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落实通知
时间:2022-10-22 05:02:00
导语:农村五保供养落实通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州(地、市)、县(市、区、行委)民政局: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年1月21日以国务院第456号令公布,并自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为切实做好新《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结合《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现就当前需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条例》的工作
新《条例》针对当前农牧区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农村五保供养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为主的新轨道,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基本确立。当前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条例》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一件大事。一是要认真学习新《条例》。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新《条例》的学习,并负责组织实施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敬老院学习新《条例》,全面理解新《条例》的基本内容,领会新《条例》的精神实质,掌握对象审批、资金落实、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新规定,吃透立法原意。二是要广泛宣传新《条例》。各级民政部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利用村务公开栏、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做好宣传普及工作,确保新《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一)认真做好新增五保对象的排查、发证工作。
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新《条例》所确定的五保供养条件,认真组织好辖区内五保供养对象的排查工作。要以县为单位,逐村逐户调查,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按要求填写《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对象审批表》并建立完善的五保对象档案,及时审核发证,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并逐级上报。排查工作要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审核发证工作要8月底前完成,新审批的五保对象的供养待遇要在12月底前兑现到人,落实到户。
(二)认真核实各地五保对象供养标准。
根据新的《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提高。按照《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各地20**年确定五保供养标准仍按暂行办法要求及时上调,并保证足额兑现,标准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要按《条例》要求调整,即不低于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80%确定,并兑现供养标准,并随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财政部门落实资金,及时将核实的五保对象人数上报政府、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供养经费。上半年的供养经费务必在6月底前兑现到五保对象手中。
(三)切实做好敬老院管理工作。
近几年在省厅的资助下,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大、中型敬老院,要按照新《条例》规定的,“县级人民政府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的要求,积极协调县政府落实敬老院的管理资金、配备工作人员,全面贯彻落实好五保对象政策,为五保对象提供生活、居住、医疗、衣着、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
(四)落实村(牧)委员会对五保对象的管理责任。
根据新《条例》精神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要由受委托人(村、牧委会或代养亲属)和五保对象签订五保供养协议书。要在协议书中约定受委托人和五保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及供养资金和各项生活物品,乡(镇)村帮助解决的燃料等,必须明确规定下来。近期省厅将选择个别县作为签定五保供养供养协议书工作的试点,并在全省推行。
(五)组织好新《条例》的执法大检查。
各州、地(市)民政局要会同政府、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本地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今年下半年,省厅将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五保执法大检查,对工作扎实,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表彰;对政策不落实、资金不兑现、工作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处理。
- 上一篇:建党周年会讲话
- 下一篇: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