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

时间:2022-07-12 04:00:00

导语: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

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是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关系着党在社会基层的领导能否有效实现,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牢固与否。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如何成功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创新,始终保持先进性,是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社会变迁下基层党组织的不适应性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经济结构、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基本经济制度上的深刻变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给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变迁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习以为常的组织结构、体制和运作方式、活动方式等,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从组织地位来看,一元化的领导地位不复存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层党组织是一切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掌握着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存度比较高。但现在,任何组织都置于基层党组织的绝对领导和直接调控的局面不复存在,基层党组织一元化的权力逐渐向市场领域、社会自治领域分散和转移。基层党组织在各种组织中的地位有了不同的规定,有的是领导核心,有是政治核心。而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发生了从“核心地位”向“边缘地位”的转化。由于这些组织的性质、产权关系等因素,党组织对人、财、物没有实际上的控制力,党组织影响力不强、作用难发挥,在参与这些组织的内部决策、获取相应信息、进行组织动员、实现保证监督等方面,都面临着新挑战。

2.从组织体系来看,自身无法形成严密有序的组织体系。一是组织覆盖有盲区。近年来,党组织设置的覆盖面逐步拓宽,但在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仍存在着党组织组建率低、党的工作覆盖面小、党建工作滞后等问题。随着新经济和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今后组织覆盖的“空白点”将越来越多。二是隶属关系不顺。目前党组织设置仍然是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党组织之间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而形成上下级关系。但有些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由于缺少行政的、人事的、产权的等方面的联系,党组织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是松散挂靠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党组织不愿管,不爱管,下级党组织不主动自觉接受管理,党的建设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三是组织变更不及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数量少且长期外出,活动开展不正常,已经“名存实亡”,但却没有及时撤销。一些基层党组织所属的党组织数和党员数量都比较大,但没有及时升格或调整隶属关系。一些改制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把党组织的设置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做到同步考虑,同步操作。使得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明显滞后于改制的步伐。

3.从组织功能来看,各方面的功能都存在弱化的问题。一是教育管理功能方面的欠缺。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想抓、不愿抓、不会抓党的建设工作。一些基层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出现诸多问题。二是贯彻执行功能方面的欠缺。一些基层党组织对上级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在执行中走了样,有的甚至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而有些基层党组织则习惯于照搬照抄,不能、不会结合基层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贯彻,贯彻执行的效率、效果都比较差。三是利益整合功能方面的欠缺。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有效地协调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不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处理解决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比较弱,一些地方发生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四是服务引导功能方面的欠缺。一些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淡化、服务能力不强,比如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有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市场、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显得力不从心。

4.从组织权威来看,权威不够突出,渗透力、影响力比较弱。一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缺少权威。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不健全,如个别改制企业的党组织领导成员外出自谋出路,班子接近瘫痪。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比较低、执政能力比较弱。有的班子闹不团结,形不成战斗力。同时,由于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事实上是由上级任命,党员和群众认同感低,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二是同其他组织的关系难协调。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无法适应村民自治的要求,村党组织的传统权威受到村委会的挑战,一些地方村委会与村党组织公开唱“对台戏”,“两委”关系紧张。三是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下降。一些地方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不信任、不支持、不拥护,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是首先想到党组织,而是依靠宗族、宗教等方面的力量。在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5.从组织成员来看,党员、干部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党员队伍方面,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不强,缺少作为党的一分子的意识与观念。素质跟不上形势需要,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已经丧失先进性。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三不”党员人数增多,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基层干部队伍方面,一些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少数干部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工作中脱离群众,缺少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精神。一些干部的身上有衙门习气,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从党员队伍层面上看,存在着思想素质与能力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党务干部队伍方面,党组织的负责人在一些组织中的地位相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被弱化了,党务干部兼职化比较明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保障不健全,无法集中精力抓党建,一些党务干部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无法适应基层党建工作需要。

6.从组织基础来看,人员、技术、物质等基础都比较薄弱。一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出现萎缩趋势。农村青年、高级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等一些群体中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少,在学校、医院等单位,一些中高级人才更愿意加入派。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中,要求入党的青年不多,发展党员比较难。二是技术手段比较滞后。还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党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党内统计等工作技术手段比较滞后。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有的地方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级组织都无法正常运转,少数社区党组织、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经费、活动场所也得不到保证。

7.从组织活动来看,活动方式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比较差。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不正常,开展活动次数偏少或几乎没有开展活动。二是活动内容缺少吸引力。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正确把握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要么是游离于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要么是以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代替党的活动,活动内容的设置不能激发党员参与热情,甚至让党员反感、厌倦。也有一些党组织的活动存在娱乐化现象,达不到教育效果。三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仅局限于“”等传统载体,而且又局限读文件、念报纸等形式,进行填鸭式灌输。有的基层党组织比较注重于活动形式,统计数字很可观,形式上也轰轰烈烈,其实是花架子。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与转型的主要思路

