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业务辅导提纲

时间:2022-04-09 11:03:00

导语:基层组织建设业务辅导提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建设业务辅导提纲

基层组织建设业务辅导提纲

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XXX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纽带,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桥梁。基层组织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声誉,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任务,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法、活动内容都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大局,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组织保证。

一、强势推进“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全面小康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带领广大群众一心一意奔小康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基层党组织只有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才能凝聚人心,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强型”村干部队伍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在我区已进行了三年。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1、进一步提高对选配“双强”的认识。(1)提高群众的认识。要克服“只要管好村里事务,就是好干部”的片面认识,牢固确立“不会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干部”的观念,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为发展配干部。战争年代,我们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指挥员、冲锋陷战的战斗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需要的是有经济头脑、有发展本领的建设者。在什么样的人应该做村干部、什么样的人能当村干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思想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大解放,观念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大更新。一个人一年能挣几十万,另一个一年只能收入几千元,究竟谁更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一个人走南闯北、见识多广、视野开阔,另一个人困守家门、思想封闭、思路狭窄,究竟谁更能代表先进文化?一个人眼睛向外、帮助群众填钱袋,另一个人总是眼睛向内、盯着群众掏口袋,究竟谁更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建设“双强型”村干部队伍,正是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实际行动,是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2)提高“双强”村干部本人的认识。一是要强化“双强”村干部的为民意识,教育他们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把带民共富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要强化“双强”村干部的“双赢”意识。有些“双强”村干部担心做村干部后会影响自己企业的经营,对此,要向他们宣传“双强”村干部的主要职责,使他们认识到担任村干部不会牵扯他们过多的精力,打消顾虑,并要向他们宣传担任村干部对其个人事业的发展也有好处,其企业的信誉度能够得到提高,企业与地方的矛盾比较容易协调,可以收到一个双赢的效果。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一可增强“双强”村干部的主动性,二可为组织上提供“双强”村干部的人才选择,三可在“双强”村干部队伍中形成争创业绩的良好竞争态势。

2、在“双强”型村干部量上求扩张。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但对照市委提出的“核心强、村两委班子强、党员队伍强”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要选。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眼睛向外,广泛发现和选拔人才。二是要培。我区现有“双强”村干部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在选配“双强”的大潮中,自立自强,由普通村干部变为“双强”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素质较高,年龄尚轻,自己又有主观愿望的村干部,党组织要为其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必要帮助。

3、在“双强”型村干部质上求提高。(1)在“双强”型村干部队伍的总体质量上求提高。在现有的“双强”型村干部队伍中,有一部分“块头”还不够大,“双带”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要通过选、培两种途径,把“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培大培强。(2)在“双强”型村干部的政治素质上求提高。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做李元龙式的好干部。(3)在“双强”型村干部的管理能力上求提高。要加强党务知识、村务管理知识等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4)在“双强”型村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上求提高。通过组织“双强”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等途径,使他们看到外界飞速发展的形势,看到自身的差距,不夜郎自大,而是奋起直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4、在“双强”型村干部作用上求深化。(1)推行“公推公选”。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党员和群众,从选拔机制上促使“双强”型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2)完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季度公示制,使其成为激励“双强”村书记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3)变输血为造血。要引导“双强”型村干部从以捐钱捐物为主,向引路子、上项目为目标转移,变输血为造血,变治标为治本,为农民长久得实惠、农村全面奔小康提供动力支持。

二、全面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1、设置专业党支部的原则和类型。设置专业党支部的原则:(1)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产业膨化的原则。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的调整与变革,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方式。(2)提高党组织活动效果的原则。成立专业党支部,便于组织活动,便于灵活安排活动时间,有利于提高党员的参活率。(3)统筹兼顾,整体优化的原则。建立专业党支部及党员编组,既要考虑行业相近,也要考虑地域相邻,使专业党支部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目前全区按照“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上”的总体要求,共设置了783个专业党支部,1248个专业党小组。

