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持旧村改造会上发言

时间:2022-06-24 09:29:00

导语:农村扶持旧村改造会上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扶持旧村改造会上发言

农村工作是安天下、惠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性基础工作,关系发展大局,关系民生民本,关系社会和谐。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农村工作,对于加速崛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我县城乡发展进入“整体协调”阶段之后,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头等目标”、旧村改造“头等工程”、维护稳定“头等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城乡面貌特别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根据《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实现值已从年41.18分提高到年62.54分,年将超过65分,实现了从“初步统筹”向“基本统筹”再向“整体协调”阶段的重大提升。回顾“十一五”以来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概括起来就是探索走出了“四条新路子”:一是我们通过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头等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子。我们连续出台了政策扶农、实事惠农、帮扶助农、金融支农、培训强农等一系列助农增收举措,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六大目标”,深入开展“农民增收年”活动。特别是年年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五年来累计落实乡镇实事项目1000多件、村级增收项目2300多件;坚持不懈地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各级机关部门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给他们送资金、送项目、送技术、送致富门路,做到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使全县1.44万低收入农户(3.97万人)顺利脱贫。可以说,“十一五”是农民群众增收最快的五年,也是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二是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富民不动摇,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山区生态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特别是茶产业,我们年提出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品牌,年开始策划举办中国茶商大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茶产业,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茶产业转型升级,更极大地提升了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不仅形成了“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产业、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源于茶产业、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的格局,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一系列“国字号”招牌,更使“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绿茶价格指数”落户,真正确立了作为全国绿茶集散中心的地位,牢牢掌握了全国绿茶市场的话语权。“银猴”不仅蝉联“十大名茶”称号,品牌价值更是大幅攀升,今年已经达到12.78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从“茶叶大县”到“茶叶强县”再到“茶叶名县”的大步跨越。同时,我们提出“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笋竹林、水果,远期抓香榧、油茶”思路,走山路、唱山歌、念好山字经,食用菌、高山蔬菜、香榧、油茶等山区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发展山区生态现代农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广。三是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旧村改造“头等工程”,探索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年开始旧村改造之前,我们建设新农村主要是墙刷白、路硬化、卫生改厕等等,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农民“建房难”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农民住房条件、农村散乱脏差的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善,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开展“旧村改造”以来,我们提出“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连片拆除破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腾出空间促发展,新农村建设真正触及了农民建房这个核心,实现了从改善外围环境到农民建房这个核心的有力推进。特别是我们创造性地建立“村当业主”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旧村改造、建设秀美家园的热情,成功探索了一条在欠发达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三年的旧村改造,不仅使146个村的1.1万农户、3万多农民建起了新房,还复垦了4000多亩土地,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空间。在旧村改造带动下,我县新农村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从旧村改造到农村“12345”工程、再到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同时,还带动了山区农民下山脱贫、村庄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宅基地换养老”等工程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四是我们通过深入推进维护稳定“头等任务”,探索走出了一条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和改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并重,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家园的新路子。这几年来,我们一方面狠抓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带头下基层接访、走访和包案调解信访难题,了解民情,化解民忧,为基层老百姓解决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广大农村构筑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五条保障线。去年,我们又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人人可以享受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全县参保率达75.3%,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85元,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开展了以手绘“民情地图”为载体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稳步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看到我县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更要深刻把握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进入“整体协调”阶段之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方面,我们面临的困难仍然巨大、任务更加艰巨。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转变,农民收入仍然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全省水平,新农村建设仍然与城镇建设和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巨大差距,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二元体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差别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十二五”是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从全省大局看,能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短板是欠发达地区,最大挑战是广大农村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从我县自身看,能不能加速崛起,农村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农村工作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重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央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明确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委、市委都就推进“三化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围绕“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富含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六大行动计划”(生态农业推进计划、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农民素质提升计划、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计划)的重要部署。所有这些,对我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省委省政府出台新一轮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并在重点欠发达县专门实施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别扶持项目。这些政策项目,绝大多数面向农村、直接惠及农民。用好这些政策和项目,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落实农村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战略要求,做到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不偏移、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的视线不转移、资源要素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减弱,努力推动我县城乡发展从“整体协调”向“全面融合”阶段迈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二、把握工作重点,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年初召开的县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全县干部大会,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加速崛起”的总体要求和“两个建成、三大跨越”的奋斗目标。今年的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要求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以农民增收“头等目标”、美丽乡村“头等工程”、维护稳定“头等任务”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我县“十二五”加速崛起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以特扶项目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头等目标”,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农民增收是农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没有占全县80%以上人口的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不可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坚持把加快农民增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群众增收行动”,确保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今年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省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扶项目。刚才,樟明同志已经就今年特扶项目提出了“确保项目全启动、力争投资超10亿”的工作目标,各乡镇、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所有项目必须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做到对照项目、对照时间、对照进度、对照责任,一项一项抓好实施,确保所有项目在二季度之前全部开工建设。同时要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决防止挪用挤占特扶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县财政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特扶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同时,要充分总结近年来我县加快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做法,继续抓好产业扶持、下山脱贫、结对帮扶、就业帮扶、金融扶贫、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特别是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工程,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加快推进新溪、铺门、西坌二期以及筏铺小区的开发建设,用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扎实的举措,帮助更多的山区农民实现下山脱贫、增收致富。同时,要把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作为今年的一项硬任务,切实抓好“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活动。所有低收入农户要重新落实结对干部,重新落实帮扶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年内全部脱贫。