刘少奇曾经指出: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在的内外环境和党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化,工作条件改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毫无疑问,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是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最大环境变化。既然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努力实现基层组织的创新与转型。

1.在组织架构上,要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构和隶属关系。要改变长期以来依托基层单位组织建立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大胆创新,改进基层组织设置。一是观念要创新。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有利于加强党对各类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使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或生活,都能找到党的组织,参加党组织的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把握了这几条原则,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操作中,要统筹考虑和把握基层党组织的成立、变更和撤销及时有效,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科学合理,基层党组织的规模适度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二是机制要创新。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纵向方面,市、县、乡镇(街道)党委都要把这项工作摆上党的建设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领导;横向方面,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各种行业、各类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或审批登记部门要配合抓,相互之间要加强沟通,以便及时协调解决。要形成动态管理的机制。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充分考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经济成分及结构、组织特点、党员分布及流向等因素,适时调整和改进党组织设置,需要新建的新建,需要撤销的撤销,需要调整的调整,需要升格的升格。要形成约束机制。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基层组织设置工作能落到实处。如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必须包括党组织设置的内容,否则改制方案不予以审批;社会中介组织、社团年检或登记时要同时把党组织设置情况和党建情况纳入检查范围。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在一些没有行政、经济、人事方面联系的党组织之间,隶属关系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就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开展活动。对在进行党组织调整过程中,工作不力、拖拉推诿的相关人员,要严肃批评,甚至必要的组织处理。三是形式要创新。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基层组织的设置的形式积极探索,勇于创造。要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探索村村联建、以企带村、按产业建、按行业建等不同模式,调整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区分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跨地区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不同企业的特点,调整和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要以抓组建为重点,加强社会中介机构、民办非企业机构、社会团体等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设置工作。针对城市中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实际,要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对社区范围内的流动党员实施统一管理,解决一些地方和基层单位党组织不愿接收外来流动党员的问题和矛盾。

2.在组织地位上,要由权力型向权威型转变。必须看到,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大趋势下,基层社会公共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然进一步走向民主化与透明化,基层党组织将各种大大小小的权力统统集中在自己手上并直接行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会日益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应当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权威”而非“权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增强在不掌握行政权力的条件下开展联系、团结、引导群众的能力,以精神的、道德的、人格的感召力和示范力,强化民众的内心认同和道义服从,以获得非权力性权威。一是要以有效的思想引导获得权威。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政治认同,转化为引领群众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导向性、有效性,使得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形成社会凝聚力并赋予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二要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获得权威。基层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谋求和推进国家的稳定、政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等方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特别要注意关心经济社会地位都明显下降的弱势群体,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要积极反映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增强基层组织在协调社会利益中的基础性作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三是要以良好的自身形象获得权威。必须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入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教育、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工作,重塑执政党的廉洁形象。

3.在组织功能上,要由全能型向核心型转变。过去,我们赋予了基层党组织过多的角色期待,功能定位不明确、不科学。要从政党的一般功能出发,从基层党组织具备的条件出发,以理性的态度对基层组织的功能进行定位,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应当强化核心性的几项功能。一是强化保障执行功能。党的基层组织要在在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方面,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完成本单位的任务方面,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中坚力量作用、组织推动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二是强化凝聚群众功能。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出发,为基层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排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适应当前社会阶层的变化,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充分调动各类劳动者、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注意把其他阶层、群体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三是强化自我治理功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严格按照党规党法办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到法规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在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从严要求,在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从严要求,特别是要建立起一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4.在领导方式上,要由行政命令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一是要正确处理党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关系。要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权力直接指挥和管理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领导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把方向、作决策上。要区别不同基层组织在产权关系、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不同特点,发挥好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保证监督等不同层次的作用,切实做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二是要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要扩大基层党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保障党员、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决策。努力营造基层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以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尊重和支持其他基层组织依照法律、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三是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民主权利,促进工作方式从指令、干涉的管理式向服务式转变,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的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如在农村,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创办党员干部示范服务基地等形式,由党员干部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在社区,通过组建党员服务队伍,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开展结对共建、互助帮扶等实践活动的形式,着重解决社区居民群众在就业、生活、教育方面的实际困难。四是要增强党的活动的吸引力。要不断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内容设置上要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相兼顾,把提高思想觉悟与掌握实用技术、就业本领相结合,贴近党员队伍的实际;形式选择上要结合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在落实“”等党内制度的同时,根据党员群体的特点灵活选择。要精心设计、广泛开展以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使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彰显先进性。要针对青年群体、白领阶层政治兴趣下降、更多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体现的特点,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放度、社会性、群众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娱乐性、学术性、经济性、互助性、公益性甚至是风俗性活动,提高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的活动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