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积极建设党建三级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时间:2022-02-27 09:58:00
导语:区积极建设党建三级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虹口区在党建三级服务网络建设中,充分依托党员服务中心这一有形载体,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工作,集中精力抓好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党员督察员三支队伍,努力构筑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平台。
抓根本——精心培育一支素质好、会管理的中心服务工作者队伍
虹口区现有11个党员服务中心,覆盖全区10个街道(镇)和1个科技企业,是全市最早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地区之一。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虹口区党员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首先加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自身队伍建设。目前,全区各党员服务中心共有63名管理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事业编制和社会聘用制这两条线,有一定的党群工作经验,基本素质好,但在新形势下,这支队伍还有待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他们的做法主要有三条:
1、学习培训经常化。一是举办专业培训班,规定全员性的集中培训每年至少一次,阶段性的业务培训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如针对台帐、信息、简报等方面内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二是组织对口参观学习,即分别在区域内外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召开工作学习推进会,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促进党员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2、日常管理制度化。虹口区在加强党员服务中心队伍管理中建立了两条保障线:(1)体制保障,即根据市委关于构建全覆盖、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要求,从组织设置入手,探究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协调性。近年来,他们在各个街道(镇)成立了综合党委,由综合党委书记兼任党员服务中心主任,参加或列席街道(镇)党政联席会议,下设一个副主任和若干工作人员,这两套班子,办公设在中心,工作有分有合,便于协调统一,管理到位。(2)制度保障,即从实际工作出发,先后在各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10多项管理制度,包括首问接待制、反馈回访制、情况通报制、工作月报制、台帐登记制、信息考核制、督察巡访制、目标管理制、年终慰问制、专职人员考核制、星级评定制以及领导干部窗口接待制等项制度。
3、考核评定双重化。虹口区各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实行两级管理、双重考核,即由区党员服务中心和街道(镇)党组织共同负责和管理对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及其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评定,分别制定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和等级评定标准,并采取自评、互评、总评的考核办法进行评定。考核内容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群众评议情况三部分内容,最后对照等级评定标准,分别评出一二三级党员服务中心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建载体——努力打造一批全覆盖、品牌型的志愿者队伍
虹口区在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有较扎实的基础,目前全区有1000多支党员志愿者队伍、66个志愿者工作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在服务中完成“三个转变”,实现“三个延伸”。
1、完成“三个转变”
(1)在组织形式上完成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原先的志愿者队伍缺乏严密性、计划性、规范性,经过调整和发展,在组织管理方面坚持了三条原则,即签约式组建、菜单式告示、承诺式服务,在具体组织落实中采取了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规模的“四定”做法。欧阳路街道董家宅小区有个姓徐的党员医生自参加志愿者队伍以来,安民告示,公开身份,服务承诺,既方便了居民就医,又建立了长效机制。
(2)在活动方式上完成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以往的志愿者服务一般以阵地式、区域性服务的形式出现,随着社会化大党建格局的逐步构建,流动性、互动性服务随之增加,他们通过走出去和资源共享的方法,送服务上门和共享服务资源。乍浦路街道由一支10人组成的老年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定期上门为老人开展义诊服务,为每个受访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先后建立了30多个家庭病床,提供“随叫随到式”服务。
(3)在发展方向上完成由兴趣爱好型向专长品牌型转变。过去的志愿者服务比较多的从兴趣爱好出发,劳务性、短期性的服务项目占多数,现在的服务比较多的强调了专业性、特色化的发展。新港路街道俞又琪艺术制花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开展丝网花制作咨询6次,开办丝园艺培训班3期,有75位学员学会了制花和插花技术,还为社区困难党员捐献手工工艺品义卖所得的钱款。
2、实现“三个延伸”
(1)在服务主体上实现由全部党员组成向以党员为骨干、群众参与的组成形式延伸。区司法局退休党员律师瞿秀瑾在乍浦社区挂牌成立了“瞿秀瑾法律服务工作室”,迄今已化解居民矛盾100余起,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5次,受益群众达170多人,打出了特色服务的品牌,如今她培养了2个接班人,其中1人是普通群众。
(2)在工作室领头人上实现由个体向团体延伸。虹口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从2004年初建的17个发展到66个,原先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逐步延伸成为团体工作室。曾被授予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的广中路地段医院院长韩承兴带领5为骨干医师成立了“韩承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室”;由全国优秀女职工、市“三八”红旗手、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武联蕙开设的“武老师职业指导工作室”,都是深受广大党员群众欢迎的团体型的服务载体。
(3)在服务对象上实现由居民区向“两新”组织延伸。在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下,虹口区志愿者服务队和工作室积极主动深入辖区内的商务楼,为“两新”组织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如嘉兴路街道“吴鼎坤药膳食疗工作室”针对“两新”组织员工出现的亚健康现象,举办专题系列讲座,进一步改善员工的饮食质量。
筑平台——积极创建一支意识强、有责任心的党员督察员队伍
为切实加强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的覆盖全区的党员服务三级网络建设,虹口区委组织部于2004年2月正式聘任了50位同志为区党员服务中心督察员,更有效地加强对党员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
每个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聘请了5位督察员,分别来自居民小区、“两新”组织、党群团体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者,并确定1人为督察组长。为便于联系和管理,全区共划分为三个协作块,每个块选派1位同志担任块长,负责本块的联络工作。所组建的督察员队伍由区、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实行双重管理,并建立了督察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他们在工作中建立了“三查”、“三制”。所谓“三查”,就是每月个查,由督察员分工负责深入基层进行检查、巡访;双月块查,即以督察组为单位,以块进行协作,对所督察的单位及时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交流检查;三月区查,即按照督察所指定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考察评估,并由督察员填写督察情况记录表,及时进行汇总。督察内容包括常规台帐记录情况、条块结对开展活动情况、“党员之家”建设情况、特色活动开展情况、配合先进性教育开展活动情况等9个项目。所谓“三制”,就是学习培训制、巡访制和总结反馈制。即由区、街道(镇)两个层面分别对督察员进行定期学习培训,平时督察员定期与不定期地经常深入社区进行巡访;各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每月组织召开督察员工作例会,进行督察情况总结反馈,每半年进行一次慰问活动,并将督察员工作评定活动纳入年度党员服务中心的等级评定活动之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虹口区党员服务中心督察员队伍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创新管理模式 突出亲情服务
- 下一篇:探索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 创建社区党建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