2、专业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专业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共性内容和个性内容两个方面。共性内容即常规内容,如,政治学习,传达文件或会议精神,上党课,民评,过组织生活等;个性内容即与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活动内容,各专业党支部之间,个性活动内容是互不相同的,农业党支部的个性活动内容要突出一个“农”字,水产养殖党支部的个性活动内容不应离开水产品的养殖和销售,三产业党支部的个性活动内容就要围绕第三产业的特点来确定。专业党支部活动的形式,其灵活性更强,活动的空间更广,不但可在室内活动,也可到田头、水上、鸡场、鱼塘;不但可以言语交流,也可以现场观摩;不但可以开研讨会,还可以组织党员到实地论证;不但可以组织报告会、演讲比赛,还可以组织以赛代练,以赛促产,开展现场技术比武、操作比赛等活动。

3、充分发挥专业党支部的作用。首先,要把专业支部建设成为培养“双强”型干部和党员的“熔炉”。配备专业支部书记,要坚持“双强”型村干部的五条标准。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有合适人选的,原则上实行兼任;如果没有合适人选,要按公推公选程序,从“双强”型村级后备干部中选配。要把这个岗位作为培养“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的一个重要台阶,让优秀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接受群众选择。其次,要把专业支部建设成为引领全民创业的“龙头”。要扩大专业支部活动的开放度,特别是在讨论发展规划、研究分析市场、技术培训交流等活动中,要吸纳群众参加,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加盟到创业队伍中来。要明确专业支部的每个党员重点帮带一定数量的群众,帮助群众致富,催生致富能手和专业大户,产生“裂变”效应。再次,要把专业支部建设成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专业支部中有许多党员经纪人、专业大户,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与其他能人、大户联手,把最新的市场行情传递给农民,把客户引到村头、田头,把产品打入市场、超市,使农民的钱口袋“鼓”起来。第四,要把专业支部建设成为培植农村发展优势的“堡垒”。有区位优势的村,要引导专业支部大力发展工业、流通业和三产服务业;有资源优势的村,要引导专业支部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有传统产品优势的村,要引导专业支部提高产品档次、扩大产业规模。

三、加强驻外党组织建设

要采取发展的观念、改革的精神,探索解决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组织设置便利、教育管理灵活、发挥作用实在的新型管理模式。

1、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建立专门台帐。要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拉网式排查,对所有流动党员逐一进行登记,做到“五个摸清”:一是要摸清流动党员的数量及其联系管理方式;二是要摸清流动党员的行业分类、流向单位与地域分布,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工作生活状况和参加党组织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三要摸清流动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组建情况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情况;四是要摸清本地究竟有多少“口袋党员”和不愿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五是要摸清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专门台帐。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的手段,对这些资料台帐进行微机管理,每半年对台帐进行一次维护,对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形式、从事行业、新的流向、联系方法等信息发生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2、加大驻外党组织建设力度。驻外党组织组建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思维要进一步拓宽,形式要进一步创新。一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3人以上),从业相对稳定的地方,如各类专业大市场、大型的建筑工程以及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党组织,直接隶属于镇党委。如果在同一城市从业人员数量较大、流动党员人数较多、从事行业有较强的规律性,可以以区为单位,建立驻外党总支或党委,增强党组织的调控手段,提高党组织的管理效能。二是根据流动党员从事行业的特点,以本地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村专业党支部为依托,在外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这种组织设置形式比较灵活,能够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事灵活撤建,比较适宜于企业设在外地的临时销售点、短期施工队、季节性的销售团体中的流动党员管理。三是依托区、镇政府以及大型企业设在外地的办事机构,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加强对那些驻地没有建立党组织或组织关系不便于纳入驻外党组织的流动党员的管理,解决因党组织覆盖面不广而带来的党员管理盲区。四是健全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实行持证管理,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经营所在地的党组织活动。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活动,有活动的地方就有党员参加。

