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劳动保障通知

时间:2022-11-04 05:41:00

导语:全市劳动保障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市劳动保障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有关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切实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8年全省劳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8〕3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08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下达给各县区,并就做好今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以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主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充分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36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8万人,其中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0.4万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成率达到100%;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覆盖面涵盖80%的行政村。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力度,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帮助农村低保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力争帮助4000户生活困难家庭逐步摆脱贫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入推进覆盖城乡、全民参保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2万,确保参保人数突破50万。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做实比例达到3%。继续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意见。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即征即保、应保尽保。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各类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衔接办法,妥善解决参保人员在各类养老保险之间转移的接续问题。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万。建立企业职工门诊医疗统筹制度,提高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启动实施两年一次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继续深化和巩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定点医保医师“三定”管理制度,防止医保违规现象的发生。积极研究不同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办法,妥善解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不同医疗保险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积极做好与上海、杭州两城市的医保IC卡联网刷卡工作,方便两地参保人员在**就医,服务我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继续做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万。建立完善失业预警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开展失业调控工作,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作用。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继续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5万,确保参保人数突破50万。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和康复机制,努力遏制工伤事故的发生,加快工伤职工的康复。继续扩大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万。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力度,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机电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快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大力实施再就业培训,有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学校参与、社会支持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工作新格局。不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总量和范围,逐步建立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逐步拓展与我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技能工种。全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3.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3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万人;外来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再就业培训1万人。

四、强化劳动用工管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合同备案制度,推进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探索建立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探索劳动保障执法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新型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劳动监察结案率全年达到96%以上。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五级联动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进一步加大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力度,劳动仲裁结案率全年达到91%以上,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