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

时间:2022-07-14 04:45:00

导语: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

领导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级领导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同志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并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

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干部作风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大政方针能否贯彻执行,关系能否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好,不讲学习、学用脱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好大喜功、脱离实际,就难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作风,形成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作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促进领导干部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需要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坚持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以扎实工作推动发展;就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善于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坚持从客观实际和人民愿望出发,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发展措施。真抓实干,就是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尽心尽力。

为促进党内和谐和干群和谐提供保障

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实现党内和谐和干群和谐。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党的形象,是实现党内和谐和干群和谐的重要保障。

促进党内和谐。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和谐对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党内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促进党内和谐,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党内和谐,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良好作风。如果领导干部唯我独尊、专横霸道,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内和谐就无法实现。因此,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民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决不能搞“一言堂”和独断专行;善于和同志们团结共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密切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中蕴藏着巨大力量和无穷智慧。只有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少数领导干部中还存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作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廉洁自律、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干群和谐。

为实现好群众利益提供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当前,尤其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改进作风,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在实现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实现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好这些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作风,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真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全面反映群众愿望,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好地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发多样的态势。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作风。领导干部有了良好的作风,才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不断探索化解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反之,领导干部作风不好,不仅不能妥善处理矛盾,还有可能激化矛盾,带来新的矛盾。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思路,采取新方法,形成新机制,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保障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领导干部作风对社会道德风尚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带动形成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自觉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作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心理和谐。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极大地影响着群众的生活态度,对形成良好社会生活风气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以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为标准,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