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员工作新机制

时间:2022-12-05 03:58:00

导语: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员工作新机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员工作新机制

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员工作新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对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我们认为,要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员工作新机制,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构建“阳光型”的党员发展新机制

高质量的新生力量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条件,而影响新党员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暗箱操作”、“少数人说了算”。因此,要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必须着力构建“阳光型”的党员发展新机制。

一是过程公开。公开透明是提高新党员质量的重要前提。没有公开就没有党内外群众的知情权,也就谈不上民主监督。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完全可以将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对象的确定以及发展计划、党员标准、发展程序等通过媒体及时向党内外群众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公开透明既有助于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发展,也有助于党员群众有的放矢,按章监督。

二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提高新党员发展质量的基础条件。目前,党员发展工作中的最大难题是农村、企业一线的发展源头萎缩、后继乏人。要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就要有充足的源头活水,而这仅仅依靠少数组织人事干部培养推荐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民主开放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体系,发动基层党委、党支部全体成员乃至所有党员都来参与这项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拓宽发展的源头,确保发展的质量。

三是民主选择。民主选择是提高新党员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民主选择的主要方式是票推票决,即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关键环节上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推荐或表决的方式,让党员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公平公正。这样做才能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择到党内来。

二、以保持先进性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的党员教育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色彩的经济生活时时熏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这种形势下,要抓好党员教育,引导党员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着力构建“开放式”的党员教育新机制。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求开放。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党员教育的内容如果总是局限于传统的党史党章教育和党纪党规教育,那么它对党员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弱,党员教育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主义,它对党员的思想帮助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应积极汲取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不断增加党员教育的科技含量,突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只有用源源不断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实武装党员的头脑,才能保证广大党员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二是在方式手段上求开放。传统的党员教育大多以支部建制为单位,以“”为主要阵地,“一张嘴,一支烟,一张报纸念半天”。在人员流动频繁、信息传播迅疾的当今社会,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显得势单力薄。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党员教育体系,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建立这种体系的意义,加大对党员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党员电教网点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媒体为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让党员一不受时间限制、二不受空间限制、三不受个体素质差异的限制,时时都能接受到党的教育,处处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

三是在活动载体上求开放。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是当前强化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所谓载体的开放性,即不能“就党建抓党建”,“关起门来搞教育”,而应把党员教育融合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去,切实解决党员教育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近年来,海安县先后推行的“双学双争”、“三争一评”、“万名党员创业竞赛”等,就是把党员教育与经济建设巧妙结合的载体,开展这些活动,既促进了经济工作,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以增强实效为目标,构建“民主化”的党员管理新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苏醒强化,这是政治民主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这种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贯彻民主的原则,实施民主化的管理。

一是注重自我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引导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的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警自律、自我修正、自我提高,从而树好党员形象,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自我管理,必须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选准合适的载体。海安县近年来推行的共产党员承诺制、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无职党员定责上岗述评制度等,一改过去党组织对党员统得太死、管理太细的做法,变“一刀切”、“齐步走”为靠船下篙式的自我管理,不仅弥补了党员流动频繁、组织管理难以到位的缺陷,而且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强化民主管理。即把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与党员对党员、群众对党员的民主评议和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征求、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民主管理的重点环节是评先选优、评格定格、提拔任用及处置处分,民主管理的重点对象为领导干部党员、非公企业“老板”党员等“强势群体”中的党员。吸收党内外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方法,除了常规的个别走访、座谈、民意测验外,还可结合实际,开通热线电话、设置网上信箱、聘请民意联络员等,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尽可能让党员的活动自始至终处于党内外群众监督之下。

三是保证出口畅通。党员队伍“进多出少”,以致一些不合格党员长期滞留党内,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已成公认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通过民主化的管理手段,发动党员群众查找问题,互帮共助,限期转正不合格党员;另一方面,也要解放思想,确立“入党自愿、出党自由”的民主理念,让那些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不愿发挥作用的不作为党员消除“出党无颜面”的顾虑,体面出党,轻松出党,从而促进党组织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