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时间:2022-03-14 06:47:00

导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立足防范,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狠抓落实,努力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和保障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与好转,为构建实力、绿色、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二、全区安全生产主要控制指标

1、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2人以内,杜绝重大死亡事故,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人以内,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指标控制在核定范围以内;

2、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重伤人数控制在24人以内,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重伤人数控制在——人以内;

3、厂长(经理)培训、持证率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率达98%以上;

4、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率100%;

5、重大危险源监控率100%;

6、特种设备检验率100%。

三、工作要点

1、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重奖重罚,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区安全生产和各行业管理部门实行综合监管,公安、海上运输、交通、建筑等行业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兵把口,按时完成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任务。

2、健全完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企业四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已关闭矿山的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坚持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四级网络体系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力度。落实《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定》,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3、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重大危险源审查登记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加强日常巡查,落实防护和监控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做好演练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防患于未然。

4、突出重点,严格把好“五关”。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把好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市场准入关,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同时,要做好建设项目“三同时”核准工作。

5、做好安全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要在对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做好重大节假日和季节性、专题性安全生产大检查。要将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出实效,认真排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责任,跟踪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的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实行挂牌制,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大执法力度,严肃行政责任追究。对于一般性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要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及责任人的责任;对性质及情节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要从重处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要按照省政府的规定,将道路交通事故纳入区政府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做好道路交通事故行政责任的调查追究工作。

7、抓好“双基”工作,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指导、监督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行业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安全质量工作标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零隐患”和本质安全、主动安全的目标。

8、加大安全投入。要落实安全生产投入的主体责任,监督企业按国家规定足额提取安全专项资金,加大安全生产的综合投入,加快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治,提高生产的安全保障水平。区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补贴,以鼓励企业安全生产。各镇、街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落实要早准备、早安排,加强监管,确保及早到位。

9、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以全国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强化全民的安全意识,营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要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外来务工人员是事故高发人群,要突出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前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材料要装档备查。

10、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自身建设。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形势的要求,选调优秀力量充实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适当增加经费,强化保障措施,认真履行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职能。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业务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办事程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拒绝腐败和廉洁执法的能力;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注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