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转段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06 09:53:00

导语: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转段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转段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践行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程度、执行力度、推行广度、实践深度直接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来说,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确立科学发展的领导观,摒弃一切错误的领导观的问题。这样才可能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下面就如何确立科学发展的领导观,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一、要把谋求发展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责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那么作为领导干部来说,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责就是谋求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不以GTP来论英雄,但必须要以发展来论英雄。把发展作为领导干部领导工作首当其冲的职责,在发展的领导观上必须具备以下观念和意识。

1.要不断解放思想,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领导工作始终是要在前任领导打下的工作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不然就不叫“领”,也不叫“导”。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在思想上、观念上、管理上、体制上等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改进。所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应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就是不要被旧的框框束缚自己的思想,不要被旧的体制或机制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是敢于思前人未所思,谋前人未竟事。一个具有强烈发展观的领导干部,必然会体现出不为个人患得患失,不畏人言蜚短流长,义无反顾,敢闯敢干的风骨。

2.能求真务实,具有信念的坚定性和实践的科学性。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领导工作都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开展的,所以,我们的领导工作始终是一项新老交替,承前启后的工作,而不是新老排斥,前后不一的政党轮替。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者,必定是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指引下开展的领导工作,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又有长远的战略目标,还有对中国国情的全面深刻的分析,在这样思想理论背景下的领导工作,应当是理论与实际,原则与实践的科学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在这样思想理论背景下的领导者,必定是信念坚定,政治清醒,作风务实,注重实绩的人。其思想解放也必然尊重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思想,而不是头脑发热,左倾冒进的盲动主义者。

3.善于捕捉发展机遇,不失时机乘势而上。领导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思想观念,应集中体现在眼光敏锐,审时度势,发现机遇,乘势而上的工作能力上。把发展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要义,必须能够善于发现发展瓶颈,扑捉发展机遇,选准发展突破口,组织发展力量,消除发展阻力,及时推进发展进程。发展不能等靠要,机遇不会从天掉。坚持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提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工作能力。

4.追求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效益,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统一论者。把发展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要义,必然要讲求发展的效益。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发展的效益关系社会的全面进步,关系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效益,才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条件。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比较高的质量,没有较高质量的发展,就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追求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效益,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发展的领导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二、要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之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是指作为集合概念的人民群众,也包含指人民群众中的个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此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满足人们发展愿望的多样性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就要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者的领导之本。

1.为民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领导权力是怎么来的?谁赋予的?不能因为在获得领导职位的过程中,个人付出了努力,就认为权力是自己通过竞争得来的,把它作为劳动产品,追求回报,甚至把它作为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寻求最大的价值体现。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工作是一个职业,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成就,这种职业也会带来一定的荣誉、地位和价值肯定,但手中的权力,始终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福祉的,不是附属在职业上的商品。任何企图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动机,都是与领导者的岗位极不相称的,与以人为本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2.心系天下,不做为少数特殊利益群体服务的工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自己所辖地区和部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领导干部从事管理工作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即使是某些工作是针对少数人的服务,也必须以有利于代表和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绝不能以牺牲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作为一个坚持以人为本的领导干部,应该时时处处想到如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如何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如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总之,要有牵挂黎民百姓,心系天下苍生的胸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是在基层工作和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固定工作岗位和职责,他们为自己的生计而忙于奔波,他们没有闲暇的时间和宽裕的金钱,他们是弱势群体,因而,他们很难接近到领导,领导也很难听到他们的意见和心声。而一些先富起来的特殊利益群体或头面人物,往往为了事业开拓的需要,为了达到某种个人或小集团的特殊利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金钱,围绕领导转圈子,成天在领导耳边吹毛毛风,在领导的头脑中强化他们的利益和诉求,让领导错误的认为,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就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工作决策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如果不是主观上想以权谋私的话,也会在客观上作出不利于人民群众,甚至有损于人民群众的事情来。坚持以人为本,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把握脉搏。倾听呼声。坚决防止高高在上,嫌贫爱富,回避矛盾,偏听偏信的官僚主义作风。

3.服务群众,以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要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让人民群众在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好处和实惠。只有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可能做到发展永远依靠人民。所以,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工作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牢固地树立服务意识,这就要求:第一,打掉官气。在社会主义国家当领导,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旧官僚。只有封建社会的旧官僚才等级森严,耀武扬威,霸气十足,颐指气使。一个让职工群众畏而远之,恨而指之的领导干部,是绝对没有服务意识的。第二,树立正气。作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应该心无芥蒂,不偏心眼,没有个人的小圈子,工作上没有个人隐私,而是办事公道,为人正直,坚持原则,大公无私,大义凛然。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会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才会愿意同这样的干部打交道,做朋友,这才谈得上服务。第三,焕发朝气。领导者是先行者、引导者、指挥者,是人民群众的领头羊。一个能够让所辖部门和地区的群众不断得到实惠和好处的领导,必定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领导,必定是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领导。所以,具有强烈服务意识的领导干部不能不思进取,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患得患失,不能随遇而安。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就是要把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作为追求和实现的工作目标。

