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党委领导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7-10 11:49:00

导语:浅谈地方党委领导方式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地方党委领导方式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的领导,转变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地方党委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关键要实行以下几方面转变:

一、领导原则:从实行党政企不分,大包大揽的高度“一元化”领导,转变为总揽全局,突出中心,协调发展

我国的政体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的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必须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权责不清,党委的领导职能取代了政府的行政职能和企业的经营行为,“事无大小一把抓”,指挥包揽一切,造成了党政企不分的状况,不仅妨碍了经济建设,也削弱了党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各级党委要领导好本地区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摒弃旧的领导方式,做到总揽全局,突出中心,协调发展。总揽全局,就是要加强党对各方面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对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要明了情况,把握方向,有驾驭能力,确保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前进。突出中心,党委的工作重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这个中心。否则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丧失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权。协调发展,就是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协调和理顺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地方党委尤其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增强综合国力和地方经济实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要依靠改革,通过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企业机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和改革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党委要从全局把握好这三者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化改革,保持稳定,抓住机遇积极寻求发展,力争地方经济几年跃上一个台阶。二是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利益比较低,许多地方往往出现放弃农业和粮食生产而热衷于发展二、三产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尤其在县级基层,农村的面积、人口占绝大部分,农业、农村不稳,二、三产业也难以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地方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随着权力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二者也会产生不少矛盾。地方党委在处理这二者关系时,就要做到既服从大局,又要搞活局部,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利益分配方面,我们既要在税收、财政上缴等方面确保国家的利益,又要在收入中确定好地方和企业的比例,保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活力,但绝不能靠偷税漏税、假冒伪劣、走私贩私等违法乱纪行为来发财致富,损害国家利益。四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靠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除了讲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地方经济发展要自觉接受国家产业政策、基建信贷规模、物价政策等计划调节安排。

二、领导决策:从过去凭经验、拍脑袋,转变到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实效性、创造性

党委实施领导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工作决策。过去,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由于决策不当而造成重大失误的教训是不少的,如大炼钢铁,毁林开荒造“大寨田”,人工改河,推广三季水稻等等。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顾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靠长官意志盲目决策;二是领导者素质不高,没有坚持集体领导,个人说了算;三是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上至飞机、导弹,下至铁钉、火柴生产都由国家计划安排,管得太多、统得太死,不管地方条件差异,导致地方党委政府只能被动决策,奉命行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领导决策水平。新时期领导决策应体现这几个特征:(1)民主性。决策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由党委集体研究作出决策。(2)科学性。要遵循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对经济建设项目,要经过广泛的市场、资源、资金、技术、人才诸要素的调查,反复进行科学论证,比较出最好的经济规模、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方案后,才能作出决策。(3)实效性。任何决策都要讲求效益和效果。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要为片面追求速度,贪图“政绩”而盲目决策,劳民伤财。(4)创造性。要善于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结合起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工作,这样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新兴县委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按照上述这些原则进行领导决策,确定自己的工作方针、目标和发展思路。新兴县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土地、劳力、矿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地方财政日子拮紧,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9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4.86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078万元。为了改变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县委在深入农村、企业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召开各方面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优化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工业立县,基础设施先行”的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狠抓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交通方面,在全县主干道实现柏油化的基础上,投入近2亿元扩建县城至肇庆、县城至佛山的两大出口路段,成为一级和超二级水泥路;通讯方面,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传呼机;能源方面,新建了首期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火电厂一座和扩建了5000千瓦的水电站两座,兴建在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使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八大商品基地,其中肉鸡饲养发展迅猛,1995年上市量可达5500万只,成为闻名全省的“养鸡之乡”。三是抓好工业老企业技术改造和上新项目,形成了不锈钢制品、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四是发挥本县1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华侨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办了200多家三资企业。五是建设好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游客60多万人次。“八五”期间,尽管在国家的治理整顿和宏观调控下,经济发展仍然成为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38.88亿元,比“七五”期末增长254.2%,其中工业产值30.52亿元,比“七五”期末增长1.7倍,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8950万元,比“七五”期末增长3.3倍。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创造性工作,才能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领导管理:从靠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转变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综合管理

1、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企业各自的职能,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党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管理,主要是通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方面实行政治领导,对重大经济活动、重要经济项目作出决策和工作部署实行间接管理。对经济建设的正常运作和管理,主要由政府承担,党委不能取代政府职能,包揽一切,干预一切。政府作为经济管理者,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政府统一组织社会生产,直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的状况,将经济管理职能转到规划经济长期发展战略,搞好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结构优化,管理国有资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上来。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经济,不直接投资经营企业和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投资主体和生产经营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组织生产,自主经营,自求发展。企业要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指导和遵守各项政策法规,但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2、党委要花大力气抓好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和企业机制。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建设任务较重,行政事务较多,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与管理上;地方党委要总揽全局,促进发展,就要花大力气抓好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和企业新机制。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近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育市场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和其他方面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好,有活力,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在于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地方党委要发挥选择和任用干部的职能作用,配备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将一些思想作风好,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有朝气活力的人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考察和培养,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机制和企业经营者的奖惩考核制度。企业党组织要全力支持厂长经理的工作,确保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并在企业经营方向,遵纪守法经营,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权益方面起监督保证作用。

4、加快制定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建立和运作的基础,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与此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有关法律、法规。

四、领导方法:从“一手硬、一手软”转变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抓好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领导方针和领导方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各级党委要始终不懈地坚持“两手抓”。我们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水平,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惩治腐败分子,纠正不正之风,建立党内反腐保廉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以优良的党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失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缺乏丰富的内涵和前进的动力,就会走弯路。当前,我认为抓精神文明建设应突出几个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文明风气;三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