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时间:2022-05-26 09:27:00
导语: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必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把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工作之中,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到图书馆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图书馆广大员工所展现出来的团队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年*月中旬,我来图书馆报到时,正值新馆搬迁、学院迎评、图书馆建设评估、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等多项工作同时要开展,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标准高、没有退路可寻,没有价钱可讲。但是,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在馆长温小明的具体运筹指挥下,在骨干的带领下,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奋斗,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攻坚战,赢得了这几项工作的伟大胜利。
新馆搬迁,在没有过多使用民工的前提下,虽然男同胞少,女同胞多,靠着大家的齐心协力,硬是确保了图书馆的正常开放,并以一个环境温馨、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崭新的面貌,为全院师生营造了一个知识殿堂。成为了海南高校的一个亮点。
为了确保学院迎评取得“优秀”、确保馆藏量达标,按照学院领导的紧急指示精神,温馆长与几位骨干,上长沙、北京等地,集中采购回30多万册图书。并接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调配力量,组织勤工助学学生近200人,夜以继日地加工、上架,确保了迎评检查达标。
从这一件件出色工作的完成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馆长温小明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荣誉感。图书馆全体员工,有着一种十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是一支特别能够战斗的团队。这是当前和今后图书馆工作取得出色成绩的保证。
新馆建设、集中加工图书的工作,值得我们很好地进行总结。我们要充分肯定成绩,保持发扬图书馆的团队精神,还要认真地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一些将会、或已经给我们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的(如,学院为了达标而不得已地集中大量地采购加工图书,所造成图书质量下降、图书复本量增大、加工数据出现差错而需要返工纠错等等),要敢于向学院领导直言、反映。
迎评工作告一段落后,当我们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突击加工阶段的工作,就会感到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就会感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准绳。为了使学院图书馆在今后的建设中,做出更大成绩,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我们的努力,来促进图书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坚持依靠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能力,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注意关心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沟通思想、联络情感,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图书馆,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到图书馆就像一个“家”,才能感到这个家的温馨。
我作为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我深知,要做好各项工作,着力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尊重每一个员工,注意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我一定努力按照科学发展观、按照这个原则,改进工作方法,尽力把工作做好。
图书馆是一个随时在生长和运动着的机体。无论是文献资源的不断购进,设备设施的相应配备,还是每天到图书馆来阅读学习的读者等等,都是在经常地变化、增长、扩充乃至削减。在这样一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何发展建设才符合它自身成长的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合理而非盲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观。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角度考察,“科学发展”应该是以充分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阅读和学习需求为目的,按照文献正常出版发行的规律,在符合馆藏要求的前提下,循序渐进、逐渐积累、按需购进的原则进行连续不断地补充。
文献资源稀缺是永恒的话题,而稀缺的文献资源与读者日益增长的矛盾又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缓解这个矛盾,文献资源科学地、合理地补充和增长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加大了重视和扶持的力度。为检验评估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对图书馆的生均馆舍面积、生均藏书量和年生均新书等提出了明确的数量指标。从图书馆和读者的角度讲,这些指标非常有助于促进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有助于推动对文献资料投入的力度,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功能发挥,应该是一件令人鼓舞的好事。特别是对长期处于投入不足、发展缓慢、功能萎缩的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并非如人所愿。首先对评估指标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这其中有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因素。其一,虽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指标的数量上略有差别,但高校建校有先有后,图书馆文献的积累有长有短,同类学校用同一个标准划线,就违反了文献积累的客观规律。例如:同是高职院校,成立时间长的文献积累量就比较丰厚,而建校晚的院校在短时间内如何能扩充到生均*0册的量?其二,全国每年出版图书的量是有限的,前几年平均在10万种左右,这几年增大到17-20万种。除去重版的、教材方面的,以及少儿读物和生活娱乐类等外,每年真正适合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品种只有不到10万种。具体到每个院校符合教学科研专业的用书,一般不足5万种。
以我馆为例。目前学院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新兴行业和专业面很窄的专业,如空中乘务、港口商务、涉外会计、女子特警、家政等,这些专业中有些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只能属于行业、职业的范畴;有些专业面又很窄,类似这种情况的出版物十分有限,有的每年就出几十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几年的时间内一下积累数十万册图书,其结果只能是藏书数量上去了而质量滑坡。一方面是大量非专业或急需用书购进,藏书结构被破坏,品种类型没有根据需要而得到补充,另一方面复本量盲目加大,本来3-5册就可以解决借阅问题的,但为了保证总量就只得增加复本到*-10册,甚至更多。
事实证明,这种一刀切的“生均××册”的标准本身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违背客观规律、不实事求是和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断。
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考察,究竟生均多少册是符合教学参考和课外学习用书的实际需求,这是需要经过实际调查、科学测算的,而不能随便拍脑袋定夺。生均藏书量与学生数量有关,与文献的品种和类型有关,与藏书的流通周期有关,与专业出版物的具体情况也有关,等等。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和评估,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作法,实践证明是非常不科学的,其结果是学院和图书馆为了达到评估要求,放弃正常的藏书补充计划和质量要求,不顾一切地突击购书,数量倒是上去了,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后患。大量不符合馆藏原则的图书涌入,书架爆满,复本难以控制,既占用空间,又浪费人力去进行加工和管理。如果在短时间内又要加工上架,那么数据质量也大打折扣,为今后的管理和读者检索借阅带来许多问题。
总之,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诸如此类问题,在图书馆反映的十分突出。这不仅给现在的工作造成困难,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是人力、财力、物力的负担,明天就是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这种教训也许要过若干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到那时不仅图书馆和学校要吞咽这个苦果,最可悲的是钱财浪费了而读者的正常阅读需求和秩序受到破坏。从大的方面看,如果领导层在决策时不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那么带来的影响和恶果就是难以估量的。
图书馆的建设一定要讲“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不能仅顾眼前利益,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让读者真正在图书馆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受益。
- 上一篇: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查报告
- 下一篇:图书院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精品范文
10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