2.以旧村改造为龙头,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头等工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是对旧村改造工作的全面提升。我们要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头等工程”,按照“连线成片、‘三沿’优先”的原则,整乡整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秀美家园。重点要把握好四条原则:第一,旧村改造是龙头。旧村改造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创新。三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旧村改造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解决农民建房难题,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不能放弃旧村改造,更要充分发挥旧村改造的成功经验做法和龙头作用。一方面,今年新启动的38个村、继续实施的40个村的旧村改造任务,必须一个村一个村地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另一方面,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完善旧村改造工作方案,切实把旧村改造的重点放在松古平原,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建筑细节的精品精致,更加注重传承和培育村居文化、乡土文化,更加注重新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更加注重与中心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发展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处理好改造破旧房、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和建设新农村之间的关系,提高旧村改造的综合效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第二,中心村是重点。做任何工作,都有一个重点突破的问题。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是重要节点,必须摆着优先建设的突出地位,做到政策优先倾斜、要素优先配置、项目优先配套,统筹推进中心村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集管理、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切实把中心村率先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新社区。第三,环境整治是基础。乡村美丽不美丽,环境卫生是基本功。要结合村庄整治和生态文明村建设,重点推进以“三清三治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景线。第四,经营农村是活力。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全新工程,必须创新理念、更新观念。要深刻认识到,广大农村不仅是需要我们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家园,更是广大农民群众创业创富的天地。要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农村土地开发,不断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增强农村自我发展潜力。要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等新型产业,培育“农家乐”特色村、生态产业特色村、来料加工专业村、历史文化村,使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创业创富的乐园,充分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山区生态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根本方向。就我县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构建山区生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一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重点推进松古盆地、小港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建设,带动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精品园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提升农业生产的原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生产由“千家万户”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转型。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规模经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学生、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主导产业开发,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二要集中力量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茶叶品牌不够响亮,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延伸不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仍然突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一方面要“练好内功”,把茶叶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工程,切实把茶园统防统治、查禁违规农药和茶叶质量监测作为各乡镇、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确保全县50%、力争80%以上的茶园实施病虫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同时,千方百计引进茶叶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真正把茶产业打造成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小康产业。另一方面要“外拓市场”,按照“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思路,鼓励更多的茶农茶商走出,到全国各地创建绿茶生产基地,创办茶叶加工企业,把成品绿茶运回浙南茶叶市场流通,不断拓展茶产业发展空间,努力探索茶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三要大力发展山区生态特色产业。要继续按照“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笋竹林、水果,远期抓香榧、油茶”思路,发展和提升食用菌、高山蔬菜、水果、笋竹林、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香榧、油茶产业,切实把香榧、油茶培育成为新的农业主导产业,打响“名、特、优、新、高”五张牌。

4.以“民情地图”为抓手,深入推进维护稳定“头等任务”,加快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蹲点调研,挨家挨户走访农户,开展手绘“民情地图”工作,有效地推进农村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今年,我们要把深化“民情地图”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结合村级组织换届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丰富“民情地图”工作内涵,完善基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能力考评机制,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同时,要大力推进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在社会保障方面,要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8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到高龄补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00元。在社会事业方面,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努力使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镇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要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努力构建“20分钟可及的医疗服务圈”;精心打造“农民文化节”品牌,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推进“三化同步”,实现城乡发展从“整体协调”向“全面融合”阶段跨越,是我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依靠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大胆改革创新,确保今年农村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领导精力、工作安排、资源配置、干部配备、考核考评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分管领导要承担主抓责任,切实履行好分管职责,加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统筹抓好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县农办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党委、政府的参谋部门,要加强日常管理协调,明确工作目标,研究制订政策,搞好规划编制,落实工作任务,尤其要全力以赴抓好特扶项目的实施。各乡镇、村是农村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搞好政策宣传、组织发动、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工作。农业、林业、财政、国土、水利、建设、金融、民政、社保、气象等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配套政策落实,加强服务和指导。村两委要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

2.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各方参与”的原则,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农村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全面落实好中央、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主体,引导和促进各项资金投向“三农”。要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能力。要动员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村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联系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尤其是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和机关干部、在外创业能人投资农业开发、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

3.加强督查,严格工作考核。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体系,切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及措施的落实,细化任务指标,一项一项地抓好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效能办、农办和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并通过效能排行榜向社会公布。要加强考核奖惩的落实,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要及时总结表扬,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做到奖惩分明、互促共进,确保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同志们,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命重大,意义深远。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从推动“加速崛起”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高标准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农村工作,奋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