3、健全驻外党组织管理机制,创新流动党员活动载体。一要加强驻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镇党委要精心培养、挑选驻外党组织负责人,既要熟悉党务管理知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又要在所从事的行业和流动党员中有较高的威信。要落实驻外党组织的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帮助驻外党组织制订活动制度。驻外党组织至少要做到“四个一”: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党员,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党员集中活动,每半年支部书记要向主管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每年总结一次党员管理工作。二要实现流动党员制度化管理。对没有纳入驻外党组织管理的其他流动党员,除采取《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参加流动党员活动站的组织生活以外,一般也要执行四项制度,即: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要向所属的党组织写出申请,注明拟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事行业及联系办法;谈话制度,流动党员每次回乡至少同联系人和党支部谈一次话,根据其思想状况,由党支部提出新的要求;思想汇报制度,流动党员在外每季度至少向党支部以书面形式汇报一次,汇报材料存入本人档案;补过组织生活制度,每年以党委为单位,利用“七一”或春节前后,对外出回乡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补课。三要创新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活动形式。驻外党组织的活动要贴近流动党员的实际,注重活动的实效。可以利用每年农忙和传统节假日期间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走访、座谈、联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要加强流动党员与在家党员的“双向”交流,利用党课、座谈会等形式,相互交流、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共同提高“双带”能力。各党委要充分利用XX党建网站、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优势,开展网上电教,建立流动党员论坛和网上党员教育阵地,对流动党员进行远程教育。可以在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联系卡制度,设立党员信箱,成立外出服务之家等服务性机构,加强流动党员之间、流动党员与广大务工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驻外党组织建设也达到有形、有效、有为、有位的标准。

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争五好”活动

1、“三级联创争五好”的目标要求:(都发2004[16]号《关于开展党建工作“三级联创争五好”活动的意见》)

“三级联创”是指区、镇、村三级联动,区直党委、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区共同参与,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具体目标要求是:

(1)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和“五好”非公企业党组织。

一是领导班子好。镇、村两级班子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镇领导班子具有统揽全局的能力。村班子中“双强”型村干部占80%以上,“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在个人企业发展和带领群众共富上实现“双赢”目标。村党组织成员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产生,村干部要成为发展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人、廉洁奉公的清白人。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班子成员80%以上兼任企业的行政职务;党组织书记是行政班子成员,在企业和职工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二是党员队伍好。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新党员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全镇每年发展的新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妇女、生产一线和高中以上文化的比例要分别达到70%、25%、75%、80%以上;非公企业新发展的党员中80%以上是业务尖子。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民评合格率达95%以上。农村大力培养创业创新型党员干部队伍,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村干部学历培训取得新进展,村干部中50%以上具有大专学历,“五好”村党组织的书记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非公企业在职党员80%以上是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

三是工作机制好。工作运行规范有序、协调高效。镇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实绩考核等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乡镇政务公开制度。村党组织能认真贯彻执行区委组织部制定下发的《村(居)党组织管理六项制度(试行)》,同时抓好村委会、民兵、妇女、共青团等工作制度的建立,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妇女、民兵等组织共同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要按照苏组通[2003]79号《关于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和都办发[2003]37号《关于印发〈XX县村级干部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为在财政转移支付中领取工资的在职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手续。非公企业建立健全“”等制度,党的活动正常,党员参与率高;党组织活动经费、场所及党员电教阵地、设备等得到落实;群团工作有声有色。

四是发展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乡镇财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增幅较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镇成为“小康示范镇”、“现代化示范镇”,村成为“小康示范村”、“现代化示范村”,逐步成为“无债村”、“农民无负担村”、“无费村”,经济薄弱村转化提高成效明显。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健康发展。

五是群众反映好。镇、村两级干部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得到群众满意,工作实绩受到群众肯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非公企业党组织能理顺关系,找准位子,工作富有成效,积极妥善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职工认可度高。

(2)争创“五好”区直党委和“五好”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

一是领导班子好。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战斗力强。

二是党员队伍好。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勤政务实;发展新党员严格坚持标准,比例结构符合要求;认真抓好民评等措施的落实,抓好党员教育,注重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工作机制好。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步伐。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务实、高效、开放的工作新机制。

四是服务实绩好。能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要求,谋划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招商引资工作成绩较好。经济综合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党委能督促、指导和帮助下属企业完成改制任务,保稳定、再就业、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扎实有效;同时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网络,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促进企业发展。

五是基层反映好。基层干部群众对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比较满意,对其党员干部个人评价较高。在各种民意测评中得分较高,反映良好。

(3)争创“五好”社区党组织。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社区班子作用好。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配齐配强社区各类组织的班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其它各类组织各司其职、协调运转。

二是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保障好。筹办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低保”及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实体,健全社会服务网点,开展正常性的便民利民活动;开展扶贫助困活动,组织驻区单位及党员干部与社区内特困居民、特困下岗职工结对帮扶,积极筹建“社区扶贫帮困互助基金”,为社区特困对象提供资助;发展社区福利事业,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有条件的要积极筹建“社区福利基金”。

