻:一是石油进口量增大。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9000多万吨,包括成品油进口总量突破1亿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今年一季度,我国石油进口量3000多万吨。二是能源进口渠道单一。目前,我国石油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近80%的石油进口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口渠道单一,容易受到热点地区局势变化的影响。三是石油战略储备量有限。美欧日等国均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量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美国石油战略储备量大约可维持需要118天,日本119天,欧盟主要国家90天,韩国100天。我国要站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3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

《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作了一个科学的界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就是说,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综合要求,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从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途径。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在增强执政意识、坚持执政宗旨、把握执政要务、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整合执政资源、完善执政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搞得好不好,都要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去检验,都要在党的执政能力上去体现。抓住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可以有力地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正因为如此,《决定》强调要紧紧围绕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根据《决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定要贯穿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定要贯穿到党的干部工作中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定要贯穿到培养和造就党的执政骨干的工作中去,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一定要贯穿到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工作中去,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一定要贯穿到党的制度建设中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一定要贯穿到打牢党执政的根基的工作中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定要贯穿到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的工作中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做好以上七个方面的工作,是《决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工作。

32、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决定》指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是根据十六大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首先,这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是近年来全党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继续和深化。2000年2月,同志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从那时以来,学习贯彻活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2月到2001年6月。“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全党全国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学习研究,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7月到2002年11月。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三阶段是从十六大到现在。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学习贯彻的根本要求和工作部署。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出部署,大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现在,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而采取的新举措。

其次,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集中体现为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解决部分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对于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观念,全面提高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

33、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南。《纲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标,即“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2010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和完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决定》对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是十六大有关精神的具体化。

围绕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决定》在强调“全面推行和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的同时,提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

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就如何界定政绩、如何认定政绩、如何考核政绩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标准,为干部实绩考核提供制度依据。制定这个标准,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干部追求实实在在的政绩,防止和纠正“虚假政绩”、“虚拟政绩”等种种不良现象。

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制度,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一项任务,目的是要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80年代末工资制度改革时取消了这一制度。现行的干部工资制度,主要是以职务为确定干部工资和其他待遇的依据,优点是体现了责任与利益的一致性,缺点是导致干部千军万马挤职务这个“独木桥”,不利于在各个层次上留住更多的工作骨干。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就一个干部而言,职务和职级是分离的;就整个干部队伍而言,每个干部既可以按照职务系列晋升,又可以按照职级系列晋升,比如,一个优秀县长的职级可以比市长高。这样,可以激励干部一心一意干事业,而不必因为"位子"问题而分心,也有利于推进干部领导职务能上能下。

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也是推进干部领导职务能上能下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党当初推行干部制度改革,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问题,手段之一就是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但是,这个制度很不完善,选任制领导职务虽然有明确的任期但执行得不好,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被随意调动;委任制职务,大多没有明确的任期。制定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就是要用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各个领导职务的任期以及每个领导干部在同一领导岗位上的任期和届期,并保证这种任期规定的执行。

完善公务员制度,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管理办法。近年来,我国建立和实行了以考试录用、岗位竞争、正常晋升为特点的国家公务员制度。这个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公务员队伍中的领导干部与非领导干部、委任制干部与选任制干部等不同类型的人员,在管理方式方法上应该如何区分,党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应该如何规范(因为涉及一个公务员身份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化。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完善公务员的管理办法。同时,要实现公务员管理法制化,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