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时间:2022-07-14 03:31:00
导语:推进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记者:周部长,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个什么情况?能否给我们作一些介绍?
周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进步。进入新世纪,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气象,做出了新贡献。
普及义务教育成就巨大,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0年我们向全世界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伟大目标,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增强。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
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继续教育日益成熟和完善。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664万,今年将再扩招100万人,到秋季,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2000万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蓬勃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我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7000万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正确,成就巨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记者: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
周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教育之间发展的差距很大;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大困难;教师队伍的质量需要提高,教育的各项改革有待继续深化;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让子女有学上、有好学上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特别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的择校问题,以及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根源都在于教育的基本矛盾。应该看到,当前教育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些年也不断地予以强调。请问周部长,在当前的形势下,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周济: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但是不能不看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还缺乏制度保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必须有一个新的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潜在优势是人力资源,必须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和谐社会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教育的普及和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手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根本上还是要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只有发展了,教育中的众多突出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真正提高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集中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真正把我国的教育搞上去,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记者: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周济: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我们破解前进道路上种种困难和问题的法宝。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要在教育工作的一切方面、各个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坚持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记者: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全社会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请问教育部对此有什么考虑和打算?
周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但因为素质教育太重要了,因此无论有多么困难、多么复杂,我们都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当前,要紧紧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坚持德育为先,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倾向,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着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周济:要把素质教育作为主题,着力完成三大任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抓住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把这一关系我国教育长远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坚决完成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东、中部地区要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切实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加快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加快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着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记者:当前社会上对“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反映强烈,请问教育部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打算怎么办?
周济: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有学上、有好学上应该是最大的满意。要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到底难在哪里?贵在何处?如何分析?如何解决?就农村义务教育而言,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起来以后,“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将会得到基本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在“择校”,择校风愈演愈烈,择校费动辄几千、几万,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因此要下决心逐步解决“择校”问题。就高等教育而言,现在上大学的门槛比过去低多了,但是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等,对许许多多贫困家庭学生来说是相当重的负担,因而要集中力量解决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
当前要认真而切实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春季,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000万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明年春季,这一政策将惠及全国农村所有的孩子;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坚持“绿色通道”制度;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进一步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安全工作等。
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参加代表团赴德国考察学习的体会
- 下一篇:保证教育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