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之本在于为民

时间:2022-07-15 09:19:00

导语: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所谓政绩,就是从政的成绩。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弄清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也就是要认识到“政绩之本在于为民”。

政绩的本质是为民。从执政党角度看,广义的政绩是指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建树的功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绩,是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做出的业绩。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从党的性质、宗旨的要求来说,还是从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来说,都必须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共产党人所创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为人民创政绩,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为人民创政绩,才能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政绩真实地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及其所负责的地区或部门的工作成就。领导干部通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创造了政绩,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为人民群众办了好事实事,这是对事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有才华和能力的表现。

实现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民。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经常想一想,党和人民把自己放在一定的岗位上,是为了什么?自己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湖有句名言,“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义,珍惜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道出了领导干部从政为官、履行好领导职责的根本,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明白,我们所要的政绩,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是勤奋工作、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得来的实绩,而不是出于一己私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图虚名务虚功的假政绩,更不是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假政绩。每位领导干部都必须摆正权力与责任、政绩与服务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为民做出政绩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份内之事。人民把权力与责任交给了我们,把信任与期望寄托于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心竭力地为人民工作,干出成绩呢?

评价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为民。政绩是主观努力同客观绩效的统一。“群众心里有杆秤”,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科学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我们的任何决策、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我们的干部有没有政绩,政绩大小,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最高目的,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看待和评价政绩问题上,也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有些干部,为了哗众取宠、讨好上级、捞取政治资本,不惜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树立自己的所谓“政绩”。这样的“政绩”,这种弄虚作假的态度和做法,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群众毫无益处,而且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创造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政绩的取得归功于民。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个人,领导干部做出了一定的政绩,固然与本人的德才素质有关,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顺民意、谋民利,才能得民心,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事业,创造政绩。政之所兴,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愿。如果我们的政策、决策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岂会有领导者个人的政绩?只有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只有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科学的正确的决策落到实处,我们的领导干部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建功立业,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