三是环境建设优美,社区卫生治安好。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创建活动,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绿化覆盖率高;加强治安宣传教育,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群防群治工作扎实,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四是创建工作规范,社区文明创建好。橱窗、画廊等宣传阵地利用率高、作用发挥好;开设市民学校,提高居民素质;经常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居民的业余生活品位;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村(居)”、“文明楼院”、“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评活动,建设人际关系和谐、秩序良好、风气纯正的文明社区。

五是基础工作扎实,社区制度执行好。建立健全各项基础台帐,达到底子清,情况明,工作实;社区民主建设、社区管理、党建工作等各项制度健全并认真执行;每个社区都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居民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等。

2、开展主题活动,推动活动深入(农村“双强”、机关“双为”、社区“双创”、企业“双争”)

(1)以“双强”为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核心强-村两委班子强-党员队伍强”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抓好《村(居)党组织管理六项制度(试行)》的贯彻执行,引导和督促“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将自己企业的发展与全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强村富民之路,大力招商引资,启动经济发展。抓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优化工作,及时调整不称职的“双强”村书记,按照市委提出的“实践‘三个代表’、勤劳守法致富、热心为民服务、得到群众拥护、带头富带民富本领强”“五条”标准,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区、镇联动,以镇为主,采取以会代训、以考促学等形式,培训提高“双强”村书记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李元龙式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典型,加大宣传和表彰的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组织“双强”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观摩,促使其认识再提高,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拓宽,创业更迫切。抓好“公推公选”“双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推行村党组织成员的“公推公选”,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推荐出来的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对得票较高的,进行组织考察,党委票决,确定差额人选,提交党员大会直选。同时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后备队伍建设,注重培训提高,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双强”型村干部后备队伍。

(2)以“双创”为载体,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创党员五好家庭”活动。指导社区党组织围绕“五好”目标,按照服务居民、吸纳“双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扶贫帮困的要求,抓基础、育典型、创特色、求实效。要积极探索符合社区特点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居住比较集中、有3名以上无职党员和离退休职工党员的小区、楼栋及有一定数量党员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总支。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吸收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商讨社区建设大事,形成社区工作合力,努力构建条块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任务共担、共驻共建的开放型社区党建新格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在职党员“双向管理、社区征询”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要定期到所在社区登记、参加活动,社区党组织要定期向单位通报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有关情况,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新党员、民主评议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考察任用干部及干部、职工年度岗位考核等次的确定等,都要征询社区党组织的意见。积极开展社区干部服务承诺及社区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积极试行部门职能进社区工作,按照“集中、精简、高效、便捷”的原则,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使政府公共服务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落实到社区,真正构建起方便群众、为民解忧、惠及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3)以“双为”为重点,努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活动。一是要在工作思路上突出服务内容,能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谋划和安排本单位的工作。二是要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适应服务要求,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在工作措施上保证服务到位,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和窗口单位行风评议活动,加大社会和舆论监督力度,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四是要在改革创新中深化服务效果,教育和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主动接触经济、了解经济、熟悉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为全区经济建设建功立业。

五、科学制定和实施“三个规划”

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先导,以积极向上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以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措施,整合资源,组织力量,促进发展。

科学制定和实施“三个规划”要认真分析现状,找准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潜力;要科学制订发展目标,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不低于2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8000元的标准,明确实现全面小康年度的发展目标,制订相关的目标体系,并逐年分解。立足现有基础,把握发展趋势,着眼新的跨越。要坚持规划、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坚持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加强,坚持农村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规划先行,梯度推进。把搞好全面规划放在先导位置和突出位置,以现代乡村的理念超前规划,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并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期达标的要求,梯度推进。二是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既要力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考虑镇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积极探索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全面小康示范镇村建设模式,着力构建对面上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示范体系。三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把农民赞成、农民满意、农民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弘扬“三创”精神、激活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着力点,把基层的创造性和群众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建设全面小康示范镇村。“三个规划”一定要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充分讨论,一定要按群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原则,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要通过制订规划,把党员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充分调动起来。四是各方支持,合力共建。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参与,要尽可能地请高层次的专业权威机构参与规划的制订,要大胆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按照50年不落后、100年不改变的目标,高起点规划,全方位配套,形成上下呼应、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提升一产上,重点围绕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培植农业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三资”开发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培养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等方面,搞好规划,抓好实施。在主攻二产上,重点围绕“七个一”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即:建成一、两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支柱产业,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培植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建好一个工业集中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争创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板块。要立足实际,做大做强现有企业,鼓励发展家庭工业,利用闲置资产招商引资,形成一村一品的经济特色。在发展三产上,坚持镇村建设与发展三产同步规划,合理布局网点,通过大力发展运输业、餐饮业、中介服务业等农村第三产业,聚集人气和市气,通过加快镇村建设步伐,为推动三产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二要科学制定镇村建设规划。按照建设乡村风情浓郁、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达、生产生活便利的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搞好绿化、管理长效化等要素,对集镇和村庄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科学规划,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注重从综合治理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镇村建设规划的具体标准要参照省建设厅下发的《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标准》和《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标准》。

