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使用的新机制

时间:2022-07-14 03:39:00

导语:干部使用的新机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使用的新机制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和各区县委组织部、教育局、教育工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市、区(县)联动,公开选拔市教育局机关处级干部和学校(单位)领导干部。经过将近100个工作日的规范操作,最后有71名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走上领导干部岗位。这次成功的“公选”实践,不仅在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降低“公选”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方面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1联合公选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全市教育系统联合“公选”工作酝酿于2002年的下半年,正式启动实施是在2002年11月份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开展这次“公选”工作,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1把“公选”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时势创造机遇,发展呼唤英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迫切需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体制和机制。在十六大召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就做出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决策,正是以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表现,是实践“三个代表”、推行民主政治、促进文化建设、加快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开展公开选拔干部工作,就是要按照十六大精神,加快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把“公选”干部作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区县对“公选”干部这种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02年,中央、省、市委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度的力度,中央、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市委以及市委组织部召开一系列会议,部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为此,市、区(县)教育局、教育工委决定组织开展这样一次较大规模的公开选拔工作,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和激发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活力,加快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

1.3把“公选”干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是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关键的关键是必须有一支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的关键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干部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市教育系统上上下下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关键是人才,尤其需要一大批能够在改革、发展、创新中发挥“领跑”作用的优秀人才。这次公开选拔,就是要海纳百川,广招贤才,充实和壮大我市教育系统的优秀人才,把教育系统构筑成全市的又一处人才高地,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全市教育系统首次联合公选工作全面推开,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支持。

2联合公选的主要做法

这次公开选拔工作,市、区(县)教育局、教育工委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整个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坚持公开选拔原则,严格执行公开选拔标准,严格履行公开选拔程序,严格执行公开选拔纪律,明确职责,齐心协力,确保公开选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从2002年11月组建工作班子到2003年3月录用人员上岗,历时100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研制方案阶段,宣传发动和报名阶段,笔试、面试阶段,考察、公示、录用阶段。基本情况如下:

①“公选”干部的职位数:市、区县教育系统83个单位93个职位;

②报名人数:1336人,实际通过资格审查1284人;

③参加笔试人数:实际参加笔试1090人;

④面试人数:依据笔试成绩,按每个职位1:5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直接进入面试,不占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人员名额,共有465人参加面试;

⑤考察人数:依据面试成绩,按每个职位1:3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共考察279人;

⑥公示及录用人数:考察后,实际录用71人。

整个“公选”过程中,特别注意抓好以下3个环节:

一是加强领导,合理设置职位。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经过请示市委组织部,专门成立南京市教育系统联合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教育工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各有关区县教育局的领导全部是领导小组的成员,统一负责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过市、区县多次调研磋商,根据教育系统干部的需求情况,决定拿出83个单位的93个职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选拔。对于全系统拿多少职位、拿哪些职位,市、区(县)教育局、教育工委不是想当然,而是依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据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余缺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公选”的职位,防止为了“公选”而“公选”的形式主义做法,为“公选”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打下了基础。

二是广泛深入宣传,激励各方人才参与竞争。开展公开选拔,推荐报名是第一关。只有“群贤毕至”,才能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公选”工作启动后,针对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各级党组织积极做好发动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教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和竞争意识,踊跃报名,接受党组织挑选。同时,通过内部会议和各种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南京教育信息网上还专门设置了“公选”网页,使公开选拔这一举措得到市内外优秀人才的广泛关注、广泛响应、广泛参与。这次公选共有1300多人报名,平均各个职位报名人数达到1:14.37。

三是严格规范操作,实施全程监督。“公选”干部的前提是“公开”,它的根基则是“公正”。没有“公开”,“公正”就难以保障;没有“公正”,“公开”也就失去意义。在整个“公选”过程中,市、区(县)教育局、教育工委一以贯之地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周密论证的操作方案确定后,严格按照规则,规范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同时,通过纪检、监察、公证等部门,对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选”工作公正、公平、公开。例如,在笔试的命题及试卷管理上,采取对命题人员进行封闭管理,试卷印制放在劳改农场的印刷厂,试卷的封装有专门人员监督,并接受公证人员的监督。对笔试的考场,按照高考考场的要求进行管理,划定禁区,监考人员由学校安排,有公选职位的学校的工作人员一律回避。在组织面试时,考生的分组排序、考场的主考官、考官及工作人员等,全部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始至终参与全过程监督的公证员,对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联合公选的绩效影响

这次“公选”取得的成效在于:

