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为民谋政绩

时间:2022-07-15 09:16:00

导语:执政为民谋政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实创造政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向领导干部提出的这一新要求,对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政绩是执政党利用执政权力、运用执政条件,在执政期间努力创造的事业成果。一个政党的政绩观鲜明地体现着该政党的性质、方向和宗旨。把大公无私和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作为基本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大政绩。我们党80多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当前,尽管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但党的性质、宗旨没有变,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创造政绩的宗旨没有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吻合,与时展要求相适应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需要。是否有正确的政绩观,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实践证明,有正确的政绩观,能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才是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比较高的干部,也只有他们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对政绩缺乏正确认识,工作的出发点不是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而是为个人图名谋利,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民群众自然不会对他们产生信任。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牢记“两个务必”,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说,我们大多数干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造了扎实的政绩,但也有一些干部为了捞取个人名利,视政绩为得到提拔重用的资本,因而急功近利,只讲速度,不求实效;有的则好大喜功,盲目投资,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给一方百姓的生存和发展留下隐患。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从创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此,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对权力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手中的权力是靠自己奋斗或是上级恩赐的,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个人化、商品化,以权谋私;有的为了早出、快出、多出政绩,不管实际,不顾民意,独断专行,造成大量浪费,损害了人民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破坏了党的形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决防止权力滥用;要切实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情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力量源泉,做到时刻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疾苦、群众的冷暖、群众的安危挂在心上,多出乐群众所乐、忧群众所忧、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政绩;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上帮民富,在生活上解民困,在思想上解民惑。

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的一切工作,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适应发展的要求,才能创造出符合人民利益的真正政绩。首先,要在全面发展中谋政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整体推进本地区、本部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促进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真正把所管辖的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其次,要在协调发展中谋政绩。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通过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众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再次,要在可持续发展中谋政绩。要坚持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决不能为了个人政绩,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兴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之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的体现。不说实话、不办实事、不求实效,必然导致虚假政绩。“”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就深受说假话、办虚事之害,教训是很惨痛的。因此,领导干部一要坚持说实话。不说假话,更不搞假政绩,从自身做起,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二要坚持办实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领导干部不仅要说实话,更重要的是要抓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办实事;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实事。三要坚持求实效。最大的实效就是群众满意。领导干部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是否有实效的标准。

要做合格的人民公仆。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尽“人民公仆”的责任,为人民创造政绩。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纠正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以权压人、不依法办事的问题。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做到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奢侈浪费。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做一个既能为人民创造政绩,又保持清正廉洁的合格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