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时间:2022-06-02 05:13:00

导语:学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我们知道,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在20*年党的*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在*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又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论述和阐释,把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提高到以一个新的境界。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呢?可以从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和精神实质、历史定位3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种新的思想理论,了解它是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它的本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实践需要和时代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报告讲了这样一段至关重要的话,“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个是发展的高起点。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29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构建和谐社会有了很大进展。和就是人人吃饱饭。偕就是人人有话说,人人吃饱饭后说话才有底气,表达自己的诉求愿望强烈,民主意识增强。我国经济建设,中国GDP年均增长9.7%,最近5年10%,*年人均GDP超过*美元,增长9倍,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煤炭、钢铁、水泥等一大批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我们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已经超过了英国、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20*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78年仅有1.67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年1.76万亿美元(第三位)比1978年增加84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了发展的雄厚的基础。

资料:我们国家50多年很快缩小的跟美国的差距,1949年美国的经济总量是我们的16.57倍,到1978年是我们的10.34倍,到*年8.52倍,2002年8.19倍,20*年7.79倍,20*年7.08倍

一个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20*年的时候,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党中央注意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就是社会矛盾突出暴露的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在2007年到2020年的13年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举措得当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应对失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关于新的阶段性特征:同志在报告中分析了八条:(主要介绍几条)

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比如,到*年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原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有三项没有达到。一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指标是人均1200元,实际达到1*6元;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指标是人均75克,实际达到73克;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原定指标是100%,实际上建成80%。这三项未完成的任务,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进入21世纪后,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30年转移了2亿农民,还有7亿多,按照世界城市化水平,13年内要转移3亿人。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还高达3.28:1,比30年前高出近2倍。北京市在20*年举办过一个汽车展,宾利跑车与劳斯莱斯属于姐妹车型的,要价888万人民币。有人开玩笑说,按照中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计算,一个农民要与3468年才能买得起。相当于从中国的商朝起一直劳动到现在。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资料:1984年我们城乡间的收入分配的差距是1.7:1,到1997年扩大到2.4:1,20*年扩大到3.23:1;20*年进一步扩大3.3:1,2005年按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93块钱,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3255块钱,那么现在的差距又回落到3.22:1,城乡差别已经看出来在不断的拉大。

区域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1978年东、中、西部的差距是1.7:1.2:1,那么,到2002年变为2.6:1.2:1,这就可以干处区域间的差距也是在不断拉大。

世界公布《20*年全球的财富报告》中国有百万美元以上的人是23.6万人,他们掌握9690亿美元的资产,那么,这部分人相当于我们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八三,人均410万美元,相当于3000多万人民币。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个人财富聚居地。在全球是仅次于香港、印度、韩国排在第四位上的增长的人群,这个群体是以年均的12%的速度提升。

2、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没有相应的发展,而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20*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可以说直接刺激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疫情的发生和抗击疫情的艰苦努力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式。20*年11月21日,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非典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29年经济实力的增强,有人总结出我们过去的经济增强的原因,有三种说法:①三套马车拉动经济:出口、投资和消费;出口和投资马车比较大一些,消费马车相对小一些。居民消费率*年的50%,比78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远低于世界上70%以上的水平;②三大主义拉动:消耗主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煤吃煤、靠油吃油也就是消耗自然资源。)、重复主义(有的产业有市场,各地重复建设争利润)和拿来主义(西方的技术和资金);③四大物质要素拉动: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投资和廉价的劳动力。说法虽然不太一致,但普遍的看法是:工业生产力在相当一些地方主要是靠消耗自然资源,技术含量比较低,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回收得“3高3低”。属于以物为本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极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过去发展所没依靠的第一个要素:资源能源。地大物博(薄)?石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8%,人均是世界的25分之一,自己探明的可开采10年(30年)。消耗却很高,消耗了世界7%的石油。93年石油开始进口大。*年40%要进口,主要是中东,通道马六甲海峡,制海权在美国、日本手里,一但有什么事我们就断炊了。铁矿石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钢铁消耗量2.5亿吨,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总和。铁矿石一半靠进口、主要靠海运从澳大利亚进来。*年我们GDP增长占世界的6%,却消耗了占世界能源消耗的30%-40%的,石油7%、煤30%、水泥50%,我们生产1美元的GDP资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欧盟的7倍、日本的11倍。80-*年20年靠能源翻亿番支撑了GDP的番2番。到2020年再翻2番,要用世界资源的60%-80%、3分之2发展我们,那里弄去呢?我们必须发展,不发展落后,但是我们的资源能源支撑不下去了。西方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资源储备,难道我们国家都用晚不给子孙留一点吗?