首先,这是市、区县教育系统第一次联合公开选拔干部,这种探索突破了客观存在的人才壁垒,打通了教育系统内部人才交流的渠道,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次“公选”市、区(县)之间的交流面达66%,区县之间的交流面达22%。

其次,这次“公选”,发现、选拔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最后选拔录用的71人中,35周岁以下的,占56.3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91.55%,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6人,博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

与此同时,通过此次“公选”,进一步充实了教育系统的人才资源库,为今后选拔任用人才创造了条件。

第三,公选推进了教育系统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

(1)公选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的用人导向。

这次公选从制订方案、组织报名、笔试面试直到考察和任用都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一是此次面向社会进行公开选拔拿出的83家学校(单位)93个领导职位,是依据南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干部队伍的现实情况,经过市、区县多次调研磋商、科学论证而决定的;二是由市里统一组织报名、统一组织资格审查,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是把笔试、面试和组织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干部素质的经验判断和科学测评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提高了干部选拔的信度和效度。这样大规模地公开选拔干部,在教育系统乃至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凭德才、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氛围,既为真正有才华、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那些立志成才的人指明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广大教职工、干部的努力和奋斗,必将转化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凭德才、凭本事、凭实绩用人的导向,同样有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中的不正之风。

(2)公选进一步明确了干部工作的民主化方向。

用民主的机制选人用人,视野广,失误少,公正度高。更重要的是,用民主的机制选人,打破了过去选人用人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与合理流动。公选工作启动后,通过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在报名、考试阶段,及时在南京教育信息网上公布资格审查通过者名单和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以及对进入后期考察阶段的人员进行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实行试用期制度等,充分扩大了群众对公选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最后选拔出了71位处级、校级领导干部,这些同志绝大多数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走上新的岗位后,他们的激情、才情会促进他们做出更大的成绩。

(3)公选进一步完善了选人用人上的制度化管理。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制度比起人的思想、作风更重要、更可靠。通过制度来选干部、用干部比单纯的靠人来选干部、用干部要公道得多。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就难以发现人才,难以使用人才,也难以做到人尽其才。依靠完整的、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把优秀的干部选拔出来,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才能让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这次公选在选拔原则、选拔标准、选拔程序、选拔纪律等方面更加制度化、程序化。在选拔原则上,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既看应选者的考试成绩,又看他们的政治素质;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充分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坚持以能力取人、以实绩取人、以民意取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选拔的职位、程序、考试情况和选拔结果等及时向社会公开,保证了好中选优。在选拔标准上,我们对选拔对象的年龄、学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严格把关。在选拔程序上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确定了这次公选工作的基本程序、规范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在选拔纪律上,邀请纪检、监察、公证等部门,对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四,公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此次公选创新之一在于将全系统公选工作进行联合,在不改变干部管理权限的前提下做到市、区(县)协调一致,上下联动,工作统分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1)公选降低了直接投入的各种成本,包括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财力和消耗的人力及时间等等。在经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规模化经济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变一地或一部门为单位的公选为全市联合公选,同样有一种规模效益在内。这次“公选”,收到了“少花钱、办好事”的效果。市、区(县)教育系统联合公开选拔干部,客观上降低了费用成本和管理成本。此次“公选”,仅收取报名费每人10元,进入笔试的每人收取考务费50元。整个“公选”工作,直接产生的经费支出为14万元,按最后录用的71人测算,人均经费成本为1971元。不仅如此,由于采取市、区(县)统一制定方案、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资格审查、统一进行笔试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公选”工作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行全市联合公选,采取统一方案、统一组织、同一时间在各大媒体刊登公告、统一考试的方式,规范管理选拔程序,大大增强了工作的严密性和计划性,使得这次的公选工作在比较科学、规范的制度平台上展开。

(3)联合公选有利于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这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实行全市的联合公选,每个区县都拿出了一定数量的职位,数量与规模大大超过部门式的公选,而且把各个公选单位的职位摆放在一起,起到了互相鼓励、互相推动的作用。在这次公选公告、笔试、面试期间,南京市教育系统的公选成了市民议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其联动效应不言而喻。

(4)由于校(处)长职位掌握着一定的公共权力资源,是行使这种权利资源造福于民,造福于教育,造福于社会,还是以权谋私的,都包含有一定的社会成本在内。以公选方式推举这些校(处)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非民主任用方式可能出现的用人失当所导致的损失,减少社会成本或政治成本的支出。

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动力。这次全市教育系统联合公开选拔干部工作,是一次颇为成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它的经验将成为今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借鉴。按照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从教育系统看,“公选”将成为今后选拔人才、任用干部的重要渠道,竞争上岗将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制度。当前,我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速“两个率先”的进程,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深化教育系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