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时间:2022-01-14 08:27:00

导语:人民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民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

近年来,通过狠抓学习、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我庭干警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还不尽适应。为此,要重点抓好“五个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我庭干警始终以“三个至上”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保持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与良知。二是司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三是纪律作风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畅通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规范干警行为规范,特别是规范庭审纪律、执行纪律和接访纪律。坚决消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及生、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克服特权思想,树立亲民、爱民的形象。四是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戒并举的廉政惩防体系,形成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的良好格局。教育干警明明白白审案、干干净净司法、堂堂正正做人。五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能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引、留、提”工作,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危机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合作意识,使干警更加主动学习,自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自觉成为思想解放的主力军。

二、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宗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点。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国家意志体现的执行者。克服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观念,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主动把人民法院的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始终把服务大局的理念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克服脱离党的领导谈审判独立的观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的监督,加强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制度,大兴调研之风,跳出法院看法院,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届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注意培养和谐司法意识,营造和谐司法环境,努力将促进和谐理念贯穿于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追求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正确处理好调判关系,准确把握诉讼调解与依法判决的基础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做好释法明理工作,不搞“一判了之”,最大限度地追求案结事了。

三、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生命线,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人民群众的巨大期待。近年来,我院始终致力于司法公正的不断追求,从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实践司法公正,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审判公信力不断提高。但当前的司法公正水平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契机,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探索新形势下的审判工作规律。在现阶段,实现审判公正,一靠审判能力和公正意识的提高。教育法官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牢牢把握法律的精髓,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克服审判活动中因循守旧的思想,使法律的适用更加合情、合理。“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进一步克服办事拖拉的作风,增强效率意识,充分运用先进的办公手段,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周期,尽可能地减小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二靠制度。审判管理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制订出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通过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目标管理等手段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各环节的司法行为,确保审判执行程序合法、操作规范、运转协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司法行为规范。针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强化流程监管,加大警示和催办力度,真正做到每案必查,月月通报,确保案件质效。

四、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满意是衡量人民法院工作的唯一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放思想的核心和目标。教育全院干警从心灵深处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以扎实的工作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让法院真正成为弱势群体的依靠;牢牢把握公正高效这条生命线,以实实在在的审判质量,以办人民满意的精品案、和谐案、铁案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与拥护;以改进服务为重点,研究解决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新形势下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把法院的各项工作自觉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