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2-06-05 09:01:00
导语:教育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积极做好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制定完善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加大“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力度,2009年,全市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去年的200人增至300人,今后视情逐年增加,相关政策待遇不变。根据省里统一部署,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全科医师培训计划”,市人事局、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逐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基层的渠道。对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和省现行促进就业政策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对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按省有关文件执行,同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要做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鼓励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工作人员,应安排一定比例职位,定向招考(聘)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具体办法由市征兵办公室负责制定。
二、鼓励各类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进一步清理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人事、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权益保障等提供便利条件。自2009年起,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新接收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委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管档案的,免交新接收高校毕业生1年的人事费用;符合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规定的,公安部门及时办理落户手续;当年吸纳高校毕业生达到新增就业岗位20%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财政资金将给予优先扶持,所需经费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企业在岗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凡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须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或推广工作,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具体办法由市科技、教育、农业、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聘用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它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连续计算。
三、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完善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和扶持激励机制,设立**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资金,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人事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县(市)区也要设立一定数额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资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期间技术研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及服务提供支持。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3年免费人事服务。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时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有关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不受出资额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登记。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出资管理、经营场所权属证明和营业执照期限限制。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性收费。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创办的企业符合国家税收优惠规定的,享受相关减免税政策。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和孵化体系,依托我市现有创业园区,3年内建立3处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至少建立1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面实施创业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对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开业指导,并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指导服务。
四、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
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积极推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2009年全市组织安排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名额由去年的300个增至600个,自今年起3年内建立见习基地200个。市属大中专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确保毕业生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教育部门及市属大中专院校给予积极配合;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鉴定补贴。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发挥我市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优势,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培训基地和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培训,加快形成符合服务外包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加大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本市生源未就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可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市财政对省外院校**生源未就业特困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5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各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帮助本地生源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持《**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不少于2次的就业推荐机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三支一扶”、就业见习及到基层服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一步开发解决特困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每年购买1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资金从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自主创业的特困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费减免政策。企业吸纳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符合省政府鲁政发**号文件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六、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
大力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形”和“无形”两个市场,强化市场服务,创新招聘形式,提高高校毕业生应聘成功率。通过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需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积极举办针对性强的行业性、专业性、日常性、小型化的招聘会,不断提高招聘会的质量和效果。市人才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一律免费进场,财政给予专项补贴。公安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的安保工作,强化安全保障,防范安全事故。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各级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属大中专院校要统一就业信息数据标准,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就业公共服务网站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网上单位和个人会员,积极搭建网上供需交流平台,提高网上应聘成功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分析、预警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免费查询,降低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不法中介,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七、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要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做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研究制定并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金投入。发改、公安、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工作开展。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表彰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上一篇:虚拟经济新领域研究管理论文
- 下一篇:农村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