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和谐理念引领新时期组织工作
时间:2022-07-13 08:31:00
导语:坚持用和谐理念引领新时期组织工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主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坚持用和谐理念引领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坚持用和谐理念统揽思谋组织工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为组织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又给组织工作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组织部门把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之间的和谐、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之间的和谐、人才工作与人才队伍之间的和谐、组织工作与组工干部之间的和谐、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和谐理念统揽和思谋组织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并以此作为谋划组织工作的依据、推进组织工作的动力和衡量组织工作的尺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在工作目标上,坚持“围绕和谐抓发展,抓好发展促和谐”,发挥组织工作对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整合配置作用,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作为组织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舞台,形成党建、经济、社会相融互动、和谐发展的组织工作格局,实现组织工作促进发展的绩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工作部署上,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使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来开展,始终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始终以社会和谐来检验工作成效。在工作机制上,把推动工作与实现人的发展、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改革创新观念,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科学有效的组织工作体制和机制,使组织部门更富有凝聚力、组织工作更富有创造力、组工干部更富有亲和力,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二、坚持用和谐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干部保证
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组织工作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用人导向上,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群众满意作为配备领导班子和考核、评价、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把那些善于推进科学发展、善于维护社会和谐、善于关爱人民群众的干部使用到群众关注的重点岗位上,克服只看显性政绩忽略隐性政绩、重视面子工程忽视群众生计的选人用人行为。在选人方式上,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公推直选、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方式,推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和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严格选人用人条件和程序,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上的民主,让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工作中,实现组织考察与群众评价有机结合,确保选用的干部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在教育培训上,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培训干部,注重突出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各级干部能够与时俱进地掌握新时期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能够积极主动地提高适应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在监督管理上,要以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责任管理、目标考核、服务群众和群众评价等制度和办法,把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引导和体现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来。同时,对影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干部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三、坚持用和谐理念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社会和谐离不开人才的力量。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部门,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牵头制定人才工作规划、思路和政策,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人才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好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教育管理,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二要拓展人才选用渠道。在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落实优惠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从科研院校“引进”、到发达地区“学习”、进人才市场“挑选”、请专家教授“指导”、与重点企业“联姻”等办法,引进和培养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紧缺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特别注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能力建设机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同需求培养人才;建立健全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人才选拔机制,真正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疏通人才流动渠道,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以业绩贡献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把能力与实绩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条件。四要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坚持用事业留人才、用感情留人才、用适当的待遇留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各类人才的生产工作、家庭生活的具体问题,给人才赋予更多的人性关怀。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合理使用人才,吸收相关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重大项目论证、重点工程建设,给人才搭建更高的发展平台。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四、坚持用和谐理念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组织工作必须重视抓基层,善于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的战斗堡垒。一要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民主评议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党组织定期向党员群众述职等制度,从机制上保障党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要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建立党组织,加大党员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力度,搭建党员学习政策、交流思想、讨论工作、决策事务的重要平台,让党员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体现基层党组织形象和地位的有效载体。二要关心关爱普通党员。广泛开展阳光党务政务建设,让普通党员知晓、参与、监督党内事务,保障普通党员的基本权利。深入开展党内帮扶活动,采取资金帮助、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服务等有效手段,帮助企业下岗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解决具体问题,关心关怀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之家”。认真落实“三联制度”,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选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三要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坚持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主题,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在农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行“支部+信合+协会”发展模式,开通“党员农贷快车”,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积极争创“五好”乡(镇)村党组织和文明和谐村镇。在社区,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牵头开展好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社区其他组织“共驻共建共享”活动。在机关,围绕创建文明和谐单位,深入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等活动。在企业,围绕企业和谐发展,切实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企业发展添光彩”活动,正确处理企业党组织与行政机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凝聚企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的政治核心。
五、坚持用和谐理念打造和谐组工团队,为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扎实的工作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既为组织工作明确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又给组织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组织部门要按照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工作出色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和谐组工团队,为组织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在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上,注重学习培训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既要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上派学习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养成主动学习的优秀习惯,不断提高政策掌握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又要采取下派锻炼、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等办法,为组工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增强组工干部处理具体问题、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在组工干部作风建设上,注重坚持原则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既要克服一味坚持原则而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更要克服只讲一团和气、不管政策原则的行为,真正做到对党忠诚、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特别是针对干部人事、党员发展等工作中的信访问题,要坚持用政策说话,以道理服人,坚决克服衙门作风。同时,要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关心关爱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才,注意解决农村基层干部误工补贴、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党务干部政治待遇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部门作为“家”的温暖。在组织系统内部建设上,注重制度建设与组工文化的有机结合,既要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把组工干部的言行始终规范在制度框架内,又要创造性地推进组工文化建设,通过搭建不同形式的工作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组工干部树立和谐的理念、开放的理念,把组织部门的先进形象更好地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中。
-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 下一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