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通知

时间:2022-10-30 02:24:00

导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通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委发〔**〕1号)精神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通知》(工作通知〔**〕71号)的要求,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经县政府同意,现就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人口数量结构显著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大幅提高,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不断加剧,粮食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重点放在产中进行调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用地密不可分。因此,无论从关注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粮食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稳定粮食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粮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产品,粮食生产是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重点,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也主要在粮食生产上才能充分实现。因此,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紧紧抓住稳定粮食生产这个重点、难点和关键领域。

当前,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并不稳固。异常气候引发的灾害性影响加剧,耕地、劳动力和水资源的制约增强,以及人均耕地少、种植规模小、生产条件差、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复杂等,粮食生产的基础仍较薄弱,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各街镇乡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粮食生产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地方对粮食发展都不能麻痹懈怠,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食。

二、**年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我县稳定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314”总体部署,围绕统筹城乡和建设现代农业,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增加效益、拓展农业功能为目标,以建设重点基地、主抓重点作物、突出重要季节为抓手,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和专业代耕户、实行规模经营为着力点;以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为保障,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努力推进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

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确保口粮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3万吨左右。为此,我们要理清思路,找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一)重点抓好水稻,大力发展玉米,兼顾马铃薯、红苕和杂粮。水稻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稻田既具生产功能,又具生态功能。水稻不仅增产潜力大,而且相对容易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稻谷也是粮食中最耐贮藏的。因此,应坚持粮食生产以大春为主、大春以水稻为主的方针,把水稻作为粮食生产安全的重点来抓,根据市场需求和粮食生产的效益兼顾饲用粮、加工用粮和菜用粮食的发展。

(二)以粮食主产乡镇为重点。中央和市里制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将继续向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倾斜,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努力改善主产区域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加快优质粮油基地建设步伐,确保城镇居民的口粮供给和调控粮源。加快粮食低产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

(三)突出抓好大春粮食,兼顾小春和晚秋生产。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耕备耕是一年中的重要农时,全年粮食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抓好春耕,实现满栽满种,粮食增产才有基础;只有适时抢早培育壮苗、适时早栽早插,才能趋利避害夺取丰收。小春是一年粮食生产的开端和基础,晚秋是保障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虽然占全年粮食总产的比重不太大,但对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丰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劳动力和水资源的时段优势,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全面落实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落实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为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和市将继续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扶持粮食生产的措施。各地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种粮大户、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扶持政策。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保证粮食补贴资金专项用于粮食生产;坚持补贴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政策;建立产粮奖励资金、防止耕地撂荒和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治挂钩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和农业服务机构的责任;积极探索农业建设项目投入、基本农田数量与稳定粮食生产的评估机制,把国家稳定和扶持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开展粮食生产政策性保险试点,化解农民种粮风险。

(二)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可靠的生活保障。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当前农民呼声最高、要求最迫切、影响粮食稳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农田基础建设滞后,没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基本粮田,很难实现机械化和适度规模经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作为国土整治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各地应抓住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目前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整合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等财政重大专项支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基本农田布局、统一集中整治的原则,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持续推进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的商品率超过70%以上的高产稳产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各地在基本农田保护中要突出稻田这个重点,加强冬囤水工程建设,强化冬春稻田蓄水,恢复去年因旱改种面积,把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以上,努力提高水稻单产,确保口粮食安全。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移土培肥和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工程措施与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节水栽培等农艺措施相结合,增补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强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防止水土退化,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耕地的基本需求。

(三)着力培植粮食种植大户,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无论是从解决技术推广入户到田和提高农民的素质,还是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耕地撂荒、发展农业机械化等,突破口都在扩大种植规模。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务必要把培植规模种植大户列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种粮直补中的大户倾斜政策、种粮大户农机奖励补助政策、农业部门的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制定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利于操作考核的实施办法。通过政策驱动、科技促动、产业化拉动,促进土地通过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促进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与提高科技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制,探索农机专业化服务的新路子,培植农机专业户,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减轻种粮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四)大力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面积是基础,单产是关键。单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技应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抓好技术集成创新。各地要因地制宜围绕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的完善,强化区域性技术开发,整合良种展示、免少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区域测报站等任务,结合粮食基地建设等项目,建立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集成创新具有区域特色、适应现有生产力和水平的简单化、标准化的技术规程,特别是要加强应对异常气候影响和有害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当前要重点抓好“一增六改”综合技术的推广,即增加用种量,提高栽植密度;改单季种植粮食为粮经饲结合,推广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开发秋冬季资源;改单纯选择大穗型高产品种为当地针对性、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抗病耐密品种,一乡确定1—2个主导品种;改人工翻耕为机耕或免少耕;改分户育秧育苗为集中育秧育苗;改分散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病虫害分散防治为统防统治。二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农业部门要建立不同模式的示范田和示范片,通过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优惠政策与优势作物相结合、与实用技术相配套,鼓励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到田间和农户去,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示范推广,宣传高产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掀起争高产、创高产、促高产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是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和抓手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充分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形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合力;要把培训内容农民是否需要、培训方式农民是否接受、培训结果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标准,大力开展种粮大户知识培训,提高种粮农民的综合素质。四是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要关心爱护基层农技人员,抓住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机遇,完善各级各类推广单位和人员的岗位责任,着力解决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分布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广的良种和技术不适应现有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农技人员的实际问题,稳定一支精干高效、懂业务、善推广的农技推广队伍。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为己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办样板、作示范、搞指导,努力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户率。

(五)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和防灾减灾工作,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针对近期遭遇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各地要积极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灾情、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积极落实灾后补救措施,完善减灾防灾技术方案,加强分区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运筹肥水,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确保小春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早落实粮油生产计划,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切实保障农资备供充足。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资打假力度,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严肃查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如化肥价格出现大幅度、不合理上涨,物价部门要适时采取限制出厂价、规定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或规定零售环节最高限价等措施控制化肥价格过度上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认真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工作,加大假劣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四、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

确保粮食持续稳产增效,关键在各级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决策上来。要完善粮食生产一把手负责制,对本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口粮供应和粮食总量基本平衡负全责。关键时节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分管领导要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工作督导。县农业局要对各街镇乡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考核,主要内容是稳定粮食总产、防止耕地撂荒和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对未完成目标的将减少农业项目安排。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农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技术人员要落实种植大户技术指导岗位责任制,根据农时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采取多种方式分层次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财政部门负责各有关优惠补贴资金的筹集和发放,保证各类补贴资金按时发放到种粮农户。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域标准粮田建设。供销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工商、物价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控、管理工作。粮食部门负责地方粮食储备计划的分解落实,负责组织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最低保护价格收购稻谷,并组织好国有及其他粮食企业与粮产区和农户签订产购合同。农发行负责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放收购粮食的贷款。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并管理农民群众的投诉。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宣传报道力度。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沟通,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