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中如何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2-07-13 03:16:00
导语:组织工作中如何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组织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组织工作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强化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和发展上下功夫。
一、以开拓思维、求真务实为着眼点,在确立组织工作理念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于思想精髓,外化于实践,是确立组织工作理念的重要准则。一是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中心,确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立足“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强化服务到位就是工作到位、服务优质就是工作优质的意识,努力打造人文组工、服务组工。二是坚持以工作绩效为准绳,确立无功便是过、无为也是错的理念。工作事事讲绩效、考核处处看绩效,使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务实组工、绩效组工。三是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确立不进则退、不新则衰的理念。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创新争优的精神状态,克服小进辄止、小进则满的守旧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创新组工、活力组工。
二、以注重实绩、用备结合为着眼点,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实绩、用备结合,是科学发展观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的充分体现。一是要在干部实绩考核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建立完善指标科学、程序合理、严谨高效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评价干部实绩,增强实绩考核的准确度、可信度和公认度。二是要在干部任前和经常考察工作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是否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探索完善差额考察、考察资格认证、综合素质测评等配套制度,促进干部考察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三是要在干部使用、领导班子搭配时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干部实绩考核和考察成果的运用,以科学发展观定取舍、用干部。坚持用备结合,同步推进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代济功能,优化能力结构,始终保持领导班子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
三、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着眼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解决好培养滞后、吸引不强、使用不力等问题,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地联合办学,加快教育体系建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因才按需施教,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其次,要健全人才吸引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开辟“绿色通道”,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创新项目引才、以校揽才、以商招才、以园聚才等引才方式,切实增加人才总量。第三,要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引导人才向生产要素密集的领域流动。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挂钩、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符合用人单位实际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人才发挥作用。
四、以提升能力、约束有力为着眼点,在改进和完善干部教育监督工作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能力、约束有力,是科学发展观赋予干部教育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立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优设项目、精选内容、创新方式、强化管理,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的约束力。坚持以正面教育、提前预防、事前监督为主,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各方面,努力形成制衡有序、监督有力、查处及时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党员干部不愿、不能、不敢犯错误。
五、以固本强基、统筹推进为着眼点,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固本强基、统筹推进,是科学发展观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具体而言,农村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深化以“能人治村、组织建村、民主管村、人才兴村、双带富村、阵地稳村、网络联村”为主要内容的“七村行动”;社区要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两新”组织要围绕党建兴企促发展,抓好党员发展和组织扩面工作,巩固和形成“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机关事业单位要围绕转变作风,深入开展“争三创六”、“正作风、办实事、树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等。同时,要加强基层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 上一篇:领导在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
- 下一篇:加强选调生队伍培养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