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学习和掌握同志的改革观
时间:2022-06-11 07:13:00
导语:联系实际学习和掌握同志的改革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学习领会同志的改革观,是我们联系当前新的实际学习《文选》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志的改革观涉及的面很广,内容极为丰富,这里着重谈四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同志受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同志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随后,他又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所谓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党领导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同志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作出了杰出贡献。在酝酿召开党的十四大的过程中,他根据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思想,在征求党内外同志意见的基础上,代表中央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文选》中可以看到,同志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他在党的十五大上,针对当时党内外、国内外的思想状况,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又比如,年,在筹备召开党的十六大时,他多次强调,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是开创性的,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程中也是前无古人的。提出这个改革目标,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强调,十六大报告要对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背景和意义,作出扼要而又十分有分量的论述,使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十六大报告中,他在代表党中央总结十三年的十条宝贵经验时,把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他还强调,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他还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键是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同志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改革观,就是把改革定位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决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他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可见,在同志看来,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观也好,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也好,其核心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同志的要求,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和切实抓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同志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要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这既可以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和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物质手段,又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志还强调,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要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重申了党的十三大关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方针,同时提出,贯彻这一分配制度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时,又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把坚持效率优先同兼顾公平结合起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从而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进一步强调,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显然,社会主义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在这些重要论述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同时,这些重要思想也为我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是要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加强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同志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我们要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具有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能够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通过加强和改进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加以弥补。这些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既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有关,也同宏观调控不够到位有关。所以,我们要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包括部分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逐步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党和国家必须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
同志总是反复强调改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问题。他指出,我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在这方面,同志着重强调要统筹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注意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关系。同志一再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他还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针对党内外、国内外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议论,同志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是要搞的,而且一直在搞,并且一定要搞好”,但“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我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我国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把同志关于改革要注重全面性、系统性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注重改革的整体推进同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和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既合理安排改革的优先顺序,紧紧抓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大胆突破,又使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和综合配套,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
二是要注意统筹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同志总是把深化改革同扩大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反复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他还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我们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但独立自主决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是盲目排外。我们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这就是要把对内搞活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结合起来;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同志还强调,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注意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志在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时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理解这三者的关系,同志还把改革、发展、稳定比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他还多次强调,“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同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是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年春天,同志指出,“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放到既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上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这一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同志还强调,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要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发展步伐,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推动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少数党员干部打着改革的旗号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特别是要严格防止在我们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同志一再强调,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我们党长期执政和领导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把权力用来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还是用来谋私利,这是衡量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现在,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之一,就是少数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就是滥用权力保护和巩固既得利益。腐败现象已经成为破坏社会和谐、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强调在从严治党过程中,要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保证。
联系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认真学习领会同志的改革观,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改革方向的坚定性,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体现改革成果的普惠性,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
- 上一篇:着力提高各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
- 下一篇:严格落实党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