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认定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07 04:06:00
导语:准确认定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是否合格,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的出口,是从严治党,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几年来,大姚县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找准了不合格党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不断探索不合格党员认定的标准、处置方式和处置的工作程序,通过深刻剖析当前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形势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提出了粗浅的思考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不合格党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
㈠不合格党员的表现形式
1、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其主要表现为: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履行党员义务,即“三不”党员。
2、革命意志衰退,不起带头作用。其突出表现是:共产主义信仰动摇,政治热情下降,对党的事业不关心,对工作不负责任,对自己不严格要求,长期平平庸庸,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成为群众的尾巴。
3、宗旨观念淡化,作风不正。其主要表现是:有的把人民利益置于脑后,不关心群众,甚至侵害群众利益;有的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沉湎于吃喝玩乐;有的弄虚作假,作风漂浮;有的利用行业特权,搞不正之风。
4、不讲社会公德,道德败坏。其主要表现为:思想素质低,个人形象差,不讲社会公德,不讲职业道德,不讲家庭美德。有的打牌赌博,屡教不改;有的小偷小摸,损人利己;有的虐待老人,邻里不和;有的腐化堕落,道德沦丧,等等。
5、私欲膨胀,见利忘义,违法违纪。他们当中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索贿受贿;有的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公款,侵占公物;有的为牟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坑害国家和集体;有的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严重触犯法律,成为重大刑事犯罪分子。
6、是非不分,基本丧失了党员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甚至颠倒是非。有的经常在群众中散布与党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的言论,对基层党委、支部的决策决议,不是正面向群众做宣传解释工作,而是背地里和群众一起发牢骚,表示不满情绪和附和落后群众的观点,个别党员甚至对群众聚众闹事、集体上访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公然带头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超计划生育,拒交税费等。
㈡产生不合格党员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价值观乘虚而入,侵蚀了一些意志薄弱党员的肌体和灵魂,使之思想滑坡;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一些党员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使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变成对金钱物质的追逐,从而诱发拜金主义观、享乐主义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导致一些党员组织纪律性涣散和自由主义思想的泛滥。
2、少数党员不学习,不加强自己的思想改造,思想上滑坡。一是有的虽然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未完全入党。二是有的平时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三是部分党员特别是部分企业下岗党员和农民党员对党的改革政策认识不清,理解不深,抱怨情绪大,认为自己生活都没保障了,还谈什么党员不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当不当党员无所谓。
3、少数党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放松对党员的教育。少数党组织不注重抓党的建设,不开展党的组织生活,造成党员人心散,组织观念淡薄。二是党员管理滞后。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出现了诸多新情况,而党员管理工作却不能与时俱进,特别在农村流动党员、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上办法不多,使有的党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三是党内监督乏力。由于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使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偏离党员标准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四是党员“入口”把关不严。一些党组织片面以“能人”标准、“生产力”标准替代党员标准,考察不深入,把一些思想意识不够健康、入党动机不纯且善于隐藏的人拉入党内。
二、处理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方针、原则
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履行“党要管党”的职责。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使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党员资格审查制度,实行处置前后谈话制度,坚持检查督办制度,确保处置不合格党员“出口”的畅通。二是切实增强《党章》的普遍约束力,让《党章》真正起到规范党员行为的作用。党的章程不论如何完善和正确,如果执行和实施得不到保障,终究只是一纸空文。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不但要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还要有《党章》的监督。三是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逐步形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经常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对一些违章行为,哪怕是轻度违章行为都应严格查处,消除党员的侥幸心理,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自觉遵守党章,维护《党章》的尊严和地位。
三、不合格党员认定的标准和处置方式
认定不合格党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坚持党员标准,又要实事求是。
1、不合格党员的标准
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中,结合实际,我们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党员确定为不合格党员:⑴革命意志衰退,长期消极落后,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履行党员义务,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落后于一般群众的。⑵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持抵制或反对态度,经常散布传播错误言论,在群众中造成严重影响的。⑶党性观念淡薄,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缴纳党费的。⑷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丧失党性原则,对坏人坏事不揭露、不批评、不斗争,甚至包庇纵容的。⑸不按组织原则和程序向上级组织反映情况和问题,组织、策划、支持、参与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影响的。⑹拉帮结派,搞小集团和宗派性活动,长期闹不团结,严重影响或贻误工作的。⑺无正当理由拒不缴纳各项应交税费的。⑻在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有破坏选举行为,造成严重影响的。⑼参加非法组织,信仰宗教,组织或参与封建迷信、宗教活动,经教育不改的。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危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在群众中造成严重影响的。⑾道德败坏,生活腐化,作风霸道,在群众中造成严重影响的。⑿参与赌博、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影响的。⒀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严重影响的。⒁外出务工经商或其他原因长期外出,不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⒂民主评议中,党员或群众的测评合格率低于60%的。⒃连续两年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的,或上年被评为不合格党员、今年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的。⒄无故长期不接转组织关系的“口袋党员”。⒅本年度受党纪、政纪处分的。