三要科学制定全民创业规划。坚持能工则工、能商则商、宜农则农,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全方位、多渠道、大力度地引导农民投资创业。要在鼓励农村“双强”型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和带民创业、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发动有能力的群众自主创业、扶持困难群众投资创业等方面,明确目标任务,通过扎实推进,扩大农民创业者队伍,加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投资力度,提高资产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全民创业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目标,参照盐办发[2005]17号文件要求,确定每年农民投资创业人数(其标准为:从事第一产业创业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万元以上;从事二、三产业创业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万元以上)、农民投资创业累计人数占镇村劳动力的比重、投资总额、创办项目(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及其他实体)个数、其中年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数、资产性收入[指农民投资创业获得的纯收入(包括资产租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等。通过规划的制订、完善和实施,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六、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党费管理

党费的收缴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区党费收缴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少部分党员不能按月交纳党费,特别是部分流动党员有“迟交”或“预交”现象;个别党员不能严格执行中组部的规定标准,党费交纳不足,个别离退休老同志也不能足额交纳党费;少数基层党组织收取的党费不能按规定及时上缴;个别党委、党支部(总支)对党费收缴工作的宣传不够,对部分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教育不力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全区党费收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需要我们在今后深入做好工作,进一步克服改进。党费的收缴管理主要要严格执行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规范党费收缴制度。各基层党委收缴党费都要有严格的手续,都统一使用市委组织部印制的党费专用票据,专人负责,定期收缴,登记造册,并及时向上缴党费。

二是落实管理责任制度。组织委员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费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各基层党委要都建立党委、党支部(总支)、党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专人管理,都要设立党费专用帐户,及时储存,及时上缴。

三是建立层层报告制度。各基层党委定期报告党费收缴管理情况。党支部(总支)每年要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同时向上级党委书面报告。基层党委每年都要向区委组织部书面报告一次本党委全年党费收缴管理情况。基层党委换届选举时,都要将本届内党费收缴情况向同级党代会作书面报告。

四是实行检查公布制度。各党委每年都要对下属单位党费收缴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区委组织部也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区党费收缴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为防止和纠正收缴党费过程中的差错,区委组织部、基层党委、党支部(总支)每年还必须于当年的7月和次年的1月两次向所属基层党委、党支部(总支)、党员公布收缴党费情况。

七、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程序

(1)选举单位根据上级党组织分配的代表名额和有关要求,组织所属党组织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酝酿协商的办法,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名单;选举单位党组织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从推荐名单中,按照多于代表30%以上的比例提出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与上级党组织沟通。根据上级党组织提出的代表构成比例的要求,按多于代表20%以上的差额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登记表。

(2)选举单位组织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单位,在广泛征求所在单位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填报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登记表。

(3)选举单位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选举单位向上级党组织呈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时,要呈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情况的报告。酝酿情况的报告主要是说明酝酿的方法步骤、提名原则、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结构情况及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收到代表选举单位报送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后,要审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酝酿提名程序和方法,差额比例是否符合规定,代表的构成是否合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是否符合代表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程序和不符合条件的,要提出调整意见。审查同意后,要及时对选举单位上报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进行批复。

(4)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选出的代表,上报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审批。

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经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并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代表大会各代表团(组)进行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召开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的,由党的委员会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代表会议各团(组)或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根据多数代表或党员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

选举单位按照规定的要求选举产生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后,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选举结果。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选举产生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会议形式(党代表会议或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方式、代表名额,代表构成比例,并附代表名册、代表登记表等。上级党组织收到报告后,要及时对选举单位的选举方式和代表资格进行审查,符合要求,即应作出同意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