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规划的报告
时间:2022-09-25 01:30:00
导语:关于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规划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突出“服务大三峡、建设新秭归”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秘书网网址: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十五”计划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的规划报告如下: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了新一轮大发展。
在新形势下,党委怎样领导经济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结合秭归实际,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明确市场竞争的主体,找准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定位,用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经济工作中的难题。
⒈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思路。⒉始终树立科学、全面的发展观,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⒊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
二以服务三峡工程建设为己任,推进了建设新秭归进程。
服务三峡工程是县委、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推进秭归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以“服务大三峡、建设新秭归”为己任,坚持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探索了“政府行为移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⒈把服务三峡工程当作首要的政治责任。⒉坚持在发展中移民。⒊坚持在移民中发展。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促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三个文明”一起抓,三个结果一起要,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
⒈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新风。我们坚持不懈地在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三爱”“四德”教育;组织开展“四进家”和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医疗“五下乡”活动。培育了佘西龙、郑家宝、屈原艺术团等一批先进典型。我们努力挖掘楚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和屈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编排的秭归花鼓舞、船工号子舞等地方舞蹈影响很大。我们广泛开展以“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和以“新世纪新秭归新形象,新人新事新风尚”为主题的文明公民系列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诚信建设和政风民风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全县人民建设新秭归的政治热情,促进了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风气的形成。
⒉加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我们进一步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建立良好的教育发展机制;巩固普九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五年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达亿多元,教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几年来,我们发展壮大了科技型企业,培育了金属硅、七星水泥等名优产品,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我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推进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经营机制和体制改革,促进了医药、卫生、广播、电视、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了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县委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政府、人大、政协各方独立负责,履行职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不断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民主化、法制化。在全县农村推行村民自治,规范乡村两级民主议事恳谈会制度,推进了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全体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督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了全县“依法治县”进程。
四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了党的建设和县委自身建设。
回顾过去的五年,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市委要求和全县人民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经济发展仍然不够。秭归落后的面貌还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工业基础仍不牢实,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秭归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很不适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然突出,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城镇低收入人口还为数不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移民搬迁安置中的潜在矛盾仍未完全消除。二是思想解放仍然不够,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手段调控指导经济的办法不多。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换,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狠抓落实不够,许多好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到位,效果不理想。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路子仍然不宽,办法仍然不多。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县、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实现秭归经济的大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翻番。力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全面加强,健康向上、文明富裕、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不断形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向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事业进步的小康社会迈进。
一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激活民间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形式多样化。不断深化企业产权改革,规范建立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县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构筑科学、合理、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三大产业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统筹兼顾、互为动力、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格局。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用农业的长足发展支撑工业实力增强,形成工农联合的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推动工业向农业、第三产业渗透,促进工业与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工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强的优势,促使旅游与工业、农业等相互融合,互为带动。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效益优先、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选择资金投向,防止低效投资、重复建设。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政府调控能力。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形成政府主导投资增长,以国有资本带动集体和私有等社会资本增长的格局。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提高投资效益。探索国有投资有偿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精品工业强县。
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全力实施培育发展家产值和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商企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双二”战略。着力培育建材冶炼、光电子、食品加工、服饰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船舶修造和矿产品加工业,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促进各类产业互为促进,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按照“调优、调大、调精、调强”的要求,坚持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并重,不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精品名牌,使之尽快形成规模。支持秘书网网址:已引进的名优企业技改升级,扩能增量。积极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度重视环境、生态等资源的保护,走出一条符合秭归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高起点规划建设九里工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布局,引导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园区工业板块。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发展民营经济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工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信用和服务环境,逐步消除交通、电力、资金等瓶颈制约。
三加快特色农业大县建设,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按照“布局区域化、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低山柑桔,中山魔芋、黄姜、茶叶和板栗、核桃等特色干果,高山烤烟和反季节蔬菜以及库区水产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规模和特色。把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柑桔、烤烟、魔芋、黄姜、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牲猪、牛羊及水产养殖业。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推行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打工经济。
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作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来抓。立足现有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着力培育一批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一批畜禽、水产等食品加工企业,做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牵动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一片基地建设、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按照“围绕市场调结构、依托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壮龙头”的思路,促进工农联合,农工联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和更高水平迈进。力争通过—年的努力,形成几个自身有实力、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努力化解乡村债务,积极处理好农村经营中的各种遗留,规范农村经营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支持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完善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创新扶贫机制,整合扶贫资源,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四突破性发展旅游经济,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围绕把秭归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三峡旅游集散地和国际旅游品牌的目标,按照全面推进秭归旅游特色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下功夫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开发精品项目,多形式拓展客源市场,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品组合体系、品牌营销体系、产业协作体系和社会联动体系。坚持市场取向、国际水准、个性特色,加快高峡平湖游乐区、九畹溪特色旅游线、香溪文化旅游线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的内涵,着力提升我县旅游的文化品位,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宾馆饭店、购物、娱乐等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创新旅游管理与发展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开发”的原则,把培育壮大旅游企业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根本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设规范、有序、安全的旅游环境。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力度,加快旅游人才培养,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度重视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使秭归港尽快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客流集散地、物流中转地。在县城和归州等中心集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产地市场,优化商业市场布局。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提高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住宅等产业,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新格局。
五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着力提升县城品位。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搞好县城发展规划修编,拓宽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发展城镇经济,增强县城的吸纳和辐射能力。加强县城品牌策划和营销,加强县城的环境建设与保护。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走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园区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多元筹资建城建镇的机制。遵循经济流向规律,结合移民搬迁和产业结构调整,精心规划、引导村庄建设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依法建设管理城市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城镇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完善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个体私营主到城镇落户创业。深化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进住房产业化。
六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移民工作质量。
继续坚持“两个调整”的方针不动摇,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农村移民外迁。加快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移民将补偿资金投入产业建设,为移民培育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对库区移民后续扶持等政策,确保库区长治久安。切实加强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移民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树立项目强县的思想,大打三峡牌、移民牌、扶贫牌,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和项目,用大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大发展。围绕“联结高速路、省道二级路、县乡通油路、乡村等级路”的目标,促进城乡交通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加速电源电网、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相适应。加快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城乡面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七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企业产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县乡转移支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策引导、信息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秭归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推进环境创新。着力建设公平透明、运转高效的政府,营造务实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打造诚信秭归,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强化“商本位”意识,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社会氛围。通过环境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秭归事业的发展。
- 上一篇: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讲话
- 下一篇:在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