4.积极引导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不仅仅是要使广大群众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同时,还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奠定思想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作为领导者还有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引导群众,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澄清思想的重要职责。以人为本的“本”,既包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包含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培养共同的理想,创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者,正确舆论的引导者,错误思潮的批判者。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才能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把统筹兼顾作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领导方法

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到四位一体均衡发展。同时,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存在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地区差异、流动单向等不平衡的现象,必须通过统筹兼顾,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的宏观调控,紧密的优势互补,有力的支持扶助,逐步实现社会向均衡发展的方向发展。因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者最根本的领导方法。作为领导者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最重要的是善于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事物和观察事物,用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统一性的观点解决问题。

1.善于抓主要矛盾,选准领导工作的主攻方向,不遗余力地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兼顾不是平均出力,平均用劲,搞四面出击,两个拳头打人。这样就不叫兼顾,而叫四顾。这样的领导方法必然是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八面玲珑,捉襟见肘。这样的领导什么事情都想干,工作战线拉得很长,工作摊子铺得很大,表面上轰轰烈烈,事务上忙忙碌碌,但事实上什么事情都很难工作到位,什么事情也很难把它做到极致,很难做到不留下丝毫的遗憾。这样的工作方法,说轻了是好大喜功,说重了是对党和国家的财产资源不负责任。坚持统筹兼顾的领导方法,首先是善于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形成工作的战略思想,确定工作的主攻方向,才能组织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才能促进次要矛盾的分化瓦解和次要问题的迎刃而解,才能最终达到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才为我们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时间和条件,赢得了30年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宝贵的经验。

2.提高政治的敏锐性,准确把握社会差异和矛盾的性质,建立社会冲突的预警机制,力争把可能爆发的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作为领导干部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以及次要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能否及时地发现次要矛盾和问题、能否准确地判断次要矛盾和问题的性质,是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较高政治敏锐性的重要体现。没有这种政治敏锐性,就无法做到“统筹”,更无法做到“兼顾”。所以,领导者在抓主要矛盾时,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敏锐的感知,准确的判断,预设的预案,应急的处置,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3.格外关注处于发展两极的地区、工作面和群众,使区域能均衡发展,工作能协调一致,人能和谐相处。我国经济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的现象是历史造成的,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曾经一度想迅速改变这种不均衡发展的现实,结果欲速则不达,还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30年,我们有的地区发展起来了,有的人先富起来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大大增强了。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自然条件、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还有一部分贫困地区,还有相当的贫困人口,还有工作的困难面,还有生存和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领导方法,就要格外关注处于发展两极的情况,要通过科学的领导方式,积极的政策引导,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发达起来的地区更加发达,先进的工作更加先进,先富起来的人依靠诚实的劳动,取得更多的合法收入。同时,要支持不发达地区缩小发展差距,让贫困人群得到智力的、造血型的帮助,使他们脱贫致富,让工作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和重视,防止这些薄弱环节积重难返,酿成重大的隐患,造成重大的事故,形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4.按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客观规律,统筹兼顾各种社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同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等发达国家。但是,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矛盾尖锐深刻,在国际,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政治发展的多极化,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要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到经济上要又好又快地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上要积极稳妥,文化发展上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社会建设上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始终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领导工作的基本方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就会恶化,资源就会枯竭,人心就会不稳,社会就会动荡,政治就会动乱,历史就会倒退。一个担负建设社会主义重大使命的领导者,必须把推进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工作方向。

1.为发展谋后劲,不搞竭泽而渔。如前所述,领导工作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工作,只有一代接一代的领导者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工作,才有可能实现宏伟的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不懈的努力。一个领导者的领导生涯,最多也只有几十年,在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工作那就更短。这种新陈代谢的过来,很容易使领导干部产生短期行为。这就要求一个领导者部署自己的工作,应该深谋远虑,从长计议,为后任领导着想,为后续发展着想,给下一步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条件和空间。如果一个领导吃子孙饭,断子孙路,那就是一个败家子领导。

2.按照发展规律办事,不搞毕其功于一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都是深层次的,难以在短时间用运动式的领导方式得以迅速消除的。而领导者的工作年限往往又极其短暂,很容易出现有的领导为了在有限之年作出突出贡献,而不顾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不顾人民群众改革的心理承受力,不顾解决问题的时机是否成熟,贸然用打攻坚战的方式解决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这是很危险的领导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想用运动式的方式解决腐败问题、解决经济发展规模问题、解决经济体制问题等,都失败了,而且留下了贻害无穷的严重的社会后患,这是深刻的教训。作为一个科学发展观修养很高的领导,应当十分清醒和冷静地分析和看待形势,准确地把握发展的条件和时机,辩证地对待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科学地运用领导手段。

3.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要使我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作为领导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自己要完整准确地领会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还要领导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要看有没有全面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针政策,看有没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为实现根本利益而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看有没有保证社会长期发展稳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领导者只有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够满足群众。

4.加强科学统筹,提高协调能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是形势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事态突发难控,问题重大深层。加强科学统筹就是要高瞻远瞩,深入洞察,运筹帷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快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作出最快速的反应,作出最及时的处置,集中最有效的资源,实现最有力的领导。同时,在社会发展重大关系和问题上,能够正确处理战略和策略,眼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主观和客观,国际和国内,集体和个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人和贫困群众,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