水资源:7大江河水系,劣质5类水40.9%,75%的湖泊富氧化污染,云南滇池,温总理说是高原明珠,现在污染严重,今年6月24日蓝藻爆发,湖水如绿油漆一般,一阵阵腥臭,第一期花了40个亿不见多大成效。600多城市400多个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华北水资源占全国总量8分之1,每年3到5米多下沉。中央政治局研究命令河北山西保北京用水。80年代的徐迟报告文学:北京不重视水,要迁都的。北大教授胡星斗提出修改宪法分都襄樊的原因,第一就是北京的水荒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北京现在年来水量只有15亿立方米左右,超采地下水26亿立方米,连年的大量超采地下水已经使北京周边地区形成了21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水位已经降至海平面五六十米以下。可以说,继续超采地下水已经十分困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才能全部竣工,即使到那时北京可分得的水量也不过12亿立方米,与缺水30亿立方米仍然相差很远。二是沙漠化、荒漠化对北京的威胁日益严峻,最近的沙丘离市区仅70公里。

过去发展所没依靠的第二个要素:拼环境。每年荒漠化面积增长1万多平方公里,占河北省(19万平方公里,128个县)的7个县的面积。92年开始的开发圈地,12、3年的时间耕地减少了1亿亩,超过了老祖宗几千年城市建设的用地。1年所占1000万亩土地,相当于半个河北省的耕地面积。用最严格的制度制止土地浪费。我国是个燃煤大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煤烧后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含硫等有害气体,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我们GDP增长占世界的6%,但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产生量都居世界第一位,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分之一,按我国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万元计,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总理05年全国人大会:十五期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计划目标没有完成。现在的天没有原来的蓝,现在的云没有原来的白,现在的空气没有原来的新,现在的水没有原来的清。环境污染的代价是很沉重的。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就给人类敲响警钟:“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达到了我们所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靠拼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行不通的。

过去发展所没依靠的第三个要素:资本投资。国家统计局20*年的统计,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28%左右是资本拉动的。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拉动中国的经济,但资本也有吃人的本性。1978年之前,我们对资本是什么态度?过去我们是谈资色变。人们调侃,资本论,资本留给西方国家了,我们留下论了。后来我们搞市场经济,既然搞市场经济,必须利用资本要素。所以我们共产党人把否定的资本又非常热情地请过来,我们面对资本脸上阳光灿烂,发出微笑,我们拥抱资本、亲吻资本。历史来看,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认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应该充分肯定。今天共产党人还要做好资本运作这个文章。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价值的尺度来看待资本,资本有吃人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了这样几句话,资本一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为了50%的利润,敢于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为了300%的利润敢于冒着绞首的危险。也就是资本家为了资本的增值,不惜一切手段不把工人当人看。近年来我们国家煤炭行业事故多发,在一个又一个矿难中我们看到哪些景象?一种景象,某些矿工腰包里的钱越来越多。另一种景象,一个又一个煤矿工人的性命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既要利用资本,还要限制和规范资本。

过去发展所没依靠的第四个要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现在城市里面的农民工已经进入第二代,第一代农民工(盲流),在城市里给活就干,吃苦耐劳,劳动力成本自然很低。但是现在农民工基本进入第二代(盲流打工崽),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少了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了一些维权意识。这“一多一少”就意味着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从以上可以看出,物本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代价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能源、环境的道路,某一天经济发展的链条断了,油、钢、水等,一切崩溃,影响全局,根本没法发展了。这些问题都使得解决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

因此,中央提出了面向未来提出一套既高瞻远瞩又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模式,用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来统一人们的认识,更自觉地选择新的发展道路、新的发展模式。

2、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对国际环境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中央注意到一种世界现象:“拉美陷阱”:有增长、无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大战灾难的广大(90多个)发展中国家,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成为这些国家的首要任务,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普遍的共识。多数拉美国家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形成了以生产总值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也相应地带来了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之为“拉美陷阱”。例如,巴西有10年的快速发展,曾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很快陷入低速沉迷下去了。有三个数据:巴西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近几年来,形势有所好转,增长势头增强,2005年拉美主要国家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4%,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

怎么叫发展呢?世界经验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发展应该是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国家只看重GDP增长很快,为之沉醉,不重视城乡社会协调,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不注重减排增效,能源消耗大,环境严重污染,就有可能最后就落到“拉美陷阱”里头去——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国家就如同一个瘸子,瘸子是永远也走不快路的。

从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上看: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而我国人均GDP还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后。

资料:20*年,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卢森堡69000美元,其次是挪威54000美元、瑞士49000美元、丹麦44900美元、爱尔兰44800美元、冰岛43000美元、美国39000美元、瑞典38000美元、卡塔尔37000美元、日本36000美元。20*年我们国家排在第112位,人均GDP是1268美元。2005年,我们的人均GDP是1700多美元。台湾是13000美元左右,香港是*0多美元。

