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厅防御自然灾害讲话
时间:2022-01-15 04:54:00
导语:建设厅防御自然灾害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多发,较常年明显偏重。特别是入汛以来,台风“珍珠”、“碧丽斯”、“格美”、超强台风“桑美”陆续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一些地方重复遭受洪涝灾害;7月22日、8月25日云南盐津先后发生两次5.1级地震;重庆、四川等地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旱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国务院于8月23日召开147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的防灾救灾工作,并于8月25日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部各有关单位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做好灾害防御和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涉及建设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农村房屋的倒塌和破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损坏和次生灾害,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工程施工工地临时设施倒塌和发生事故。我们要主动做好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深入灾区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恢复重建。
一、当前重点抓好灾后重建指导工作
要立足于灾区生活安定,指导地方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房屋重建工作。
要加强对恢复重建规划的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与改善群众生活相统一、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在村镇规划中充分考虑防灾、应急避难和疏散要求,注意选址安全,使农民建房避开地震断裂带、抗震不良场地和滑坡、泥石流、塌陷、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提高抗灾能力。
要保证灾区的饮水安全。加强对城市供水设施抢修和水质监测等的技术指导,组织有关城市支持农村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保证灾区尽快恢复供水。
要指导地方组织好房屋重建工作。要加强对农民房屋建设和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针对当前农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派出专家深入灾区,指导重建房屋特别是农村民房的设计和施工。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农村民房和建筑材料的特点,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推广应用农居抗震、抗风等实用技术。及时出台有关农房建设的技术规程,提供适合不同地区,满足不同需要的灾后重建农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要有计划地组织对村镇建筑工匠的防灾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和水平,提高农民自建房屋的建筑质量。
要采取措施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研究增加城镇排水保障能力的措施,防止由于排水不畅而影响城镇正常运行;指导各地加强城市行道树养护加固工作,强化户外广告站牌的管理;研究相关措施,指导灾区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防止灾后环境恶化。
同时,现在仍处在灾害多发期,有关部门要与各地加强联系,加强有关灾害的安全防范。要加强汛期风景名胜区危险区域的排查和加固,增加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汛期旅游人员的安全防范。
二、研究建立建设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
要加强调研,研究如何指导地方建设系统防灾救灾工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建设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查找防灾抗灾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本地区已发生灾害的具体情况,针对房屋建筑、建筑施工现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农房、建筑边坡工程和风景名胜区等建设系统防汛工作的重点方面和重点环节,完善抗震、防台风等各类应急预案,并继续抓好预案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加强村镇房屋的规划、设计和质量监管。在重视城市房屋质量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农村的房屋问题。进一步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管,建设抗震防台风等防灾示范工程,保证工程按照标准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把村镇防灾内容纳入村镇建设规划,尽快出台《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标准》,加强对村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要求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农村医院、卫生所、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设防标准,为村民提供应急避难场所。
健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有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线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制度。深入研究有关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标准体系,增加有关应急避难场所和相关设施。研究出台有关灾后应急供水规章制度和卫生导则,尽快颁发城市轨道交通防灾导则。研究和修订有关城市防洪规划和排水标准,提高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防灾能力。
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灾能力建设。采取措施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防灾工作,进一步提高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和管理人员抗御台风、防范滑坡等灾害的知识教育。组织制定《建筑施工灾害天气预警应急预案》,制定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安全技术规程,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大力普及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要将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的要求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将其作为建设系统管理的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市长培训的必修内容。要总结建设系统的先进事迹,并在有关媒体上加强宣传报道的力度。
三、加强城乡防灾体系建设
做好城乡防灾工作,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建设系统的综合防灾体系。
加强领导,把综合防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形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综合防灾组织指挥体系。要尽快颁发《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综合防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城乡综合防灾法律法规、灾后评估以及有关防灾技术标准,加大宣传和培训教育力度,健全工作网络体系,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进一步转变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城乡建设综合防灾工作作为建设领域“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确立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综合防灾思想,进一步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更加重视农村防灾工作,要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加强督促检查,明确并落实综合防灾的职责。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防灾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防灾机构建设,建立防灾责任追究制度,把防灾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近期要组织力量,指导地方灾后重建。建设部要对受灾比较严重地区继续派出技术专家,加强调查研究,更重要的是了解灾情,研究完善指导地方防灾救灾的长效机制。质安司要组织好这项工作,有关司局和有关院所等单位按职责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将我部的防灾救灾工作做好。要完善和落实部内已定工作机制和快速反应协调机制,确实发挥好我们的作用,与地方同志一起将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