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04 05:27:00
导语:新时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当前,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村的贯彻实施。认清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现状,对各种问题“望闻问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基层民主政权和保持农村的稳定,尤其是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课题,广大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无疑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石。新时期新阶段,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这一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新时期新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继续采取切实措施研究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更好更快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意义尤为重大。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组织基础,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直接为村民服务的农村基层工作者,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和带头人。认真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紧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现状
随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深入进行,全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四川省在解决蓬安县中坝村问题上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中坝现象”表明,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说教,要像蓬安县委那样,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去,落实到群众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上去,踏踏实实把具体事情做好,这样社会稳定,发展才有保障。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许多情况和问题,诸如一些党员干部的奢侈浪费、消极腐败、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等,既有体制性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存在着制度和操作程序设计方面的一些漏洞,而这些又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息息相关,特别是与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认识深处的两个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客观条件的局限和干部自身理论修养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由于从中央到基层逐级自上而下的政策文件传达方式丛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片面地领会中央精神,认为上级的要求只是抓“发展”,使得中央其他方面一些政策方针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等不能得到重视和贯彻落实。二是一些地方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对中央有关精神避重就轻、阳奉阴违,在党风廉政方面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干脆不作为,有的甚至从维护自身或群体私利出发故意疏忽党风廉政建设,搞贪污腐败,公然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二)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我国由于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家长制”和“奴才主义”等封建文化遗毒根深蒂固,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传入等使得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日益蔓延,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还相当严重,而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积极弘扬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去占领阵地,导致歪风邪气占了上风。一些地方领导和村干部迷信权力,习惯以权压人,以势治人,作风粗暴恶劣,专制独裁,“人治”色彩浓厚,法治观念淡薄;普通村民逆来顺受,息事宁人,或崇拜权力,敢怒而不敢言,或对村里事情漠不关心;由于权力本身的“双刃剑”作用以及缺少必要的监督,一些地方乡镇领导和农村干部吃喝送礼之风浓厚,集体腐化堕落。
(三)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是制度的设计没有征求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更多地体现了贯彻上级意志和袒护干部的意识,完全违背中央关于基层自治的有关规定。如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村民自治、村委选举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从部门局部利益或者领导者自身利益出发,求稳怕变、求和怕乱,变相制定并执行符合地方实际的“规定”,导致中央政策落实缺位;二是缺少具体操作程序,制度执行难度大。如村务公开制度实施了多年,但在相当多的地方,农村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透明度”仍然很差,原因在于主动权不在群众掌握中,公开什么、公开多少、什么时候公开、在哪公开以及对多少人公开都由干部说了算。三是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农村风气污浊,家族势力大,斗恶斗狠,群众敢怒不敢言,有的还遭到打击报复,监督制度名存实亡。
(四)体制上的深层次原因。村民自治虽然实行了多年,但一些地方乡镇甚至县里对村民自治存在诸多疑虑,不仅没有放权,反而强化了控制,甚至实行村干部的直接任命制。比如财政体制上,一方面虽然实行了撤乡并镇,但被撤销的乡作为代办处依然存在,而且合并后的镇和代办处合起来人员仍然比较臃肿,行政成本更高,而财政拨款有限,使得经费缺口较大,负担很重;另外村干部每月从镇财政只领取五百元不等的“工资”,还要靠其他劳动获取收入才能维持生计,很难一心一意做好村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被“钱”和“权”束缚了手脚,成天跑“上面”,甚至想法设法从群众中捞钱,置群众利益与不顾,完全抛弃了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三、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全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扎实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建立健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农村建设成为党的牢固执政基础。
(一)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素养。反腐倡廉工作,教育是基础。一是教育内容上,要提高对党章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基础内容。政党章程是政党的立党之本。邓小平同志说:“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二是教育对象上,重点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党纪政纪、权利义务的教育,通过教育,不断增强乡镇领导和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三是教育方式上,要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善于发现、奖励并积极宣传本地为民、廉洁的典型人物,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要以本地典型的违法乱纪案例为反面教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四是教育考核上,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作为评价广大党员特别是干部的重点,尊重群众的意见,奖罚并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弘扬新风正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性土壤。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新气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不可能从根本上抓好。乡镇领导和村干部首先要多在为改善村容村貌筹资筹款上动脑子,没有良好的村容村貌,外边的资源进不来,里面的人走不出去;其次要在帮助带领村民发财致富上下力气,聘请技术专家和致富能手做指导,帮助群众寻找发财出路,把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再次要在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和谐上做文章,结合实际条件,筹划运用电影、演出、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弘扬高尚的生活情趣,抵制低级败俗的腐朽生活;最后要以身作则,发扬民主,遵纪守法,并向广大群众宣传国家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条例,积极邀请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反腐倡廉工作,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一是要以中央决策的精神实质来检验检查地方关于农村自治的具体法规和规定,凡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坚决废止;二是要将地方在制定和执行具体制度规定方面的“透明度”纳入干部考察考核的指标,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推进民主。基层乡镇农村远离国家权力中心,上级监督较为困难,但却离大多数普通群众最近,因此更应该充分尊重民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千方百计调动普通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比如实施“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对村级财务实行“干部群众双向议决制”,对村干部实行“群众评议信任票制”,优胜劣汰,等等。
(四)进一步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探索解决各种体制性难题。必须继续探索推进乡镇综合体制配套改革的相关措施,特别是要解决好经费渠道、人员出路等问题。要按照保运转、保工资的原则确定乡镇收支基数,对收大于支的乡镇实行定额上交,超收按比例分成,对支大于收的乡镇实行补贴,并逐年递减,收支基本一致的乡镇实行自求平衡。继续精简乡镇和代办处等基层站所,分流人员兴办企事业实体,走向市场,推动从“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要继续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解决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岗位补贴和村财务经费筹集的具体措施,这样农村干部才能够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上来。举个成功的例子,云南省安宁市把村干部工资纳入市财政,并对1028名村干部进行轮翻培训,从而使基层组织实现了由“有人做事”向“如何做事”的转变;从村干部中选拔政治坚定、工作出色、群众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村(社区)干部作为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锻炼。让村组干部除了在经济上尝到甜头,同时也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
- 上一篇: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挑战有哪些
- 下一篇: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