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抓好改善民生民心工程

时间:2022-06-26 06:26:00

导语:认真抓好改善民生民心工程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认真抓好改善民生民心工程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民心工程,认真抓紧、抓实、抓好

坚持第一要务,筑牢民生基石。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巩固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3年以来,财政用于“三农”、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299亿元,年均增长31.6%。今后,要继续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力争取得更大发展,为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两大体系,抓住民生根本。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所在。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应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逐步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就业再就业“责任保障体系”,市、县区(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部门组成的就业再就业“组织保障体系”,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组成的就业再就业“信息保障体系”,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机构组成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各级财政支持的就业再就业“资金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重点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法律援助、临时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在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低保标准。

破解三大难题,关注民生热点。上学、看病、住房是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围绕破解这三大难题,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继续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实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确保流动人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和医护队伍培养,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医保,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住房价格和租金监管。积极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廉租住房制度,不断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

维护三大安全,确保民生安定。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应从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这三大安全问题入手,完善制度、加强防范、严格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积极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大力整治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有效保证饮食卫生、药品安全;认真抓好生产安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宣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危险源监控与隐患治理相结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发展先进文化,丰富民生内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应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认真办好“郑州邻居节”,大力倡导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和谐邻里关系。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为主体的四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着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坚持开展绿色周末、文化遗产日、文化进工地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应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技术,推进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长链条和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重点抓好黄河生态建设工程、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污染专项整治,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