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七·一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25 08:49:00
导语:在纪念七·一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待会,我们还将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及“我与党章”演讲比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镇党委向今天到场的全体党员干部表示节日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镇党员表示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下面,我讲三方面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来的光辉历程
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到以下几个重要时刻:
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代表有李达、李汉俊、等12人,代表着全国53名党员,会议历时10天,由于受到上海法租界的注意,最后一天的会议在浙江南湖游船上召开。这次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阶级”、“消灭剥削”。这也标志着饱受苦难的中国走上了一条解放复兴之路,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建起了一个步入小康,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
㈡思想的形成让中国有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思想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特别是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侵向的斗争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起来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
㈢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取得科学成果。全党集中精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历过“”和拨乱反正以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果断地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邓小平命名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始摸索着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同时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也以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大地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质的飞跃,今天的中国,国力更强大,人民更幸福,前途更辉煌!
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的坚持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敏锐洞察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深刻分析我们党所处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党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实践需要形成的。它为新的改革发展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引导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浪潮中取得胜利。
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并精辟概括出了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为什么要发展”加深了认识,而且对于“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也深化了认识,我党的理论认识又一次实现了历史飞跃。
二、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五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深化工业强镇战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为发展方针,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形成了镇域经济平稳增长,城镇面貌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平安墙头”顺利创建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坚持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7家,新办企业86家,至2005年底工业企业总数达140余家;形成了3家实力型企业、3家潜力型企业和23家规模企业的梯队格局。这五年,我镇累计完成技改投入3亿元,引进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276万美元,内资9000万元。工业总产值更是以年12%的幅度递增,至2005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工业税收从2001年的10.6亿元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2200万元。在这五年里,还相继建成了墙头工业集聚区和七里亭工业集聚区,占地面积100余亩,搭建了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
五年来,坚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经济稳重有升。基本形成千亩绿色农产品开发基地、千亩大棚草莓基地、千亩雷竹基地和万亩滩涂养殖基地,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成功引进特种果蔬、林蛙养殖、鸭蛋加工、竹根雕等四家农业企业,打响了墙头特色农业品牌。五年来,组建了“海妹子”禽蛋专业合作社和宏森源瓜果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专业合作社,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亿元,比2001年增长23%。
五年来,坚持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投入明显加大。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完成亭溪小流域治理一期、二期治理和下新塘、湖莱港、黄溪东塘和洋北海塘等除险加固工程,扩容洋北、桃湾水库,受益面积1000余亩。斥资3000余万元完成全镇23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完成亭白公路改造。五年共完成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2004年在全县率先完成垃圾集中清运和消灭露天粪坑两个100%目标,同年全镇各村全部实现垃圾袋装化处理。
五年来,坚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新建墙头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改建镇中心幼儿园,科学调整教育布局,形成了“中学、小学、幼儿园、成校”一体化的教育中心。在这五年里,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各项指标均居县先进水平。村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率95%。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得到加强,投资120余万元建成镇敬老院,入住五保、孤寡老人近70人。低保户占全镇总人口数的1.64。
五年来,坚持加强综合治理,全力保持社会稳定。相继出台突发性群体事件处理预案、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等一系列社会矛盾纠纷查处、化解制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突发性群体实践,未发生重大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相继成立、完善了标准化调解委员会、民主法制村、镇综治中心和镇交通管理服务站等一大批综治工作平台,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稳定。
五年来,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实农村基层组织。始终坚持“党委抓班长、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发展见成效”的党建工思路,全面落实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民委员会“公推直选”制度,依章依法高质量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五年累计争取和投入党建经费50余万元,实现了村党支部有活动室、电脑设备、桌椅、学习书籍的“四有”目标。不断加大农村党员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共发展新党员75人,建立了53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三、下步工作要求
同志们,今年是落实县委“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党委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继续任劳任怨、尽心竭力的做好下阶段工作。
㈠以“象山精神”统一全镇思想,把“走在前列”落到实处。“象山精神”的表述用语为“海纳百川,勇立潮头”,这集中而凝炼地体现了象山和象山人的人文特征,生动地展示了象山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态势。全镇党员必须自觉站在时代的前列,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时代意识,努力践行象山精神,争做改革的排头兵、发展的促进派。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包容、大度、开明、开放”的心态;要不断陶冶情操,发挥“敢闯敢冒、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品格;要脚踏实地辛勤工作,拿出“引进、吸纳、协作、融合”的行动,带领全镇人民推动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在长期的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在发展镇域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通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二次改水工程、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面等措施,让公共服务更多更好地深入各村,惠及百姓;通过举办各类转岗、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致富渠道;通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普工作;通过坚持从严治党,培养一批“敢负责、善管理、作风正”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
㈢以象山港大桥建设为发展契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象山港大桥开始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云龙互通立交,经鄞州区,跨象山港湾后进入象山县,止于我镇戴港自然村。这将使我镇从一个宁波的交通末梢变为连接浙江沿海县市的交通枢纽重要站点之一,对于我镇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用好用足大桥建设给墙头带来的强大辐射效应,全面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全力打造千亩农产品开发基地、千亩草莓基地、千亩雷竹基地和万亩养殖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打响“绿色生态环保”品牌,提高我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墙头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因村而异、挖掘特色、以点带面、合力推进”的总体思路,以墙头、舫前、方家岙、黄溪和大溪蒋等五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全镇各村走特色发展道路,把握大桥建设为我镇形成的“窗口”形象机遇,争取多方支持,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发展村级经济;全面推进示范整治工程,形成“167”基本结构,即1个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6个市级园林式村庄,7个县级环境整治村。
同志们,历史已经翻开全新的一页,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把我镇早日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小城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