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集中供热管理通知

时间:2022-11-05 04:21:00

导语:市区集中供热管理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区集中供热管理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集中供热是指由热电联产所生产的蒸汽,通过热力管网向用热单位供给生产或生活用热的方式,能有效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为规范集中供热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安全生产和集中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市区集中供热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协调

(一)成立市集中供热管理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端伟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卞利强、市经委副主任沈志俭、市城管局局长徐永林、市环保局副局长董黎明、市质量技监局副局长施为建、**电力局副局长蒋仁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江水清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经委),沈志俭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市集中供热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市区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负责管理和监督。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

二、规划建设

(一)集中供热规划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协调。集中供热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建设局、经委等部门共同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新建、扩建、改建的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应符合集中供热规划,并经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

(三)在集中供热规划范围内,未经市集中供热管理协调小组批准,不得新建燃煤、燃油锅炉等分散供热设施;集中供热管网投产竣工验收后,可供热区域的现有供热锅炉由当地政府在三个月内明令停用并予以拆除,实行集中供热;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小区应同时安排集中供热设施建设,近期尚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可建临时燃汽锅炉,待集中供热条件具备后及时拆除。

(四)集中供热设施必须满足环境保护和安全的需要。集中供热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必须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实施。

(五)集中供热工程竣工后,应按照国家《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运行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供热单位应在集中供热设施验收合格后6个月内,向规划、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和市城建档案机构报送由监理单位审定的竣工档案资料。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拆、移动集中供热设施;确需改拆、移动的,应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因城市规划调整或建设公共设施,需要搬迁供热管网的,供热单位应予服从。

三、生产经营

(一)集中供热设施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由市政府授权的行政管理部门与集中供热经营单位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明确有关权利和义务。

(二)从事集中供热经营的单位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供热单位的操作、维修、管理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

(三)供热单位应加强热力管网运行管理,确保供热质量,保证安全、连续供热,不得无故停止供热。因城市建设、供热设施施工、检修和热电联产单位设备检修等原因需要减少供热或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提前72小时通知用户。因突发性故障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立即抢修,并及时通知用户。

(四)供热价格由供热单位提出申请,经市价格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核定后执行。

(五)供热、用热双方应签订供、用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供、用热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方式、供热质量、用热性质、数量、期限、供热价格、缴费时限、结算方式、安全责任、维护责任及违约责任等。

(六)需要用热的用户应向供热单位办理申请手续。凡用热量增加或减少、停用或恢复用热、更名或过户,应办理变更手续。

(七)集中供热设施的所有权划分、维修和养护责任按下列原则确定,用户应支持、配合供热单位对集中供热设施进行的检查、维护工作:

1.热电联产单位厂区规划红线外1米以内的供热设施属热电联产单位所有,并由其负责维修和养护;

2.热电联产单位厂区规划红线外1米外至用户入户管网第一只阀门的供热设施属供热单位所有,并由其负责维修和养护;

3.入户管网第一只阀门以后及室内的供热设施属用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维修和养护,也可有偿委托供热单位维修和养护。

四、安全生产

(一)供热单位应制定安全运行管理、供热设施维护、检修、事故处理等规章制度,健全供热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安全运行。供热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有关安全使用方面的指导,宣传安全使用知识。

(二)供热单位应实行安全值班制度,设置、公布抢修专用电话,配备专职检修人员和必要的抢修设备、器材,制定事故抢修预案;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供热单位,保证有效、及时地抢险和处理事故。

(三)供热管网发生故障需抢修时,可先施工,并在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履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程序。用户发现供热事故征兆、隐患,应及时向供热单位报告,供热单位应及时组织抢修。

(四)因城市建设需要,在集中供热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以及挖掘道路的,建设单位应向供热单位查明供热设施情况。对于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施工,建设单位应到供热单位办理安全监护手续,提供施工、保护方案,供热单位应派人监护,保障供热设施的安全。

(五)在集中供热主管网及附属设施外缘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1.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2.挖坑、掘土、打桩、埋杆、植树;

3.爆破作业;

4.堆放垃圾、杂物;

5.其他影响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六)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1.损坏或擅自拆除、移动、增设供热设施;

2.自行并网、撤网和扩大用热面积,改变供热设施使用性质及运行方式;

3.盗用供热管网上的热水或蒸汽;

4.因装修、装饰而影响供热设施的检查和维修;

5.其他有损城市供热设施或影响供热效果的行为。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保护集中供热设施,发现供热设施损坏,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并配合做好防护工作。

五、监督管理

(一)未取得热力管网建设许可批文或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确定的内容建设热力管网,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规划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规划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二)未取得热力管网建设许可批文或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确定的内容建设热力管网,造成其他管线损坏的,由热网建设单位赔偿损失;经规划部门批准的管网工程按正常施工造成未经规划部门批准的管线损坏,由未经规划部门批准的管线建设单位自行负责。

(三)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集中供热管理协调小组责令其限期改正:

1.未对用户进行安全用热指导的;

2.使用无证人员上岗作业的;

3.供热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

4.使用不合格集中供热设施的;

5.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未按规定建立抢修队伍、配备安全设施,未及时抢修供热设施故障的;

6.擅自停止供热或未履行通知义务而停止供热的。

(四)热电联产单位、供热单位因过错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五)对破坏、盗窃集中供热设施,阻碍、殴打、侮辱依法执行公务工作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涉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职权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罚。

(七)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市区范围内从事集中供热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修、使用、管理等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