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补助资金通知
时间:2022-10-22 05:04:00
导语:农村五保供养补助资金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县(市、区)财政局、民政局: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切实规范和加强省级财政农村五保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五保供养政策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皖办发[20**]12号)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审批,加强对五保户的动态管理
各地要严格按照程序确定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必须是农村中确实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具体审批程序: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初审,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一周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会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审批。审批后的人员名单须在村务公开栏再次张榜公布一周,如无异议,则颁发由各市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五保供养卡》。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应认真把关,严格审批,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抓好五保户的审核、确认和发证工作。对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不如实上报弄虚作假的单位,一经发现,将追查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乡(镇)、村要建立五保供养对象花名册,县(市、区)级要建立五保供养对象数据库,对五保对象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
二、严格发放,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
从20**年1月1日起,省财政对已审核批准的五保户年人均补助400元生活费(具体补助资金见财预[2001]825号和财预[20**]236号文件)。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五保户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农村五保户专项补助资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县级民政部门负责统一为审批后的五保户办理其所在乡镇金融机构开户的“银行卡”,做到一人或一户一卡,并负责发放到人或户;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确定后的五保户人数和县级民政部门提供的名册清单,将五保户的专项补助资金按卡拨至五保户所在乡、镇的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机构发放。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持“银行卡”和“五保供养卡”,按期到所在地金融机构领取生活补助费;行动不便或智力残疾的五保户,由五保户本人委托其他人员或由所在乡镇的民政工作人员帮助代领,但必须在完善有关代领手续后进行,同时,代领者应在“五保供养卡”上签署代领者姓名,代领者领款后必须亲自将款送到户,以便监督检查;对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县财政将集中供养五保户的专项补助资金拨至敬老院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由敬老院统一提取使用。各地要坚决杜绝冒领、少发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位五保户足额领到生活补助费。
三、落实政策,确保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省级财政对农村五保户的专项补助,只是对五保户生活费用中的部分补贴,各地财政要加大五保供养资金投入。对于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各地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院办经济,努力改善和提高五保户的生活水平。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在发放救灾物资和捐赠款物时,要优先考虑五保户。同时,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五保服务网络和干部包户制度,积极开展对五保户的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确保五保户的生活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四、严格管理,做好五保户供养经费的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五保专项补助经费的监督管理,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平调、挤占、挪用或发生抵扣现象。要按照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乡镇、村级干部对五保户的管理、供养经费的发放,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责任到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乡镇、村两级必须实行公示制,实行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各地每年1月份要将上年12月底的五保户人员名单和数据库资料以及资金发放的银行账单逐级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将适时对各地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 上一篇:依法做好农村五保供养通知
- 下一篇:农村福利院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