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情况汇报通知

时间:2022-04-04 10:04:00

导语: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情况汇报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情况汇报通知

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号)精神和上级监管部门有关工作部署,我们从防范地方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发展的角度,引导辖内银行业开展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范清理工作。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共计12户,授信总额60.58亿元,贷款余额45.86亿元,其中,辖内银行机构向荆州发放平台贷款26.08亿元,辖外银行机构向荆州发放平台贷款19.78亿元。全市平台贷款占全省平台贷款的1.4%,占全市同期贷款余额的10.28%。

(一)平台贷款区域分布情况。市级政府融资平台4家,贷款余额33.08亿元,占72.13%;县级政府融资平台8家,贷款余额12.78亿元,占27.87%。

(二)平台贷款偿债压力时间分布情况。从2011年开始,我市将迎来融资平台偿债高峰期。2011年-2015年,应偿还贷款本息合计37.28亿元,其中,最高峰值年(2011年)全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本息合计高达13.36亿元。

(三)平台贷款担保情况。以土地为主的抵押类贷款余额14.72亿元,以收费权为主的质押类贷款余额15.84亿元,财政性担保贷款余额5.55亿元(其中,政府出具的担保5.34亿元,财政部门出具的担保0.21亿元),其他担保方式贷款余额9.75亿元。

(四)平台贷款分类情况。按银监会分类标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结果显示,可以整改为公司类贷款的余额为25.67亿元,占比55.97%;可以保全分离为公司类贷款的余额为7.55亿元,占比16.47%;仍需按平台贷款处理的余额为12.64亿元,占比27.56%。

二、存在问题

2009年以来,全市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各项贷款包括平台贷款快速增长,为我市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融资平台在管理和运作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密切关注。

(一)偿债期限和地域高度集中,面临财政压力。我市融资平台贷款存在区域分布高度集中和偿债高峰期高度集中的明显特征。全市12家融资平台中有4家归属市本级,占33.33%,贷款余额占全市平台贷款的72.13%。随着国家规范融资平台贷款各项措施的落实,特别是随着公益性融资平台清理后将不再承担融资任务,不准再搞常青贷款、整借整还、建成项目每年至少两次等额还本、到期贷款不得展期或随意重组等措施出台,各级政府将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可能会使部分地区背上财政包袱,影响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银行业潜伏系统性风险,削弱其持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从全国范围看,由于融资平台普遍存在还款现金流不确定、过度依赖财政担保且还款相对集中等问题,加之部分融资平台治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导致信贷风险防控和整改保全措施难以有效落实,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我市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下一步,国务院将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加强平台贷款抵押品、项目现金流、还贷条件管理,很快就会出台严格资产分类、调整提高拨备等措施,可能会使我市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出现恶化趋势,影响各银行总行对我市的区域评级和授信额度,对我市的信贷支持力度下降。

(三)平台贷款整改保全的难度较大,影响地方信用环境。经过10余年的艰苦治理,我市的信用环境有了质的变化,信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吸引各家银行机构对荆州的信贷支持不断加大,对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过程中,前期惯用的整改保全措施不可持续,如各级地方政府能够用于贷款抵押的商业用地越来越少,而且面临“两证”不到位的合规风险;用于质押的交通建设项目收费近期也难以覆盖贷款本息;各级政府及部门按照国发〔〕19号文件规定不得再为平台提供承诺或担保等,这些都给平台贷款整改保全措施的落实带来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能很好地落实贷款整改保全措施,可能会有一批平台贷款会立即调整为不良贷款,直接影响到我市信用环境建设,进而影响我市投资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的部署,全力做好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总体思路是兼顾全局和局部,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既要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平台贷款的各项政策措施,防控财政金融风险,又要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支持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督促指导各债权行与各级融资平台逐一会谈,明确平台贷款的分类处置措施,形成会议纪要,协调好银行债权和各方利益。二是通过统计监测、现场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摸清贷款状况和风险底数,督促银行按贷款风险定性分类,实施动态台账管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按现金流覆盖原则开展分类处置工作。三是加强监管问责,对工作不力、风险隐患突出的银行机构,加大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同时,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强有力的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协调机制。平台贷款清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市政府应建立由市财政局牵头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制定清理方案,整合部门资源,共同推进。特别是要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融资平台按照既定承诺,协助银行做好资产保全工作,并将平台贷款清理情况作为“金融信用县市”评选的重要标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二)推进平台贷款分类处置。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特别是对现金流全覆盖的贷款,加大整改力度,确保贷款要素的合规性,争取整体划转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对现金流基本覆盖和半覆盖的平台,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新的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等方式补充现金流,或通过追加股权、土地等合法足值抵(质)押品的方式,尽可能保全分离为公司类贷款。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平台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三)建立地方政府负债风险预警和偿债机制。建立全市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根据各县市区政府负债率、贷款债务率及偿债率“三率”上限指标,合理确定融资规模,确定债务警戒线,防止过度负债和偿债期集中给地方财政带来风险。特别是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还款高峰期,要督促债务人及担保方尽快做好偿债预案工作。同时,按照贷款本息的比例,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融资平台贷款偿债资金,建立偿债基金专户,并将每年土地出让金的一定比例划入该专户,由审计或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以按期偿还银行债务。

(四)切实规范融资平台运作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融资平台管理,督促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通过政府注资、改组转制、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同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市场约束,提高运作透明度,实现平台运行和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提供政策支持。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为平台贷款整改、保全和处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政策支持。如在平台公司重组、资产转让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以土地或其他资产为抵押物的平台贷款,在进行土地出让或相关资产处置时优先保证偿还银行贷款;适当减免土地抵押税费,缓解部分平台贷款抵押手续难落实的问题。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