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十不准”规定

时间:2022-03-31 01:44:00

导语: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十不准”规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十不准”规定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鄂发[2005]21号)和《中共巴东县委、巴东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软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决定》(巴发[2004]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作如下“十不准规定

一、不准乱收费。各部门一律不准擅自设立各种名目的企业收费项目,已设立的必须立即取消。凡招商引资的企业,县人民政府在合同或协议中已约定收费标准的,各部门严格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标准执行,没有约定收费标准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与行政管理行为相联系的所有证、照、牌等制作工本费,凡列入已取消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一律不得收取。已确定的向企业收费项目,必须向企业公布所有收费项目及其标准,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收取,主管部门对企业付费实行登记卡制度。今后,凡未执行上述规定直接到企业收费的,企业有权拒交。

二、不准乱检查。严格控制对企业进行各种专项检查,尤其不准对企业进行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除涉嫌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的案件调查和县安监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外,对企业检查

必须经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否则企业可拒绝接受检查。其他部门不准擅自批准和设定检查项目。

三、不准乱处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向企业实施罚款,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对“重点保护企业"的行政处罚必须报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实施处罚。凡未向企业尽告知义务的,未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必要整改时间的,或者未经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的,一律不准对企业实施处罚。必须处罚的,原则上按规定的下限处罚。企业对处罚事项、标准提出异议的,不得以此为由加重处罚。

四、不准乱摊派。任何部门、单位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企业加入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社团性组织,不得强行向企业拉赞助、拉捐赠、收会费;不得强行向企业摊派各种培训、办班、接待、广告公示等费用,不得强行要求企业征订报刊杂志。坚决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向企业报销费用。

五、不准乱评比。未经批准,、任何行政机关和中介组织不准以任何理由举办向企业收取费用i的各种评比、排序、授牌等活动,更不准以评比的先后顺序要求企业进行非自愿性赞助。

六、不准刁难企业。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和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准超越执法程序,随意进行封帐、封户、扣人及提出不合理的加重企业负担的要求。企业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提出异议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及时依法审查执法行为。未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任何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上报企业存在的有关问题。

七、不准强迫。所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与所属中介机构彻底脱钩。未经县人民政府依法授权,任何中介机构不得行使政府职能及代办相关事务,不准利用政府部门的权力和影响,要求、强迫或变相强迫企业接受中介服务。企业自愿委托的,机构必须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八、不准对企业自筹资金项目强迫实行招投标。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对非公有制和国有控股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等,不准强迫实行招投标。不准向企业指定应由企业自主选择的商品供应商或服务商。

九、不准滥用行政许可权。除省人大、省政府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外,省和省以下其他任何机关无权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对法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各部门在实施时都要规范办理,不得增加条件和程序,不得要求企业接受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下属或指定的服务单位提供的有偿服务。

十、不准互相推诿。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凡涉及本部门的事项,必须按时限要求予以办结,不符合办理条件的要一次性全面告知;凡涉及同级多个部门或涉及一个单位多个内设机构的一律实行“首办负责制”,不准互相推诿。

各部门要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意识,狠抓优化企业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实,真心实意地支持企业发展,将企业发展环境整治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所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纪委监察局内(投诉电话:0718—4333809)。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县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立案查处,并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规定自之日起执行,凡与以往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