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时间:2022-12-17 08:51:00

导语: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普九”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不仅可以扩大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切实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科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办学宗旨。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按照国家实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应当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别是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的高素质专门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面向进城农民工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第三,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大力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牧业先进应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第四,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中等职业学校要面向初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服务就业再就业的根本导向。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再就业教育,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以“服务就业”为根本导向,按照“出口畅,进口才能旺”的根本原则,加强职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理念。研究市场、紧跟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把学生培养成为市场需要,甚至是最为需要的技术人才。已经消亡的专业要坚决砍掉,不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失业;走向消亡的专业要紧缩,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不能让学生走出校门时难以就业;新生或即将新生的专业要预见性增设,跟上甚至适当超越时展的步伐,让学生成为市场紧缺的技术型人才。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产品——学生,销售的目标市场是企业,是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因此,在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时,必须以企业一线的现实需求为目标。树立与企业生产“零距离”的技能培养目标理念,从企业生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力度,提高实习、实验、实训课的比重,切实加强实践训练课的组织管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

(三)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应当树立两种新理念:一要树立人才资源就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教师的师德、师风、学识水平、专业技能、教学方法、教研能力等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突出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心地位,使收益向教师倾斜,经费向教学倾斜,领导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二要树立名师队伍就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坚持把培养名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配置优质资源,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锻炼、培养、扶持名师队伍健康成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请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人士到学校任教,担任相应专业的首席客座教师。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办学方针转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变为“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道路,特别强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水平。为此,该校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科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之中。

(一)农学科驻场教学模式。在学校实习农场开展大田种植,每个班级都有生产田,每生管理1亩地,从种到收,由学生自己进行田间管理;在设施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学生驻点学习,每两个学生管理一栋温室和大棚,从设施建造到育苗播种,从田间管理到市场营销都由学生全程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二)畜牧兽医类专业模块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标准培训劳动者,其特点是将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技能模块,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将相关理论融于技能教学训练中。

(三)定单培养模式。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瞄准就业岗位需求,主动做好市场调研,坚持把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网络。受呼伦贝尔市大雁矿物局委托,为其选择性培养农业技术专业化人才;受莫旗组织部委托,成立了莫旗班,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为莫旗培养村干部及科技致富带头人。

(四)联合办学模式。按照就业需求设置专业和配置资源,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优势,在就业市场上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骨干专业品牌。近年来,该校尝试“校企、校校、校地”联合办学之路,与扎兰屯成吉思汗金丝猴乳业有限公司、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畜牧兽医学院等院校签订了友好办学协议;与莫旗组织部签订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协议;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农业科学院后贝加尔分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五)农民培训模式。始终坚持“面向农牧业、面向农牧区、面向农牧民”的办学方向,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入到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农牧区,为农牧民宣传普及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积极支持当地经济建设,解决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008年10月30日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农民培训基地”;与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签订了农牧民培训协议,与通辽市农牧业局签订了农牧民培训的协议;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与“阳光工程”的培训任务,培训学员1500人;为新巴尔虎右旗培训牧民152人;为西旗阿镇培训嘎查(村)后备干部36人;为扶贫包扶村卧牛河富裕村开办了果树种植专向班,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培训果农40余人。

(六)农科教结合模式。根据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实际,选择农科教结合攻关研究推广的课题,农研所负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或引入科研成果的试验研究,把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及时送到推广部门手中。学校负责对基层推广部门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切实提高他们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共完成研究推广农业课题16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丰收奖13项。

三、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支撑,为绝大多数人民“致富增收”提供服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提高自身改革发展的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学习服务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一)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中职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

学生就业率是中职教育的生命线。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该校骨干专业的一次就业率达100%,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目前由于大学、高职、中专同时扩大招生规模,中专招生步履维艰,同时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大地增加了教学难度。一是坚持产教结合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主动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强化服务行业企业的意识,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坚持“理论够用、技术前卫、技能过硬”的教学思路,积极做好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衔接工作,做到“双证”并举,为学生上岗就业服务;寻找农牧业和学校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如请农技专家到校任“产业校长”,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任“兼职教师”,开展“双师型”教育。二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推进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需求为本位转变的有效举措,类似于市场营销学中的“以销定产”。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好处有三:形成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实现中职学校的跨越性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能所用,毕业等于就业,真正实现学校的招生与企业的招工一体化。三是引导学生岗位发展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尽可能抓优势专业,先求做“专”、做“精”,再求做“大”、做“强”,先行“专修”,再求“多元”,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有限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如果贪多求全,赶时髦、追时尚,不考虑学校可控资源而纷纷上马新专业,就会使有限的人、财、物分散,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中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致力于打造精品专业,培养精品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中职教育的优势,进一步拉开系统教育与短期技术培训的距离,积极打造中职“品牌”。同时要对毕业学生全程跟踪,量化考核,分类辅导,促其发展,对不合格的毕业生实行“召回”制度,免费“回炉充电”,令其成才。公务员之家

(二)建立学研产结合培养体系,提升中职教育的知识贡献能力。

“学—研—产”一条龙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立足自我发展,整合优势资源而打造的“产教结合”新模式,是中职始终立于不败的有效尝试。关于“学”就是要构建学习型学校,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改变教工和学生的心智模式、形成学校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实现学校和个人的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知识“折旧”速度越来越快,仅靠读大学时的“老本”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因此,必须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工厂、农村调研学习,强化实践技术训练,鼓励教师进修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学校现在已经有很多教师读研究生班,并取得硕士学位。至于“研”就是在“学”的基础上,注重专业的研究,把握专业的动态,瞄准专业的发展趋势,踩准市场的节拍,实现人才的专门化和技能的细作化,进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谓“产”即校办产业。学校要积极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互动机制。学校借助校办产业“平台”,做到办一个专业,办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促进社会的和谐;学生以校办产业“平台”作为提高自身技能的载体,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树立创业成才、靠技术改革命运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

(三)构筑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升中职教育的学习服务能力。

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中等职业学校有义务、有条件、有能力为广大民众提供职业上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服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职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充分利用职教资源,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成民众之梦想,构筑多种类型的培训服务体系。在职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为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农牧业道路服务,经常开设在职职工短期培训班、考证班等。下岗人员—为下岗工人开展紧缺技能的培训,中专学校应该广开大门,引导这些下岗工人来“读读书”,进行紧缺技能人才行业的技术学习、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服务。进城民工—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发挥中职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在乡农民—开展转岗就业技能教育和农村应用技术培训。中职学校为“洗脚上田”的农民转岗就业培训专门技术,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托起农民脱贫的希望,架起农民致富的桥梁。失学青年—开展劳动预备教育和文化知识培训,为其升学和就业千方百计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