2、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方式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一共有三种: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对不合格党员采取哪种处置方式要在严格掌握政策、严肃党的纪律的基础上,区别情况,慎重确定。
一要明确处置方式。我们认为,被评为不合格党员,本人有继续留在党内的强烈愿望,愿意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帮助,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取得党内外的谅解,可给予为期一年的限期改正。对有下列六种情形的,应劝其退党:⑴本人无改正愿望,不愿意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纪律约束的。⑵本人虽要求留在党内,但经多次教育无效的。⑶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⑷累计已受过两次限期改正的处置,又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的。⑸连续三年被评为基本合格党员的。⑹民主评议中,党员或群众的测评合格率低于30%的。对有下列四种情形的,应予以除名:⑴组织劝其退党,本人坚持不退的。⑵连续两年被为不合格党员的。⑶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⑷无故长期不接转组织关系的“口袋党员”。二要注意划清界限。在具体操作上,要把不善于学习,思想跟不上形势,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同反对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区别开来;要把由于组织不健全、软弱涣散,放松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造成党员不能履行义务,同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党员义务区别开来;要把因年老体弱或长期患病等实际困难无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能经常参加党内活动,同意志衰退、不起党员作用区别开来;要把愿意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并决心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拒绝接受教育或屡教不改区别开来;要把党员参加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风俗活动与党员信仰宗教区别开来;要把在一时一事中或某项工作中不起作用与长期不发挥作用区别开来;要把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与不合格党员区别开来;对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复员退伍军人党员、毕业学生党员中的“三不”党员,要区别主客观原因,合理鉴定。三要严格坚持标准。无论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党员,无论是有过功劳的还是有过过错的,都要用“一把尺子量长短”,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只认标准不认人。要坚决杜绝“能够不处置的就尽量不处置”、“能够留在党内的就尽量留在党内”这两种不良倾向。处置的结果要在公开栏内公开,或通过一定形式向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四、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程序
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上级党委要坚持集体讨论,逐人审议表决,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召开支部大会应通知本人参加,允许申辩和说明情况。被处置对象的书面材料要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处置党员领导干部,还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其程序如下:
⑴核实取证。党组织要指派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党支部委员,对不合格和基本不合格的党员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核实,认真广泛地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该取证的一定要及时取证。并尽可能做到一事多证,然后依据事实写出综合材料。
⑵让材料与本人见面。支部委员会首先要对不合格或基本不合格党员的材料进行研究和认定,然后,支部书记或委员把组织上认定的情况,逐一同党员本人见面,如本人认为材料与事实有出入,要进一步核实,直到把事实搞清楚后,再提交支委会讨论。
⑶召开支委会。根据不合格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党员标准,依据党章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有关规定,支部委员要逐人进行认真讨论,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及时向上级党委汇报。在支部大会上、支委会要向全体党员通报对不合格党员处理的理由,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后,形成书面材料,由本人签署意见,报上级党委。
⑷同被处置党员谈话。经上级党委同意后,支部书记应分别找被处置的党员本人谈话,将处理的初步意见同本人见面,并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其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组织处理。
⑸召开党支部大会。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文件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有关规定;支部书记代表支委会将被处置党员的主要问题、表现态度及初步处理意见向全体党员说明;被处置的党员做自我批评或说明、申辩;党员大会进行充分讨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处理意见进行表决;支部大会通过关于对被处置党员的处理决定。
⑹让处理决定与本人见面,由本人签署意见。对个别不承认错误,拒不签署意见的,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坚决按支部大会决议执行。
⑺党支部将处理决定连同本人签署的意见,及时报上级党委批准。
⑻将处理结果正式通知本人。党支部接到党委批复后,党支部书记要及时找被处置党员谈话,将上级党委的批复正式通知本人,并进一步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对限期改正和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帮助其制定和落实限期改正的措施。对出党的同志鼓励他努力做个好公民。
⑼立卷归档。对受到组织处理的党员的有关材料,都要单独立卷归档。案卷包括:党员处理呈报表、说明材料、支委会及支部大会会议记录、民主评议记录、调查材料、本人检查或退党申请、各种证明材料及其他有关材料。案卷一般应交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
五、当前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严治党的意识弱化。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一是“老好人”心理。有的党组织负责人认为评定、处置一个不合格党员,自己就会产生一个对立面,年复一年,做多了既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又影响到自己的群众基础,因而不愿意恼人。二是畏难心理。有的党组织认为处置工作程序复杂,手续繁琐,费时费力,怕干扰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怕政策掌握不准,会“引火烧身”。三是同情心理。有的党组织认为年轻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将他们开除了,就会断送其政治前途,感到可惜;年老党员干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让其“晚节”不保,于心不忍;下岗党员生活都无保障,再从组织上给予严肃处置,下不了手。四是虚荣心理。有的党组织认为如果有党员被开除了,就表明自己的工作没做好,等于现自己的丑,给自己抹黑,影响本单位和党组织的形象。五是应付心理。有的党组织认为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年年搞,有的方面流于形式,效果不大,产生松劲厌烦情绪,因此对上级部署当作“例行公事,临时应付”。由于一些党组织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工作失衡,力度减弱。
2、现行的党员标准与新情况新问题不相适应。一是标准的内涵滞后。当前,流动党员、下岗党员、新经济组织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日益增多,党员队伍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党员是否合格,是当前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二是标准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党章》、《准则》等一些党内法规中对党员标准有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基层党组织深感棘手。三是标准的界定模糊。不合格党员没有依据具体情况分类实行层层剥离,导致不合格党员难以认定和处置。