我们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年高达50%(美日5%),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我们面临的压力增大。这就要求我们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经济发展中68%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增长造成的,技术也在外资手里。以汽车行业为例,各地生产汽车的公司不下五百家,可是核心技术全部控制在外企手中。我们中国的鼠标大部分是在苏州生产的,那个鼠标在国际市场上能卖40美元,这40美元是如何分割的呢?其中37美元被美国和瑞士合资的公司拿走了,中国仅仅留下3美元。从这个分割当中我们看到什么?人家是靠脖子以上这一小块来赚大钱,人的知识、人的智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赚大钱。而我们呢?靠脖子以下,我们的手、我们的脚、我们的体力、我们的自然资源来赚小钱的。国外超一流企业卖的是标准,一流企业卖的是专利,二流企业卖的是技术,三流企业卖的是产品,四流企业卖的是资源。你看看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卖什么?要么在卖资源,要么在卖产品,卖专利、卖技术、卖标准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付专利费:手机售价的20%、电脑30%、数控机床40%。DVD职能赚1美元。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基础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1、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义”者内容也,所谓“第一要义”,意即居于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内容。

发展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发展”问题。发展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①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邓小平)。*报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发展的依据。发展首先是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是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和平统一美国会不会干预是个未知数。①美国在台湾的政治利益:牵制中国的崛起,他绝对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经济利益:台湾是美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台湾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有2万亿美元;军事利益:冷战后美国一直把台湾看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麦克阿瑟语),台湾自1990年以来一直是美国武器的最大买主之一。②美国1年的GDP占世界的30%,有强大的军费开支5000亿美元,是俄英法德中日等大国的总和还要多,比我们的1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在我们周围的亚太地区有10万驻军,日本(美国海军陆战队5万人,大部分驻扎在冲绳,美军第七舰队小鹰号航母作战群长期部署在日本横须贺)韩国37000名、台湾、菲律宾、关岛空军基地、夏威夷的珍珠港、泰国、新加坡都有军事基地,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快速反应速度。③反对台湾和大陆任何人单方面改变现状的现行政策。11月6日,国防部长盖茨访问中国,向重申了美国政府“明确”反对台湾的任何台独举动和明确反对任何人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任何做法。

