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四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时间:2022-06-06 07:32:00
导语:建立四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象山县从四方面构筑基层干部建设长效机制。
一、构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机制。一是实施分级培训制度。基层干部每届任期内分级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镇乡(街道)党政正职参加市里组织的集中培训,镇乡(街道)其他班子成员的培训由县里负责,镇乡(街道)一般干部和村(社区)主要干部由县和镇乡(街道)两级共同负责培训,村(社区)其他干部由镇乡(街道)负责。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所属基层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二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继续举办村干部农村管理专业大专班,三年内重点培养300名左右村干部。对新担任的镇乡(街道)班子成员、新进镇乡(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和部门下属基层干部、新当选的村(社区)干部,组织开展上岗培训。同时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党员、村干部“三培养”工程和开展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加快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引导基层干部开展网上教育。建立一批基层干部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开展短期集中培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镇乡(街道)干部到县直单位、重点工程、农村挂职锻炼,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主要干部到镇乡(街道)机关、示范村锻炼。四是注重教育培训的考核激励。完善学时学分制考核,建立基层干部个人教育培训档案,加强对教育培训情况的检查,把基层干部参加培训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
二、构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力度。各镇乡、街道和县直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一般要从在基层工作和经过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加大定期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力度。注重把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村(社区)主要干部选拔进镇乡(街道)领导班子。对长期在村(社区)干部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并受到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奖励表彰的优秀村(社区)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的安排和各类先进评选中,提高基层干部的比例。二是进一步完善镇乡、街道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镇乡、街道机关科级非领导职务职数按镇乡、街道行政编制的10%核定,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掌握,鼓励优秀干部长期安心在基层工作。推进镇乡(街道)一般干部的交流,加大镇乡之间、镇乡与街道之间以及镇乡(街道)与县级机关之间干部交流的力度。三是选好配强基层干部。认真落实镇乡党委、政府任期制,切实稳定镇乡领导干部队伍。积极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村(社区)委会直选的办法,扩大基层领导班子直选范围。通过内选、下派、招聘等办法,把优秀大学生、复退军人、种养殖大户、企业职工选拔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基层干部结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探索建立镇乡(街道)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同时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建设。
三、构筑基层干部思想交流、待遇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思想沟通。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县级领导按分工每年至少与镇乡(街道)主要领导谈心一次,县委组织部领导每两年至少与镇乡(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谈心一次,县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与下属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谈心一次,镇乡(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要按分工每年至少与一般干部和村(社区)主要干部谈心一次,以加强思想沟通。二是落实生活待遇。建立最低报酬制度,积极推行村干部统筹报酬制度,采取市、县和镇乡(街道)补一点、村里出一点的办法,建立村干部报酬统筹资金。社区基层干部的工作经费和津贴,继续由县财政按每百户4000元标准下拨,街道、镇按一定比例配套。建立健全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改善基层干部的生活条件。同时每两年组织镇乡(街道)、村(社区)干部进行体检。
四、构筑关爱基层干部的工作落实机制。一是把关心爱护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在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同时,建立完善镇乡(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村(社区)干部创业服务承诺制,并认真开展镇乡(街道)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县、镇乡(街道)级要建立财政支持专项资金,用于对基层干部的培训、误工报酬、养老保险、相关补助、健康体检和工作条件改善等。三是强化工作责任。县委组织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定期研究分析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加强督促指导。县委将定期听取汇报,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加大考核力度,并进行通报。
- 上一篇:三方面切实加强选调生队伍建设
- 下一篇:三方面构建干部培训考核激励和质量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