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社区建设纪实
时间:2022-07-09 06:42:00
导语:党建促社区建设纪实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务让社区更美好
走进兰州市红古区的一个个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绿树成荫;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内,居民悠闲地看书、娱乐;居务大厅,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居民方便地办理各种事宜,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党建为引领,建设服务型社区,红古区社区建设走在兰州市乃至全省前列。
“小四化”为社区送来好“当家”
在海石湾镇第一社区,班子成员在新建成的居务大厅为群众解答问题;在海石湾镇第二社区,社区班子成员正在社区为特困群众建房的工地上忙碌着……这些年轻的社区“当家人”,给人热情蓬勃、充满活力的印象。
红古区委组织部领导告诉记者,这是“小四化”给社区带来的新气象。
所谓“小四化”,即社区干部“志愿化、职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红古区以此为标准,公开招考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坚持文化程度高优先、年轻优先、机关干部优先,最为重要的是要自己写申请志愿到社区工作。
由此,一批来自区直机关、乡镇机关及原社区的年轻干部挑起社区建设的大梁。海石湾镇第五社区的3位班子成员就分别来自机关、学校和企业,这些热爱社区事业的“当家人”干劲十足,使社区率先拥有22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第一社区新班子成员带领大家自筹资金建成居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
目前,红古区社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8岁,文化程度全部在高中以上,大专以上占到65%,海石湾镇社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仅35岁,镇党委书记马跃贤风趣地说:“原先社区干部不敢说话,现在谁来也不怕。”
目前,红古区18个社区中16个社区建成了22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和活动阵地,设置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和文化娱乐场所等“五室一场所”,达到有电脑、有报栏和公开栏等“十有”。
共驻共建,党员在社区“闪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走进海石湾镇第二社区的西苑小区,每个楼洞都挂有这样一个党员“亮身份,比贡献,树形象”的公示牌。公示牌上公示有本楼洞党员名单,倡议党员“带头倡文明、树新风,每月为群众做一件好事……”
海石湾镇第五社区虽然是区镇两级机关所在地,但党员照例要来社区报到。在社区报到的86个党组织的1004名在职党员按照居住区域、知识结构、特长,被分编成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绿地看护、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等14个服务小组54个服务小分队,为群众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社区还聘请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分队,对在职党员实行8小时以外的监督,“各单位考察干部、评选先进都要征求社区意见呢”。
红古区整合社区建设资源,引导驻区单位、在职党员以“共驻、共享、共建、共赢”理念推进社区建设,开展“党内好党员、单位好职工、家庭好成员、楼院好邻居、社区好公民”创建活动。金河煤业有限公司为下窑街道三社区无偿提供办公阵地建设用地,投资40万元改善美化社区环境。四冶西北建筑安装公司为海石湾镇二社区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居务超市用地。如今,就连青岛、大连等城市也纷纷前来学习红古区的社区党建经验。
党建统揽,打造“服务型社区”海石湾镇第二社区被大家总结为“三多三怕”: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怕下雨房屋倒塌,怕社会事务无人管,怕有病。
第二社区就从群众的“难心事”入手,解决实际困难。在6号街坊,下岗职工段荣莲喜气洋洋搬进了新盖起的砖混平房,她告诉记者,新房是社区给建的,自己原先住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的土坯房,阴暗漏雨,没有上下水。社区多方寻求支持,为住老平房的特困群众规划建设“两室一厅一卫一厨一小院”的砖混平房47套,以1.5万元成本价出售给他们。社区还投资建起一个有7幢262套楼房的“西苑小区”,使大量住平房的居民住上经济适用型楼房。
在海石湾镇第三社区政务超市的电子显示屏上,社区基本状况一目了然。这是社区为了便捷服务群众而设计制作的。去年,第三社区自筹资金15万元,修建起上下两层的政务超市,将8大项25项事项公开为群众办理。第三社区建立的职业介绍培训中心,3年来,共为183名下岗职工找到工作岗位。
美好的社区让居民洋溢着幸福感。海石湾镇第五社区离休干部王海陵自编《院中邻居文明歌》:“同住楼房是缘分,彼此尊重要团结;邻里之间勤往来,共同发扬好风尚……建立和谐新关系,争做先进好市民。”
- 上一篇:关于干部显性与隐性政绩考察问题研究
- 下一篇:爱莲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