无论是综合国力增强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完成统一大业,发展问题,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②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位智者问他的弟子,说:“田野上长着杂草,你们看应该怎样除掉呢?”弟子们想: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一个说:“我只要一把锄头就够了。”另一个说:“还不如用火烧。”第三个弟子反驳说道:“要想让它永不再生,只有深挖才行。”听完,智者说:“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草,一年后再在此相聚。”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采用的是什么方法,都除不掉,有的杂草反而更多了。智者说:“要除掉田野上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庄稼。”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们要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发展的新背景、高起点,发展的任务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发展的难度大大增大了。①发展有了新要求。由于经济的转型,不仅要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实现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非典为什么会遍及全国,成为社会危机,是由于城市化、信息化,增加了解决难度;由于社会的转型,不仅要经济发展,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政治发展。②人民有了新期待;一是要求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让我们翻了身,很感激,邓小平让吃饱饭,现在还是让吃饱饭,你看是感激呢还是骂人了。收入上去了还不够啊,环境要好(沙尘暴)、多放假去旅游;二是希望有更多财产、发财。有房产出租(房价升的原因),投资股票能保值。三是希望有保障。近十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多数就业人者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我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属于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低。城乡居民的存款率比较高(*年底突破14万亿元),老百姓有消费能力,许多老百姓有后顾之忧,不是舍不得消费,往银行存钱,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买房和自己将来养老、看病用的。成了中产阶级的人更脆弱压力更大,像台湾人那样怕一下子变成穷人。中产阶级多国家最稳定,不闹事。社会治安有保障、看病交通要保障等。世界一般规律是,经济增长主要得靠国内居民和社会的消费来拉动,而我国现在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③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身份多元化,形成多元化利益格局。富裕地区一农民,户口上是农民,合作设或公司有入股是股东、出租承包地房子是房东,办有自己小厂小店是企业主等,社会某一点变化就可能影响到他的利益,对国家的要求就高了。上述新变化、新矛盾增加了我们发展的难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既是宏观、总体地指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微观、具体地指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所谓以人为本,最简要的意思,就是要求注重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所作的一切工作,都要把人作为根本,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为人服务。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是解决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依靠谁、为了谁),就是把发展的目的放在主体人身上。过去我们把发展的目的放在GDP物质财富的增加上。邓小平时代我们国家太穷了、老百姓吃不上饭,先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增加物质财富,这没有错,现在的问题是物质财富的增加用到什么地方,当作投入再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非典告诉我们不用到人身上不行,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只是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本身,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归根结底是要改变人的生存状态。让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让人吃饱肚子,让人腰包鼓了起来,都是一个解决人的生存状态问题。马克思认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许多人把共产主义归结为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想要什么有什么,不是那样,而是人的发展、价值自由实现。所以,17大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发展靠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报告新提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群众的智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农民搞起来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发展模式,都是干部和群众的创造;上亿农民进城打工,形成“农民工”的庞大新群体,有力地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是我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创造历史的又一个壮举。浙江论资源排在全国后5位,经济发展排在全国前5位。说过一句话,他说浙江没什么资源,但是浙江把人本身看作最大的资源,把人的文章做得更好,可以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的方式问题(怎样发展、走什么样发展道路)。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依托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断子孙发展的后路,能源储量方面,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这三者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总而言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曹妃fei甸的建设就充分注意到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链条上,每一个上游环节的废弃物,将会是下一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或者原材料。钢铁冶炼产生的煤焦油可以发展煤化工,废渣可以作为水泥厂的原料,废气余热则可以用来发电;而电厂在保障钢铁、化工生产用电的同时,利用淡化海水产生的浓盐水可以发展盐化工、灰渣则可以用于生产新型建材。中央电视台报道:一家投资高达16亿元的电解铝项目,因其污染不能在曹妃甸的产业链中消化,最终被拒之门外,而一家投资规模仅为2500万元的石膏板厂,由于能用于电厂脱硫反而顺利地进入了曹妃甸。今年将在全省筛选出100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最为充分,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的方法问题。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就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利用外部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进一步理解,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求在资金投入上,我们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只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结:什么是科学发展?①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发展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自身全面发展。③发展模式上:要坚持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那种单纯追求速度,单纯扩大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发展质量与效益、不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注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切身利益的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片面发展,都不是科学发展。即使经济建设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面临的“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怎样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根据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阐述,我分两点进行讲解。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能忘记前人的铺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十年:造反有理。92年,邓小平同志鲜明地“发展是硬道理”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经济的腾飞。随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了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能力问题,如1994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一产生,就宣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于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地位问题。*年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创新有很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占据核心的地位,更具有全局性的、迫切性的和针对性的,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又好又快才能够实现,从而达到和谐社会。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1、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着紧密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也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①*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这是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高职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言而喻。②总理多次反复强调,职业教育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对于消除因为教育不公平造成的其他不公平,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③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如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需要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予以指导。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发展为了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中央在17大上提出的最响亮的声音,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目的上的最具体的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上,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本。

1、德育为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全方位育人,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把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在高职教育中,重视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必要的,但是人们忽视往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甚至把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看作是相互冲突的,对于高职教育和学习采取的这种非常实用主义乃至急功近利态度,忽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非常狭隘的。爱因斯坦:“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生活、为学生成长服好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网络上的学生留言,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我们学校的问题,说明我们关心学生的学习、吃饭、休息、娱乐等方面的诉求不够,要给他们发牢骚提意见的渠道;还有个正确引导问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高职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把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回炉”现象告诉他们,帮助学生提高上高职得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4、把学生的就业放到突出地位。在报告中谈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不是总量失业,而是结构失业问题,是事找人和人找事并存,一方面有的工作岗位空缺,事找人,一方面又人找事,很多人还没有工作,去找工作。我们高职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是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同志谈就业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有一个硅谷,硅谷里有很多小企业,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就下海了,几个人用很少的资本组织一个小公司,进行研发推出自己的产品,很快就发展壮大了,这就是创业。

二是树立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紧紧依靠教师办好高职教育(发展依靠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也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许多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形成办学特色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正是因为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学与科研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全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造就专业名师和技术精英。鼓励教师业余进修、脱产培训学习,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要尽快建立一支人员精千、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关心教职工生活,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改革中体现人文关怀,既要按制度办事,又要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利益搞好民主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职业教育。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怎样发展)

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既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又要质量高、效益好。

一要努力实现从“增量”到“提质”的内涵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和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人数268.1万人,占本专科招生总数的53.1%;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占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60.9%。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一种线性发展,虽然在量的扩张上成果十分突出,但在质的保障上却显得十分脆弱,暴露出规模与质量不对称、软件与硬件不协调、教学与改革不配套、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等累积性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办法,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合理地用好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坚定不移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努力实现从“分散”到“集约”的合作发展。整合资源、走合作发展之路——组建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如我省近年组建的十个省级职教集团,找到了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路。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使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富裕,目标更迈进。