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时间:2022-06-05 05:12:00

导语:区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把扎实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试点摸索、整体推进、完善提高三个阶段分步实施的要求,形成了以由点及面建设、由浅入深服务、由刚转柔组织、由虚向实运作、由内而外拓展等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思路,基本建成以区党员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村)党员服务中心和商圈(企业)党员服务中心为支点的区域性党建覆盖体系,实现了从拾遗补缺到区域覆盖再到渗透覆盖的目标提升。目前,在全区*个基层党组织和*名党员中,共建有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家,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较好实现了“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宗旨,有效开创了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由点及面建设,努力构筑区域性组织网络,形成无缝隙的覆盖体系。一是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突破原有的由上至下的“层级制、直线型”的组织体系设置,把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覆盖的新平台,于*年上半年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同时试点建设党员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江北区党员服务中心、慈城镇党员服务中心、文教街道育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等;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召开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区域覆盖、实体建设、网格管理”的目标,全面推开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到*年底,完成了党员服务中心在街道(镇)的全面布局和在社区(村)的重点布局。二是重点突破,延伸深化。*年以来,按照“深入基层、走进社会、渗透覆盖”的目标,对党员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延伸深化,着力实施大型企业、商圈等重点区域(企业)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对这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设了以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和老外滩商务区为代表的一批新经济社会领域的党员服务中心。其中,仅外滩商务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就一次性投入*多万元用于购置活动场所。三是助推党建,渗透覆盖。在实现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的同时,积极延伸工作触角,依托中心以党建辅导等形式,推动所在地的“两新”党组织的组建和党建工作的开展,迄今共指导建立“两新”党组织25家。如文教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帮助指导宁波泉州商会成立了全市首家异地驻甬商会党支部,使多年来在宁波办企业的泉州籍、闽籍党员重新回到组织怀抱的同时,也扩大了党组织在商会中的影响和作用。

由浅入深服务,积极推行多样化服务项目,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一是抓好典型示范。以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为龙头,在区党员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建议反映、帮困解难求助、党建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报名、困难党员登记、就业机会推介、党员义诊、观看革命题材影视片、流动党员接转、志愿岗位申请等服务内容,开辟党员服务热线、党建资料借阅、党员图书阅览、多功能活动室、党员电化教育场所等服务阵地;并与多家医院药房、学校、律师事务所、宾馆饭店等社会机构合作推出医疗药品、教育培训、法律咨询救助等方面优惠服务的党员活动卡。二是发掘特色项目。突破接转组织关系、提供活动场地等浅层次服务内容,以顾客需求导向为理念不断探索、深化党员服务中心服务,要求各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发掘设立优势特色项目。如白沙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流动党员的需求,安排提供了以技能培训、健康教育、地方法规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培训体系,并专门为流动党员推出上门电化教育服务;孔浦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两新”组织党员推出“学分制、学时制、学课制”的培训服务项目,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教育片播放,在时间上还提供周末和晚上预约。三是创新服务形式。明确区、街道(镇)两级党员服务中心承担党员关系接转、党员关爱活动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党员志愿者活动等11项职责,在提供各种服务项目时,要求做到周到细致,服务形式新颖。如甬江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在去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时,利用中心的远教网络设备推出了视频电话传温情这一新的服务形式,使滞留的流动党员及时与亲人互通对话,大大缓解了他们的乡愁,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由刚转柔组织,着力探索丰富组织活动载体,形成内驱型的凝聚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党员关爱机制。每年一次对因病致贫、下岗失业、年老无靠等原因造成贫困的党员核发《困难党员证》,在“七一”和春节前进行慰问,发放困难补助金;联系区税务、工商、卫生、劳动、教育等部门推出面向困难党员的就业、医疗、法律服务和子女就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开展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提供佩戴红花、重温入党宣誓、座谈交流、摄影摄像留念等一系列服务。*年,在区党员服务中心设立总额达200万的区党员困难互助金,出台互助金管理办法,确保党员关爱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开展党员学技能、党员人文素养培训活动。如针对基层党员提升就业技能、学习科技知识愿望强烈情况,开设畜牧、禽防治、花卉、电工、电焊、烹饪技能、电脑、公文写作等数十个培训班,累计培训1.5万人次,许多党员由此走上致富之路;针对提高型党员需求,于*年开展“党员人文素养培训”活动,实施以经济、法律、音乐、美术、二胡、葫芦丝、摄影、DV、书画、围棋、游泳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至今已开设30多个培训项目,培训5000多人次。三是强化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依托区党员服务中心成立区党员志愿者工作总站,下辖17个街道(镇)、区级机关部门党(工)委及团区委志愿者分站,拥有*余名党员志愿者和机关党员“心桥”艺术团、党员法律援助团、党员讲师团、党员义诊队、老科协党员志愿者队、党员义务导游队6支专业服务队伍。每年围绕一个主题,由区中心牵头策划,各街道(镇)中心联动开展党员志愿者系列活动,如*年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开展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0多人次的党员志愿者参加,既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进一步扩大了党员服务中心在党员群众中的影响力。

由虚向实运作,大力推进中心实体化,形成长效化的运行体系。一是塑造组织服务形象。积极引进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念,对各单位的党员服务中心称谓进行统一,对外在形象和布局进行规范,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党员服务中心标识,经党员投票产生了“心手相连”图案的党员服务中心标识;同时,在全区率先开办党员服务中心网站,进一步扩大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落实人财物保障。依托区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区党员服务中心,明确其为区委直属事业机构性质;各街道(镇)整合利用劳动力市场、外居中心、服务大厅等资源或拨出专门场所建设,*年明确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为国有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名,经费来源与街道(镇)其它事业编制等同解决,使其成为提供党内服务的正式机构和常规机构。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各级党员服务中心都推出了接待登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办理回访制度、预约服务制度、上门服务制度以及党员信访接待处置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加强中心内部管理和服务效能建设。同时,各中心还根据工作需要,推出了特色制度,如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党代表接待日制度、白沙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制度等。

由内而外拓展,探索推动党的社会工作开展,形成促和谐的渗透体系。一是推动建设领域的由内而外。在完成街道(镇)、社区(村)等传统单位的布局后,转向新经济社会领域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在成功建设金田集团党员服务中心、老外滩商务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园区、宁波牛奶集团公司、北岸财富中心、汽车一条街等区域和企业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并重点探索实施这些身处新经济社会领域核心的党员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和作用发挥方式,探索开创“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二是推动服务对象的由内而外。调整党员服务中心工作重点,由侧重服务体制内党员(直属党员)向服务体制外党员(流动党员)并重转变,依托各级党员服务中心成立江北区流动党员求助接待处置网络,出台《江北区各级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求助接待处置办法》,明确受理流动党员求助的首问责任、限时答复和分级落实原则,切实为求助的流动党员解决困难或提供帮助。三是推动服务内涵的由内而外。由原来的侧重服务党员向服务党员与党员服务并举,重点拓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项目。如在区党员服务中心增设了党员爱心捐赠站,将党员的爱心衣物送达困难党员群众,在去年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时发挥了雪中送炭作用;开设“百姓讲坛”,邀请一些有医疗、法律等专长特点的退休党员作讲座,促进党员服务群众。四是推动服务区域的由内而外。打破区属意识限制,将服务区域由原来的区内转向区内外并行,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在为区内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同时,也向全大市的各类基层党组织免费开放。*年以来仅区党员服务中心就接待了20多批次和500多人次区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前来活动,推动了党建向区域化和社会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