3、制度执行不到位。调查表明,近年来个别基层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的落实上抓而不实,流于形式。一是执行民主评议制度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民主评议不严格,使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二是不合格党员处置难到位。主要表现为:个别党组织片面强调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不能坚持原则,使不合格党员得不到严肃处置。三是执行督查制度不到位。少数党委有布置无检查,有检查无通报。四是执行帮教制度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接受组织处理的不合格党员跟踪帮教不够;对被确定为限期整改的不合格党员和有一定问题的基本合格党员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对出党的党员,有些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甚至把他们推到党的对立面,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
4、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主要由党员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实际由组织部门的一个科室唱“独脚戏”,人手少、力量相对薄弱,加之纪检、监察等部门配合行动少,未形成合力,因而工作难以抓紧抓实。
六、新形势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觉得新形势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应注意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㈠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参照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新形势下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全党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维护党员队伍和社会稳定的原则,严肃而又合理地处置不合格党员,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㈡与时俱进,科学研究和制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政策标准。当前,党员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而言,主要是党员标准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发生了变化,不合格党员的现实表现与现行评判标准不相适应;有些是以前的规定现在与新的情况不相适应;有些是以前没有规定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研究解决。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对新形势下处置不合格党员政策标准的研究。建议根据党章,参照以往整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重新登记等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新时期特点,修订完善不合格党员标准和组织处理若干政策的规定,以便统一规范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标准及有关政策的制定,应突出以下几个特点:⑴要有针对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对党员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政治素质,勤政为民,一心为公,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作为主要内容;对机关党员要把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作为主要内容;对企业党员要把“在岗爱岗敬业,下岗谋岗创业”作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党员要把带头致富,带领共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力求各有侧重。⑵要有可操作性。评议标准不能过于原则,伸缩性也不能太大,每一条款都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对“不合格党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界定,努力把原则性的东西逐步化为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政治标准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逐条细化,便于基层操作。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制定标准时,既要紧扣“不合格党员”内涵,又要把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涵盖进去。
㈢突出工作重点,严肃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一是突出重点对象。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治党员领导干部,把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对象重点放在党员领导干部和权力机关党员,以期达到处置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解决重点问题。在评议中除按党章对党员的理想、纪律、党性观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外,还要根据形势需要,联系实际确定重点评议内容,每年突出解决一两个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评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员是否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所要评议解决的重点问题。三是抓住重点环节。实践证明,一个党员从评议到处置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其中民主评议、组织考察、组织处理是三个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因此,要防止党员评议处置工作的简单化、庸俗化、形式化倾向。防止因工作忙缩短时间,简化程序,把党员评议处置工作与其它几项工作相结合,半天、一天就了事的片面行为,要限定几个阶段,实施几个步骤,紧扣几个环节,扎实有效地开展。
㈣全党动员,整体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处置不合格党员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只有全党齐动手,在全党形成一个大气候,使这项工作有一个较好的内部、外部环境,才能够有效地克服各种阻力,把工作做好。因此,必须全党动员,统一步调,整体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气候和氛围。要年年强调部署,规定各地每年要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形成声势,用整风精神扎实开展党员评议处置工作,这样既能形成制度,也能形成气候,更能取得实效。在整体行动,形成气候的同时,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之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定期研究部署民主评议和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连续不断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加强工作指导。要坚持领导联系点制度,或分类下派民主评议党员巡视指导组,及时参加指导下级党组织党员评议处置工作。要注意各行业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同时,各级党委都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办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强化检查督办。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组织部门要跟踪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坚持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形成工作合力。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要落实党委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促进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抓好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